

“滚石”离我们还多远?
作者:王小峰(文 / 王小峰)
“滚石”乐队来中国内地演出已不再是一个梦想,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1981年10月21日,法国电子合成器演奏家让-米歇尔·雅尔在北京举行他来华后的第一场演出。当时西方媒体的报道是:“雅尔是红色中国第一次让西方流行音乐家举行音乐会。”与此同时,“滚石”乐队正在美国巡回演出,他们的新专辑《给你文身》获得白金唱片。如果我们细数一下,从雅尔首次访华到现在,西方著名流行歌星来中国演出的屈指可数:约翰·丹佛、保罗·西蒙、“洛克塞特”、比耶克、“空气补给”、理查·马克斯、里奇·马丁和“山羊皮”。
今年1月29日,农历除夕,陈纪新总经理从文化部拿到了一个批文,有了这个批文,她可以安心过一个年了。但对她来说,这个年似乎又有点太漫长——她要把“滚石”乐队拉到中国演出,耽误一天就意味失去很多商机。
记者打电话给崔健,请他谈谈对“滚石”来中国演出的看法时,崔健显得有些激动:“我觉得是个梦,到现在还不相信这是真的。”
1995年,“洛克塞特”在北京举行的演唱会获得成功,并因此让演出承办方获利之后,运作欧美歌星来中国演出就成了很多演出公司的“攻关”项目。但一个“钱”字让演出公司望洋兴叹,据说,如果价钱能被接受,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惠特尼·休斯顿、玛丽亚·凯里早就来中国了。因此没有人会想到把一个摇滚活化石级的乐队“滚石”请过来。原因很简单,一是这支乐队曾在60年代饱受争议,乐队的几个成员一直被当成坏孩子。二是有关部门对审批摇滚乐队演出一直没有放开。《滚石》杂志曾这样评价“滚石”乐队:“他们确定了摇滚乐的四项基本原则:态度决定一切;丰富的摇滚根源;节奏吉他是必要的表达手段和耐人寻味的歌词。”恰恰因为这样,“滚石”从来没有像“披头士”那样老少咸宜。因此,他们来中国演出,即便审批通过,还要面临市场的严峻考验。
其实早在去年,“滚石”决定举行全球巡演时,在亚洲区巡演中就已经表示了要来中国的意愿。在互联网上,最早提到“滚石”来华演出的信息是去年9月,但是没有人把它当回事,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外国歌星“热爱中国”的言论。但这一次他们真的开始行动起来,运作“滚石”亚洲巡回演出的是一家英国公司,他们和中国的演出公司从来没有什么来往。当香港地区的一家演出公司承接“滚石”香港站演出事务后,来中国内地演出的事情才拨云见日。这家公司曾与中艺演出公司有过合作,于是就找到了陈纪新。
一切似乎都是巧合,当记者向陈纪新总经理询问“滚石”的批文为什么一路绿灯时,她激动地引用了一句崔健的歌词:“这世界变化快。”她说,“入世对整个中国的观念影响非常大,尤其是文化部,观念有了很大调整,外联局局长和主管处处长都在驻英国使馆文化处工作过,对‘滚石’非常了解,所以能把握住。”一位文化部官员由此说:“这个项目批准进入中国,社会意义远远大于艺术本身。”
“滚石”此次来华演出的批文能顺利拿下来,还有另一个原因——此次演出的门票部分收入将用于残疾人慈善事业,“滚石”将不收取出场费。
据记者了解,目前承办“滚石”演出的“时代新纪元”公司与“滚石”乐队的经理公司还没有最后签订合同。对此,陈总向记者解释说:“要签订的合同太多,涉及到的公司也很多,有些合同不太符合中国情况,要尽量简化。香港地区的合同讨论了一个半月,我希望这几天能把最后的事情确定,不然我们都不敢向外界发布消息。”
虽然“滚石”不拿出场费,但演出成本费保守估计也在100万美元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赞助,门票价格将吓跑一多半的“滚石迷”。所以陈纪新感慨:“现在浪费一天就意味离灾难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