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把摩天大楼盖到492米
作者:巫昂(文 / 巫昂)
这幢4年前设计的摩天大楼复工后拔高了30米,据上海市规划委员会所属的城市空间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参与了金茂大厦与环球金融中心方案策划的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说:“它的层高并没有变化,依然是94层,只不过因为近年来信息智能化发展的要求增加管线布置空间,把每一层的层高以不等的比例抬高。当然,不否认开发商建成世界第一高楼的愿望。”
建筑评论家林鹤认为:“一讲到类似环球金融中心这样的摩天楼,从纯建筑上可以说就很少了,往往要更多地去讲社会心理,这是一种对经济绝对权利的崇拜,而上海在各种压力下复工环球金融中心,恰好体现了她对建成国际大都市这一理想的迫切心态。”
亚洲范围内上一轮关于摩天楼竞赛的热潮是上海金茂大厦修建期间,1999年竣工的金茂大厦以420米的高度最终弱于452米高的马来西亚“双子星”,而上海这次挑战新高,面临的竞争对手也是亚洲范围内的,当然也包括北京围绕奥运会正积极增添的新高楼景观。这其中,美国人始终占了大便宜,金茂的设计方是起源于高楼故乡的芝加哥的SOM公司,多数材料是从美国进口,施工方为上海本地的建工集团。圈内人士预计,环球金融中心也将由建工集团出马修建。
原计划花750亿日元的环球金融中心,新造价并未公布。环球金融中心主要投资方为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Mori Building Corporation),建筑设计由总部在美国纽约的KPF(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建筑师事务所及华东建筑设计院负责,结构设计则由日本清水结构设计公司(Shimizu Construction Company)完成。这几方目前关于该摩天大楼的更多细节,基本上保持了缄默。日本因地处地震带,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界以长于抗震设计与防火著称。森大厦株式会社下属的森建筑事务所,在世界摩天楼建筑业内名声不算太响,它此前在上海的建设记录是目前已经改名为汇丰大厦的森茂国际大厦,有203米高,此外就是在东京的20座楼及中国大连的一座摩天楼。
上海的高楼强迫症
郑时龄提供的数字显示,到2001年底,上海共有8层以上的楼4226幢,而摩天大楼网(www.skyscrapers.com)资料则表明,上海同期8层以上高楼为3865幢,20层以上为1548幢,另有300幢正在建设中。另一份来自浦东新区的统计则表明,到2002年第三季度末,环球金融中心所在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共有8层以上高楼736幢,总建筑面积1570.7万平方米,另有在建中的280幢约587.3万平方米。在100米以上的超高楼方面,上海虽然比不上拥有7093幢的香港,却也以546幢的绝对优势超过为保持古城景观而适度收敛的北京,后者在国内排名第三,目前建有217幢超高楼。据金茂大厦租售中心提供的数字,目前金茂3到50层办公楼的出租价格是0.9到1.5美元每天每平方米,每停车位价格为180美元,临时停车每小时为20元,这在上海也不算高价,当然,设置在50层以上的酒店是最贵的,而87层的观光厅,业已成为一个与依旧占领上海绝对高度的东方明珠相媲美的旅游景点,上海人的新口头禅是:“请你到金茂56层吃饭,87层喝咖啡。”
环球金融中心自然想把原属金茂大厦的这些特权与光环,转移到自己头上来。金茂目前每天要烧100万人民币,要还五家银行贷款,中间还换了东家。
“把楼建高是人们的普遍心理。”郑时龄说,“前不久,西班牙的一位建筑师就曾经为上海专门设计过一座概念意义上的,1000米高、300层的超级摩天大楼,尽管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后来出来澄清,但这个事确实有。最近,德国的另一位建筑师也为上海度身订设了一座高达686米的和平塔,兼具纪念碑与实用意义,以期祈祷和平,它的形状更为前卫,类似于一个酒瓶子。”
早在1992年,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就对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以及另一幢未设计的摩天楼做了初步规划,这是浦东新区整体1.7平方公里规划计划中的一部分。而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范围内,规划建造450万平方米的高楼,目前仅完成了280万平方米,还有1/3强的空地等着被填充。环球金融中心所在的世纪大道异常崭新,它完成于2001年,直通世纪公园。
摩天楼的技术魔法石
郑时龄说:“世界上有工程师表示,凭目前人类掌握的技术,可以把楼建到任意高,这在纯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你愿意,但是出于技术经济方面的担忧,比如垂直交通、对人的关怀与城市环境等等,这样的现代巴比塔还没有真的修出来。”
高层建筑中工程技术上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是快速装配的金属框架和轻型幕墙,不承重的外立面可以任意安装而无须像过去那样从底部一点一点砌上去。同时使得施工进度大大加快。基本设施部分的另一个常用称呼是核(CORE),最要紧的当数垂直交通系统,因为“核”所在位置与数量的不同,又可以分成“内核”、“外核”,或者“单核”与“双核”。
拥有78部电梯的金茂大厦,从底层到顶部的观光层,需要换乘三部电梯,结构工程师庞少华说:“在这么高的楼里,电梯的速度要比普通高层快得多,据国家建设规范,7层之内楼宇的电梯速度为1.5~1.8米/秒,而100米以上的超高楼可以调整到2~3米/秒,当然电梯速度高达3~4米/秒的也是可以达到的,这么一换算,如果能一坐到顶的话,只需要近两分钟,就可以到达金茂顶层,两分钟出头即可到达环球金融中心顶层,而且坐在其中的人,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感。”
消防与抗震是另外两个要事,上海的地震烈度原为6度,设计中不考虑抗震设防,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上海市建委规定位于市区的10层(含10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按7度设防。建筑设计师谢建华告诉记者:“一般摩天楼都设有避难层,每15层左右设一个。”
“一幢摩天楼的重量,材料的重量占95%以上,呆在其中的人群与各种办公用具只占不到10%。”庞少华说,“钢结构的主体材料是钢材,比如槽型钢、角钢等,金茂大厦与未来的环球金融中心的用钢量通常在每平方米150公斤左右,目前其市场价为每吨3000元以上。外墙通常采用的是玻璃幕墙或者亚光的金属板材,其价格也是昂贵之极。而一座摩天楼的造价,通常50%要花在结构上,这要与设备与装修程度互动。其中约2%~3%的投资属于设计费,一般来说国外的设计公司要按中国建设部的收费规范走,当然知名事务所会有不同。在设计上,技术的能耐也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计算机已经可以对地震与风荷量进行仿真模拟,里边能加上多少人群、家具、设备,也都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