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杨文

作者:李菁

(文 / 李菁)

案发当日,警察在市区搜寻线索  

去年11月30日,香港富商林汉烈在香港陆羽茶室品茶时被不明枪手枪杀,从而形成了震惊粤港的“陆羽凶案”。1月31日,涉嫌制造这一凶案的25岁的杨文在湖南张家界被捕,从而揭开了“冷血杀手”的真实面目。

到目前为止,已有10人涉案被捕,包括为其“介绍生意”并带领杨文赴香港、掩护其作案的“中间人”张自新、邬已吾。此外,还有一名涉嫌为枪手提供假证件、安排枪手到港及逃走的香港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落网。目前几名嫌疑人被关押在深圳,但真正的幕后主谋及谋杀缘由,尚不为外界所知。

香港警务处的网页上,仍保留着悬赏100万追缉陆羽枪杀案嫌疑人的通知。警务处新闻处表示,“由于本案仍在侦查中,及有在逃人士”,仍不宜回答相关问题。具体负责此案的“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的一位警员也表示,虽然已抓到枪手,但仍有许多不明朗之处,另外也因为涉及到嫌疑人受审地点等敏感问题,所以暂时无法向外界介绍有关情况。

“一般说职业杀手只有一个人做,但其实他背后有十几个人参与其中。他们分工很细,有人替他做证件,有人带他去香港。”专门研究犯罪学的专家,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朱耀光认为,许多凶杀案的犯罪链与贩毒有些相似,“他们之间单线联系、私人会面,通常只知道自己的分工,却未必知道最终主使者是谁”。

涉嫌枪杀林汉烈的杨文,为湖南益阳沅阳市农民。杨文于1995年入伍,派驻河南郑州。翌年随部队返乡抗洪,一次筑堤时见有村民堕河,杨文不顾自身安危,脱下救生衣抛河救人,获得抗洪英雄称号,后擢升为班长。受其影响,其弟也参军入伍。1998年杨文退役,南下深圳谋生,但境遇不佳,就连来回家乡与深圳的路费,都要靠家人变卖家当筹措。家人称杨文自幼聪明乖巧,亦无不良嗜好。但杨文老家十分贫穷,全家每年收入约3000余元,仅够糊口。杨文接受杀人的价码是30万港币,这笔为杨家年收入100倍的“收入”,无疑是使杨文自抗洪英雄沦为杀手的最大祸首。

在朱耀光看来,此价钱实属不低:“在澳门杀一个人要3~5万港币,香港会多一些。”30万的价码,显然说明目标人物林汉烈与幕后主使皆非一般人物。目前两地警方均未披露更多细节,朱耀光认为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即“主脑也很有可能是一个集团”。据报道,同时在云南省落网的还有一位叫“谢斌”的男子,他向警方人员供称“自己是策划者”,并称从事贸易生意时与林汉烈发生金钱上的纠纷。这种说法在朱耀光博士看来“很值得怀疑”,“出30万可是笔大生意,如果我是主脑,肯定不会亲自出面直接与杀手联络。如果只是5万、10万,倒比较可能。”从朱耀光的经验来看,他对找到真正的主谋似乎并不乐观。“找到职业杀手很难,找到幕后主使更难,将幕后主使定罪难上加难。香港如此,国外也一样。”

从研究者的角度看,这桩凶杀案“也不算很有组织、计算得比较好的”。而被称为“冷血杀手”的杨文的举动也很值得玩味,一方面,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冷静开枪,显示出极强的心理素质;但另一方面,整个行凶过程也暴露出许多很低级的破绽,比如留下说普通话的特征、将作案工具置于出港渡口旁等。“他有杀人的本钱,杀人很冷静,但处理起来并不专业,所以不能算职业杀手。”

陆羽茶室枪杀案大事时间表

2002.11.27 杨文、邬已吾及张自新三名嫌疑人经澳门抵港;

2002.11.28 三疑凶到陆羽茶室踩点了解情况

2002.11.30 林汉烈在陆羽茶室被近距离枪杀,疑凶经澳门潜逃珠海再返深圳,被闭路电视拍下容貌;

2002.12.3 警方在香港上环信德中心快餐店内发现疑凶背囊,内有枪支、子弹及血衣,警方悬赏100万港币缉凶,并发出疑凶拼图;

2002.12.5 三名疑凶自深圳逃往湖南。

2002.12.14 嫌疑人张自新在长沙市被捕;

2002.12.16 嫌疑人邬已吾在沅江市被捕;

2002.12.18 涉嫌主谋谢斌在云南被捕;

2003.1.31 涉嫌枪手杨文在湖南张家界市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