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臭名昭著的杂志和一个商业帝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老于)

一本臭名昭著的杂志和一个商业帝国0

克里斯蒂·海夫纳 

一本臭名昭著的杂志和一个商业帝国1 

“花花公子”的创始人休·海夫纳和他的女友们  

一本臭名昭著的杂志和一个商业帝国2

美国安龙公司的女雇员登上《花花公子》封面 

 一本臭名昭著的杂志和一个商业帝国3

《花花公子》第一期封面锁定了玛丽莲·梦露  

2002年12月11日,美国花花公子公司与ARUBSH娱乐,及Groove Game 达成协议,一同开发销售一套互动电子游戏。这是第一个有花花公子风格的电子游戏,能在PC、SONY的PlayStation2和Microsofe Xbox等多种平台上使用,计划2004年进入市场。这个游戏将允许玩家在其中扮演花花公子创始人休·海夫纳,自行创建一个花花公子帝国,像一个花花公子那样生活。花花公子公司许可证部门负责人亚历克斯·威卡斯(Alex Vaickus)说:“这交易标志着花花公子公司进入了电子游戏领域,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突破,这扩展了我们的商标许可在娱乐领域的使用。”该公司管理层官员称,花花公子公司目前正在寻找更多机会,制作更多游戏,特别是在线游戏。

目前看起来,一切都很乐观,因为《花花公子》的读者去年单在玩电子游戏一项就花费了300万美元,而且301万读者自备电子游戏装备。ARUSH娱乐的CEO吉姆·帕金斯说,这个游戏将会十分有趣和令人兴奋。

联系到最近的一个报道,SONY电子娱乐CEO多久良木健将来中国打击盗版,即可了解为什么花花公子急于进军电子游戏业,毕竟市场太肥了。微软的XBOX GAME CONTENT负责人艾德·弗雷斯也指出,电子娱乐业每年有230亿美元的消费量,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即将开发的游戏对花花公子公司来说只是一个开始,电子游戏有多大市场,它就会走多远。虽然电子游戏在他们那里,跟一个新鲜的、能吸引读者的“花花公子”女郎没有什么区别。

《花花公子》是目前国际市场最知名的公司之一。它的出版物《花花公子》是目前世界上卖得最好的男性杂志,每月大约有1000万美国成年人读这本杂志,它每月的成本比《君子》、《GQ》和《滚石》加起来还多。25年前,《花花公子》开始开发海外市场,现在全球还有19个版本,由不同国家的500万读者(主要为男性)分享。1.13亿有线电视或装有直接连通卫星装置的电视机能收看到“花花公子”电视节目,他们在全球50个国家有合作伙伴。另外,“花花公子”录像带在公告牌上居销售量榜首。北京的商场里有卖标有带领结的小兔子头的休闲鞋,兔子头1953年由阿瑟·保罗设计,被认为表现了“花花公子”娱乐的一面,代表了生活中更轻松的一部分。兔子是动物界的“花花公子”,也是花花公子全球收入的重要来源,它跟麦当劳的大M、耐克的小钩子、POLO衫上打马球的小人一样,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商标。花花公子公司授权全球各地的生产商用它拥有的各项标识,现在有80多个国家共约2500种商品带有花花公子印记,每年零售额近2.5亿美元。“花花公子”在线则瞄准了年轻人,在网络上设置了花花公子商店和网络游戏,花花公子网络俱乐部有14万成员。

目前,花花公子公司由五部分组成:娱乐部门为全世界的电视台和家用录像带市场制作和发售节目;出版部门出版《花花公子》杂志;在线部门提供电子商务,包括运动产品;目录部门为消费者提供专家推荐的影音制品;许可证部门管理名称和标识的使用。这个非常严肃、完备和现代化的产业50年前诞生在休·海夫纳家的餐桌上,成本包括他借来的600美元,加上8000美元,后者是靠把海夫纳把手中的股票卖给约40位熟人筹集到的。美丽的、令(一部分)人激动的女郎为海夫纳开辟了道路,还有豪华汽车和各种奢侈的生活方式。有句话说海夫纳熟悉美国的性历史,就像一个男人对自己的手那样了解。换句话说,他了解男人的需要,如同他对自己需要的了解,而且把它表达出来,卖了出去。

海夫纳是一个直接的人,却不是个粗鲁无文的人,在站稳脚跟后,他对杂志的质量要求日益增高。每期《花花公子》都有一位花花玩伴的特写,采访、虚构的文学作品和经典花花公子艺术介绍。一些著名模特如纳奥米·坎贝尔、辛迪·克劳馥,以及好莱坞明星莎朗·斯通、金、贝辛格都曾上过杂志封面,而且以此为荣。迈克尔·乔丹、鲍伯·迪伦、比尔·盖茨等都接受过《花花公子》采访。约翰·厄普戴克、乔伊斯·卡罗·奥茨、斯蒂芬·金和汤姆·克兰西也曾在杂志上撰文。由此看出,《花花公子》能够常销,并不单纯由于衣服穿得少的姑娘,也在与结构的精心安排和可以与《纽约客》媲美的文字。尽管如此,批评声音从一开始就跟随着,海夫纳和他的《花花公子》受到女性主义的批评和原教旨主义的唾弃。不断引起的诉讼对杂志还是有影响的,到1969年,过火的照片不再出现在《花花公子》中页,它们被定性为有伤风化。

拉里·帕里什对色情业的看法在当时的美国很有代表性,他说:“我宁愿看见毒品在民间招摇,也不愿看见这种(色情)电影在世上泛滥。”在他看来,前者可以从身体内洗涤干净,而后者对人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但他的一段经历同样能说明为什么《花花公子》和其他色情业为什么能在美国存活。1974年,他担任公诉人起诉一位艺名哈里·雷姆斯的年轻演员,原因是后者出演了一系列色情电影,其中包括著名的《深喉》,那时候已经有1000万美国人看过至少一遍这部电影,包括美国副总统。《时代》和《新闻周刊》都报道了此事。著名律师艾伦·德肖微茨担任辩护律师。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双方针对黄色淫秽物品展开争论,结果法庭判哈里·雷姆斯无罪。德肖微茨认为,要想让社会相安无事,方法之一是“大家对自己感到危害的东西做些容忍退让,换取一个多样化的社会”。

《花花公子》的成功引出了更多男性成人杂志,如《阁楼》和《HUSTLER》,还有后起的相对而言更温和的男性杂志《马克西姆》、《男性健康》、《滚石》、《GQ》和《君子》等等。仅有出版是不够的,1960年2月,海夫纳在芝加哥开了第一家花花公子俱乐部。兔女郎式的服务员和热辣的舞蹈,使俱乐部的连锁店跟雨后的蘑菇一样,从美国东海岸蔓延到西海岸,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连锁夜总会,直到1986年最后一家俱乐部关闭。伴随着俱乐部,花花公子名产的产业还有旅馆和赌场。1971年,花花公子上市,正式名称为花花公子企业公司。

不过海夫纳发展的都还算是传统性业务,把这个家族企业带来现代感的是他的女儿,今年47岁的克里斯蒂·海夫纳,现任花花公子公司的CEO。1975年她加入其父亲创办的这个五彩斑斓的商业帝国。休·海夫纳虽然已经退休,仍担任《花花公子》主编,而且雄风犹在,1999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新的一代人已经成长起来了,他们正等着我出来带他们玩呢。”

克里斯蒂·海夫纳作为女性,来领导这样一个企业似乎有些尴尬,但她认为自己的性别(GENDER)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关系,正如花花公子在第五大道上的大楼看起来跟一般办公大楼也没有什么两样。她把这些当成一般商品来经营,不过有些特殊而已,而且不像她父亲,休·海夫纳本人就是公司最好的活广告。自从1988担任CEO后,她为公司发展策略所做的调整是把原先主要面对美国国内和以印刷业为主的方向扭转到了电子和网络方面。1994年,克里斯蒂把公司带入网络世界,《花花公子》成为这样做的第一本国际杂志。1999年,花花公子网络部挣了7万美元,但却是整个公司里增长最快的部门,约是1997年的两倍。克里斯蒂用这种方式开拓了海外市场。

去年年底,克里斯蒂开始进军流媒体(STREAMING MEDIA),公司将投入2000万美元建立数字设备,可以在网上传送直播的数字内容,为成年男女提供更多成人乐趣。她的这一做法无疑是网络信息时代“内容催生商机”的最好体现。

克里斯蒂十分骄傲的一件事,是一个50岁的老公司能从三个不同方面满足读者、观众和买家,尽管核心产品就那一种。

休·海夫纳小传  

1926年4月9日出生于美国伊力诺依州芝加哥市。他的智商是152分,学习成绩一般,但其他能力非凡,在上高中时创办了校报,能写善画,还被选为学生会主席。1944年参军,为各种军队报纸画卡通。1946年离开军队,进入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艺术。1949年以助理身份加入芝加哥卡通公司。1951年,当《君子》杂志把办公地点移到纽约时,海夫纳没有跟着公司走,留了下来。接着,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成就了一段历史。

1953年10月,第一期《花花公子》杂志诞生在海夫纳家厨房的餐桌上,封面介绍了挂历女郎玛丽莲·梦露。12月出售的第一期封面上没有标注出版日期,因为连海夫纳自己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有下一期。但第一期在美国卖出了50000份,足够收回成本和接着做下一期。一本在全球范围内都臭名昭著的杂志就这么开始了它的故事。

在海夫纳的一生中,他还干过一些令人钦佩的事情,包括在芝加哥体育场举办了被认为是“爵士乐历史上最伟大的周末”的第一届爵士音乐节,组织好莱坞的明星们整修“好莱坞艾菲尔铁塔”等等。他过的生活,是男人梦想的生活。

海夫纳目前还同时跟数位“花花公子”女郎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