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开弓乔志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宝)

左右开弓乔志老0

乔志高本名高克毅,生于美国,长于中国,以后长期在美国做报纸。老先生今年九十开外,已是德齿俱尊的老作家。乔志老难以企及之处就是中英文都特别好,中文、英文(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美国英文)都是他的母语,他的写作是左右开弓双管齐下,中文有“补白大王”郑逸梅闲话掌故之风,英文嘛,反正老乔志比美国现任总统小布什要高明多多。

《美语录》是乔志老多年观察、记录美国英语变化的会心之作,写来举重若轻妙趣横生。去年第一辑《言犹在耳》大陆版推出后市场反应良好,现在第二辑《听其言也》(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10月第1版)也已上市。

《听其言也》虽然辑录的是作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此次新版做了份量很重的增补),但很多内容读来与当下有着新鲜的联系。上海老乡姚明去美国打球,从此国人看NBA的兴趣陡增,于是乔志高及时地娓娓道来什么是dunk,slam dunk, Alley-oop, full-court press,half-court press……更妙的是,这些说法也能移用政治报道,如果有一个美国记者来报道咱们加紧贯彻某项政策,他很可能说“半场紧逼(half-court press,大力之意)地落实计划生育”、“全场紧逼(full-court press,全力之意)地扫黄打非”,诸如此类。还有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的名言:In this world nothing is certain but death and taxes(人生在世,除了死亡和缴税之外,什么也没准),上个世纪的美国人对此已深有体会,但中国人到了今天才发现这句话真不是说着玩的,今年就连一向疯疯癫癫没心没肺的娱乐界都和这两件倒霉事连上了,高枫不明不白地死了,刘晓庆因税务官司不尴不尬地被抓了……

读乔志高的书,能够渐渐地领会美国式的幽默:粗鲁,但效果强烈。话说当年美国政府广开贤路招揽人才,黑人罗文先生当上了美国新闻总署署长,成为历史上第一位部长级的黑人高官。“罗文于是在华盛顿西北区的高尚住宅区觅得一所新居迁入。一天他穿起‘T恤’自己在家门前推草。刚好一位太太驱车经过,停下来向他招呼:‘兀那汉子!你剪一次草要多少钱?’罗文抬头瞟了她一眼慢吞吞地回道:‘那……要看情形。这家的太太——我替她推草,她陪我睡觉。'”

今年全年书市中畅销书作者的年龄都偏小,已出版三部长篇小说,每本都畅销的上海作者曾炜今年只有26岁。她的新作《心的二分之一》(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10月第1版)面世一个月,已经传出有十几万的销量。这是一本被电脑游戏激发的小说,故事、人物、语言、场景都非常游戏化。难得年轻的作者正心诚意地把游戏写成煞有介事的浪漫温情剧。现在的孩子!呵呵。现在的读者!呵呵。

说到畅销,有些书不需要任何宣传,甚至作者是谁都不重要,就能默默地走到几十万。海南出版社前两年推出的《浪漫的1001种方法》就是一例。岁尾,又一本新书《调情的艺术——人类交际的终生艺术》([德]布里吉特·布森克普夫著,毛小红译,王月瑞校,海南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似乎正在重复《浪漫的1001种方法》的商业成功。

谈论调情的居然是德国人!所以调情被分析得十分德国。作者是心理学家,已经对“调情”做了9年的专题研究,根据作者的研究,每个人都应该有调情的生物学基础,问题是要把本能变化为手段,变化为目光、微笑、姿态、语言……作者力图把这本书写成调情的教科书,让情爱学校的考生和补考生人手一册。

当然一册在手未必能保证及格。

夫妻或情人同做一行,往往男人的声名为女人所掩,而退居幕后的男人却是真正的造就者。虹影的名气已日渐超过赵毅衡,不过我猜她那些需要历史知识的小说里应该有赵毅衡的工作。一般而言,女人是不太喜欢沙里淘金地找材料,更不耐烦做枯燥的、破坏诗意的考证。她们比较喜欢在现成的材料上进行不良的发挥。读罢《伦敦浪了起来》(赵毅衡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我更觉得我的猜测有道理。因为赵作者显然是一位常识丰富思维明晰的学人,写文章很注意提供足够的消息。他选择、判断材料的能力一定不差。《伦敦》一书涉及的题目甚为有趣,可惜文章太短书太薄。

上一篇: 8个女人一台戏
下一篇: 民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