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牙开禁?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如何处理库存象牙成了一个两难问题
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12次缔约国大会上,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等国代表的共同请求获大会通过,CITES最终批准这三国一次性出售其合法登记的总共60吨库存象牙。60吨!相当于大约7000支象牙。
理由
与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共同提交建议的还有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他们申请恢复合法象牙贸易的理由是:大象过剩,需要通过卖掉象牙来扶助资金紧缺的环境计划。由于保护得力,近年来这几个国家大象数量迅速上升,但对食物和水需求巨大,并威胁到其他物种生存。储藏象牙需大量资金,所出售的象牙都是从自然死亡或因病被射的大象身上取得。如果提议批准,每个国家将有望获利200万到300万美元。他们保证,所得收入将全部用于资助非洲大象保护和当地发展。
呼吁
今年3月,美国一家慈善协会曾与拥有库存象牙的南非国家公园有过一次接触,美国人表示愿意出钱购买象牙,以便在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期间的一次篝火仪式中焚烧掉。该计划后因价格问题未达成协议。据说,南非人说,“慈善协会愿出25万美元购买它准备出售的30吨象牙,这简直是开玩笑”。南非国家公园估计在国际市场上其价格可高达500万美元。
9月19日,好莱坞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洛杉矶向他的影迷们发出一封求助电邮,邮件中写道:“重新开放象牙贸易的提议刚一出笼,猎杀大象就已经开始。请现在就伸出援手,赶紧将这一消息传播出去,以便拯救大象。”结果,莱昂纳多的努力没能阻止提案通过。
争议
象牙贸易是否应该开禁?是CITES近几次大会争论的焦点。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南非三国得到了获得2/3的赞成票,这是他们期待的结果。南非国家公园总裁姆武绍·姆西曼说:“投票结果是大象的胜利。我们现在终于有资金保护大象了。”环境调查局主席艾伦·桑顿却说:“这会铸成大错。允许象牙贸易,将导致市场需求激增和大象数量锐减。”
肯尼亚野生物种服务处代理总裁奥马尔·巴希尔说:“这是令人悲哀的一天,不仅对肯尼亚,也对其他拥有大象的非洲国家。我们肯定会看到偷猎大象数量大幅上升。”肯尼亚一直是坚决反对象牙贸易开禁的国家,据说它储藏了27吨象牙,却坚持不肯拿到市场上出售。
危机
大象是非洲的象征,但在过去100年中,尽管国际上有禁止象牙贸易的国际禁令和各种保护大象的举措,非洲象数量却挡不住的急剧下降。1900年大象数量1000万头左右;1979年锐减至约130万头;1989年剩下不到65万头;目前只有30万头左右。
随着大象数量的减少,象牙价格飞涨。1970年,每千克象牙售价7.5美元;1989年每千克象牙售价高达300美元,增加了40倍。
无论象牙贸易开禁与否,国际上非法象牙交易事实上已经死灰复燃。记者见到的一组统计数字:从2000年1月至2002年5月,缴获的走私象牙近6吨。
现状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报告表明,在亚洲国家,象牙贸易的监控是薄弱的,基金会在第12次《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成员国大会的报告中提到了这样一组数据:2000年11月到2001年的3月间,在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新加坡,调查人员在17个城市的521家商店共发现了105000件象牙制品。
悬念
尽管没有指明进口国家,但有专家推断,60吨库存象牙的去处是那些有着象牙传统工艺和市场的亚洲国家。此前有分析说,如果CITES开绿灯,日本进口商可能是库存象牙的主要买家。而CITES副秘书长吉姆·阿姆斯特朗在一次公开场合表示:“中国是个市场,在非法象牙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这个国家日趋富裕。”
在1999年一次性出售到日本的象牙,导致了亚洲其他象牙加工国和消费国对国际公约的误解。2002年这一次有条件的象牙贸易解禁,会不会在拥有象牙雕刻工艺的CITES成员国引发一次更大规模的“误会”?在非洲和亚洲国家对于非洲象的不同态度,缺少完善的国内立法和CITES的强制手段,是否会引起旅游者的误解?是否会成为非法贸易的借口?
背景
1976年,CITES将亚洲象列为一级保护名单,非洲象列为二级。
1989年,非洲象数量锐减,这一濒危物种被提升为CITES最高一级保护名单。由此,国际大象和象制品贸易被全面禁止。
1997年,在第10次缔约国大会上,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和津巴布韦提出将非洲象从附录1降到附录2的议案被部分通过,致使在1999年,50吨库存象牙被一次性地销售到日本。
2002年11月,在第12次缔约国大会上,博茨瓦纳等国家又一次提出一次性销售库存象牙的要求,结果被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