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纳的MTV

作者:王星

(文 / 王星)

巴塞罗纳的MTV0

最佳流行、最佳舞曲奖的获得者凯利·米诺格

安德森出席颁奖典礼

巴塞罗纳不仅是地中海最大的城市,而且是欧洲最灿烂的中心之一,有“欧洲之花”的美誉。欧洲MTV(MTV Europe)执行主管布兰特·汉森(Brent Hansen)在解释为什么要把2002年MTV欧洲音乐奖的颁奖晚会放到巴塞罗纳时就说过:“巴塞罗纳是一座非常令人振奋的富有活力的城市,它所拥有的多种传统、新兴概念,以及风格样式将成为颁奖晚会这一单一事件的完美补充。”

不过,这些并不是我对巴塞罗纳的第一印象。因为我没有像普通外国游客一样选择“正常”进城路线——如果一下飞机就老老实实打一辆出租车进城,在高速公路沿途见到的将是乏味但也不失风度的办公或厂区大楼,随后就是巴塞罗纳最引以为荣的街道、广场、教堂。可惜,我一出机场就心血来潮地选择了轻轨火车和地铁。

巴塞罗纳是西班牙有名的音乐城市,我在这里听到的第一段音乐就是在轻轨火车上:一路的《斗牛士舞曲》,火车沿线是居民区。见惯了巴黎精致的小楼以后,看见这些尘土满面的火柴盒居民楼别有一种亲切感。也许是地中海地区阳光强烈的缘故,所有住家阳台上都支着遮阳帘。每栋楼的遮阳帘全被统一成一种颜色,如果不是帘上的灰尘太多,这样的色块拼接原本多少能给人一些艺术城市的感觉。

MTV音乐奖的评选向来以民众投票为主。2002年MTV欧洲音乐奖正式揭晓前,欧洲MTV曾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对投票活动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此次宣传海报共使用了六个代言形象,据说这六个形象不仅分别代表了六种社会成员,也拟人化了巴塞罗纳最引以为荣的六个方面。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个学生、一个艺术家与一对恋人;宣传口号则是:“全民投票!(Everybody Votes!)”所有宣传形象与口号的设计都旨在强调一个信息:此次MTV欧洲音乐奖的获奖者完全是由MTV的欧洲观众投票选举出的。投票方法除通过欧洲MTV覆盖欧洲的10个网站外,还可以选择使用SMS文字信息、互动电视、设置在欧洲各地酒吧与俱乐部里的触摸屏终端或是传统纸上选票的方法。

巴塞罗纳的MTV2

荣获三项大奖的艾米纳姆高举奖杯

从市区地图上看,巴塞罗纳是一个多少有些古怪的城市。南部临近海岸是老城区,保留了欧洲老城市以教堂为中心辐射向外的样式。但除此以外,80%的市区道路不仅是横平竖直,而且划分出的街区也像是棋盘格般一样大小,显然是某个时期统一新辟出来的。我是在西北角的一个棋盘格边缘重新钻回地面的,这里是巴塞罗纳大学区的边缘,从道路铺张的风格看,有点像北京的亚运村一带。最宽阔的大道两侧挂着2002年MTV欧洲音乐奖和2002年巴塞罗纳MTV音乐周的宣传旗帜。作为11月14日2002年MTV欧洲音乐奖颁奖晚会的前奏节目,从11月8日至13日,欧洲MTV和巴塞罗纳文化局共同举办了名为“2002年巴塞罗纳MTV音乐周”的一系列音乐晚会。晚会共计五场,分别为:“城市之夜”、“舞蹈之夜”、“印地/摇滚之夜”、“俱乐部之夜”与“晚会前官方晚会”。虽然前三场晚会普通观众可以从互联网上自由购票参加,但后两场实际上只有受邀请的VIP级人物才能进入。

就颁奖晚会而言,真正热闹是从14日傍晚开始的。晚会的现场是在巴塞罗纳西南角的Sant Jordi体育馆,麦当娜和布鲁斯·斯普林斯汀都曾经在这里举行过自己的演唱会。虽然从下午开始巴塞罗纳突然下起了雨,但这拦不住各种人冒雨等在体育馆的各个门口。长达近两小时的倒计时噱头节目之后,主持人“P.Diddy”终于嚼着根牙签登场。又经过一番热场的贫嘴,晚会进入到宣读名单的正题上。一些重要奖项的获奖者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艾米纳姆(Eminem)拿到最佳男歌手、最佳Hip Hop、最佳专辑三项大奖,四项入围的奖项中只在最佳音乐录像带一项中输给了北欧新秀Roeyksopp;珍妮佛·洛佩兹(Jennifer Lopez)蝉联了去年的最佳女歌手奖;另外获得不止一个奖项的还有“呛红辣椒(Red Hot Chili Peppers)”(最佳现场,最佳摇滚)、“联合公园(Linkin Park)”(最佳组合,最佳硬摇滚)和凯利·米诺格(Kylie Minogue;最佳流行,最佳舞曲)。

地区奖项虽然对非该地区的观众来说有些隔膜,但对于MTV电视的收视率颇为重要。作为欧洲最大的24小时连续播放音乐电视的网络,欧洲MTV通过地区网、有线网及卫星覆盖欧洲44个地区中超过1.07亿用户。目前下属频道包括:MTV英国及爱尔兰、MTV意大利、MTV西班牙、MTV德国(覆盖德国、奥地利以及瑞士德语区)、MTV2Pop(德国境内的流行频道)、MTV法国(覆盖法国、比利时以及瑞士法语区)、MTV荷兰、MTV波兰、MTV北欧、MTV罗马尼亚、MTV欧洲(MTV European;一个覆盖包括匈牙利、以色列和葡萄牙在内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英语频道)、VH1英国、VH1欧洲以及MTV 古典(在波兰针对25岁至40岁年龄层观众的频道)。所有这些频道制作的宗旨都是:迎合当地市场的口味与需求,其中包括使用当地的主持人、节目与歌手。由于此次是在巴塞罗纳颁奖,当场颁发的自然也是西班牙最受欢迎歌手奖。恩里克·伊格莱西亚(Enrique Iglesias)虽然借助本土优势获得了三项提名,而且在现场演唱了两首歌,但最终连这个本土奖也没得到。事后回到巴黎我才发现,这一奖项在欧洲各地的播出是经过处理的:在巴塞罗纳看到的是热热闹闹的西班牙最受欢迎歌手奖颁奖,回来在MTV 法国上看到的却是程序一点不差的法国最受欢迎歌手奖颁奖。这倒应了MTV上属的维亚康母(Viacom)公司总裁的说法:“打造好的品牌,关键是与自己的观众建立一种互信关系,针对某一群体,赢得他们对自己品牌的忠实和信任。”

颁奖典礼上明星云集,图为美国歌手阿纳斯塔西娅

“解放心灵(Free Your Mind)”是欧洲MTV颇引以为荣的一个奖项。该奖项每年颁发给在对抗不宽容与偏见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个人或组织,设立该奖项的初衷是:“MTV”不仅意味着娱乐、音乐、名流与表演,也代表一种对社会的承诺。此前曾获得该奖项的组织与个人包括:国际特赦组织、绿色和平组织以及“U2”乐队的主唱波诺(Bono)。今年获奖的是“FARE(足球对抗欧洲种族主义)”组织。巴塞罗纳的球星帕特里克·克鲁维特(Patrick Kluivert)与弗兰克·德·波尔(Frank de Boer)当晚负责颁奖。代表“FARE”领奖的是分别来自英国和意大利的反种族主义组织“Kick It Out”与“Progetto Ultra”的比亚拉·波瓦尔(Piara Powar)和卡罗·巴雷斯特里(Carlo Balestri)。欧洲MTV希望能以这一奖项的颁发,唤起社会舆论对久已广泛存在于足球运动中的种族主义的重视。

在14日的颁奖晚会上,马里安·曼森(Marilyn Manson)这样的老牌人物也险些遇到冷场。好在在场的还有一个时装记者,司仪小姐会帮他询问每一个到场的明星当晚穿的是什么品牌的衣服。“众望所归”的艾米纳姆始终未在记者采访场地出现,大家都有些失望;但那个时装记者可能是例外,毕竟所有人从电视上就能看出他衣服帽子上的钩子标记。

那天晚上,虽然在颁奖现场晃荡了好几个小时,挂了满墙的西班牙语宣传海报并没给我留下太深印象,毕竟晚会通用的还是英语。第二天又去了巴塞罗纳闻名遐迩的老城区,那里的风景的确别具一格,但第一天我看到的城区仍顽固地留在我脑海中。同样,“P.Diddy”在14日晚上英语、西班牙语搀杂着说了不少,可还是不如我到来之前看到的他主演的一个宣传广告印象深。那也是一个为2002年MTV 欧洲音乐奖宣传的电视广告。“P.Diddy”试图讨好一个西班牙美女,但无奈语言不通,最后求助于一个带语音传译的手机。正交谈愉快时,电话响了。“P.Diddy”在电话中用美式俚语向打电话来的朋友吹了一番自己的艳遇,没想到电话挂断后机器又把通话内容照翻成了西班牙语。美女当然怒而离去。我没记错的话,最后“P.Diddy”是冲着机器骂了一句“Stu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