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荡荡的报摊

作者:王星

(文 / 王星)

空荡荡的报摊0

今年3月,为了抵制免费报纸,CGT把巴黎街头撒得到处都是报纸

10月15日,《费加罗报(Le Figaro)》、《解放报(Liberation)》、《巴黎人报(Le Parisien)》以及几份法国主要金融报纸:《回声报(Les Echos)、《论坛报(La Tribune)》全都不约而同地从报摊上消失了。当天阅读这些报纸的惟一办法是通过互联网,几家报纸网站上原本只对收费用户开放的部分被迫全部敞开。CGT的会员对巴黎报纸的零售渠道实行了24小时的封锁,而这不过是CGT和NMPP合营公司有关工资与劳动待遇的冗长谈判中间的一个插曲。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法国当局全力确保法国报纸的自由与多样性。在那个既缺乏资金和原材料,又缺乏熟练技工的特别时期,作为对报业实行保护的诸多措施之一,政府亲自出面保证报纸的发行流通。当时成立的NMPP合营公司是一个垄断性的发行部门,而CGT则是法国共产党旗下代表制作部门员工利益的工会。NMPP事实上操纵了CGT影响范围内每一个印刷车间里印出的每一张成品。法国战后给予报业的临时保护措施不少都已随着时间的改变、竞争的出现以及观念的转换而逐渐淡出舞台,但以廉价邮资与低销售税为代表的政府补贴依然存在。今年3月发生的免费报纸被迫推迟发行的事件也证明:CGT与NMPP在法国的影响力至今仍相当可观。实际上,NMPP如今仍掌管着法国国内80%的出版物的发行权。

目前NMPP合营公司51%的股份由五家出版公司分别持有,其余股份则掌握在Hachette出版集团手中。该公司2000年的净利润曾达到350万欧元,但在2001年年底却出现了550万欧元的亏损。两年前就已出台的一套重组方案有望能减少NMPP的赤字,但实施这一方案同时也就意味着将大量削减员工。这正是此次报纸封锁事件的直接导火索。

整个法国报业其实早已危机四伏。被认为是对决策层最具影响力的中-左翼报纸《世界报(Le Monde)就提醒自己的员工:准备面对最艰难的时刻。在过去两年里,《世界报》曾经一度势头颇为强劲,但巨额的投资终于在去年年底导致了净利润的下滑。报纸广告收入的普遍低迷使这一局势益发雪上加霜。10月16日,《世界报》的总编让-马里·克伦巴尼(Jean-Marie Colombani)再次向员工发出警告:“整个经济形势已急剧恶化,对报纸的岁入也已产生直接影响。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克伦巴尼还表示:挪威与瑞典报业集团下属的几种免费报纸在法国的发行对《世界报》造成了“严重伤害”。他的诅咒名单中也没放过达索家族。达索家族向来以在战斗机制造业内的声望为人所知,但实际上也是长期以来在法国报业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股东之一。克伦巴尼指责达索家族最近增加了对出版《费加罗报》的Socpresse集团的投资,“致使整个报业环境发生了改变”。

大报尚且如此,小报更不好过。法国一份地区报纸的总编近日抱怨说:如果欧盟立法机构真要废止法国报业的广告特许条例(根据这一条例,超级市场、出版商与电影发行界都被禁止在电视上做广告),整个行业的利润将跌落为零。法国记者工会也已向自己的会员发出警告:法国报业正在受到经济衰退的严重冲击。工会负责人10月4日曾试图以这样的声明唤起政府对现状的重视:“面对这样巨大的威胁,所有记者的就业与所有出版公司的生存都难逃一劫。”

也是在今年10月初,正当大家闹得有声有色时,法兰西学院下属的道德与政治学院发布了一份有关世界各国日报形势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为印刷媒体提供优惠邮资与销售税的国家并非只有法国,但法国政府显然是欧美各国政府里对报业干涉最多的一个,这其中既有法国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立法上的原因。报告还宣称:报纸在发达国家中正呈缓慢衰落的趋势,此后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对读者与广告商的切实实用性而不是整版地堆砌政论文章。即便是在美国这种日报业最发达的国家,近20年来读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而近10年来的减少速度已经达到每年1%。报告建议法国的日报在面向读者的同时把握三个经济规则:确认自己在市场上的位置,摆脱官方的或半官方的控制;在内容、发行与价格等方面提供服务并确立自己的优势,以保证读者与各广告客户满意;将商业利益与编辑事务分离,在确保可信性的同时保证编辑的内容可以吸引广告客户所感兴趣的读者。

报告随后对各国报纸读者在文化上的差异进行了一番分析:挪威人和瑞士人喜欢按年度订报而不是每天买报;英国人喜欢在排队时看报纸而法国人喜欢读书;英国人和美国人把星期天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周日版的报纸上,而在法国扮演这一角色的是周刊杂志。根据报告中提供的表格:成年人购买报纸比例最少的是希腊,每100人中只有8人购买;法国的这一数字为18人,爱尔兰20人,新西兰25人,德国35人,日本68人;人数最多的是挪威:72人。

法国政府究竟会怎样安抚那些愤怒的记者和印刷工,目前还不清楚。但法兰西学院这份厚达116页的报告着实会让法国报业中人再郁闷一回,因为报告最后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无论就读者人数还是就广告收入而言,法国报业的发展状况在发达国家中只能排倒数第二。

法国主要日报

《解放报(Liberation)》

中一左翼报纸,已经背离了一度坚持的“另类新闻视角”的方向,成为一个可靠而严肃的信息来源。以对政界人物的独家采访著称。有关注特定领域的栏目(包括文学与科学)。该报的读者群经常成为评价“哪些事与哪些人构造了当代法国”的重要参照。

《费加罗报(Le Figaro)》

中-右翼报纸,略显过时。这份老牌报纸内容覆盖颇广,还设有针对高收入阶层的特别栏目,介绍时装乃至房地产。每天的报纸附有经济版。个人小广告是该报无可争议的强项。价格昂贵的周六版包括几种彩色杂志。

《世界报(Le Monde)》

法国惟一一份在中午印刷、把日期标成第二天的日报。《世界报》最特立独行的一点是它尽可能不使用照片。信息量大,曾抓到过不少独家新闻。这份中-左翼的报纸即便在法国人看来也未免过于自负,因为它自称要做法国新闻界的典范。与其他报纸一样,《世界报》也出过不少错,但它的竞争对手(首要竞争对手是《解放报》)很少能比它搜集到更全的资料。

《巴黎人报(Le Parisien)(《今日报(Aujourd′hui)》)

法国销量第一的小报。在巴黎叫《巴黎人》,在法国其他地区叫《今日报》。信息丰富,可读性强,有不少着重讨论人性的文章。在刑事案件调查期间常能爆出独家消息。每天有4页的当地新闻。体育部分也是强项。

《法国晚报(FranceSoir)》

《巴黎人报》的竞争对手,曾经是法国惟一一种每天出版的小报。在其最辉煌的时期,曾被公认是法国人情味最浓的小报。但如今时过境迁,眼下它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在比自己年轻得多的竞争对手《巴黎人报》的威胁下存活下来。《法国晚报》的报道并不都可靠,但其浓厚的平民色彩有时能给人另一种启示。如果喜欢赌赛马,《《法国晚报》是少不了的。

空荡荡的报摊1

覆盖颇广,设有特别专栏的《费加罗报》凭借自身优势赢得了一定的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