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终于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宝)

波波终于来0

一年一度的全国书市今年选址福州。正式开展以前,急不可待的各路书商已经带着新书开进西湖宾馆,摆下近千个摊位。满脸油汗的壮汉在电梯出入口横冲直撞,对着手机大声地咒骂会务服务,一箱箱新书搬进搬出,就像水产品市场上的一箱箱带鱼……图书流通的开端一点都不见文雅。

台湾出版界的资深老汉被眼前的景象感动得几乎要哭了,他想起20年前台湾的书业,也是这样肆无忌惮不管不顾热火朝天。“十年以后,必有大成”,他望着花花绿绿的新书广告,它们已经将宾馆的内墙全部遮蔽,感慨地说道:“这里要出大出版家。”

今年的新书真不少。自从《河南人,你惹谁了》走红书市后,各地居民便纷纷登上新书封面,说河南人至少有四种(最狠的书名据说是《河南人,你惹我了》)。说东北人的这次也看到了两三种,还有《可怕的温州人》,说北京人的没见到,说上海人的有一种,书名特别客气:《向上海学习》。通过版权贸易引进的海外图书这次依然抢眼,这两年在台湾稳步走红的旅日女作家刘黎儿的文集一下子出了四种,艺人伊能静的《生死遗书》在台湾上市不过两三个月,福州西湖宾馆清和楼前已赫然张贴着内地版的广告。日本“最漂亮的变性人”河荔秀是今年亚洲娱乐圈的大八卦,她的简体字中文版的自传写真集也赶上了这次书市。

慕名已久的《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美]大卫·布鲁克斯著,徐子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2002年10月第1版)终于面世。“波波族”、“BOBO”早已是报刊的常用词,但这本为新式社会精英点名的经典流行书今年才被引进,时间上有点落后。布波族的“布”是指布尔乔亚,“波”是指波西米亚,布波族就是布尔乔亚加波西米亚,是指有艺术理想人文情怀叛逆精神的有钱人,这是眼下当红的新阶级。他们是消费的艺术家:“我们会和其他人一样买鸡腿,只不过我们买的是那些过得比伊丽莎白·泰勒在健身矿泉疗养地里还舒服的放山鸡。我们会买马铃薯,不过我们不会买爱达荷州的马铃薯,而会选择那些只在法国北部某些特定土壤中才长得出来的迷你马铃薯。当我们需要莴苣时,我们只会选择那些夹在三明治里难吃得要命的所谓行家级莴苣。我们在身为平等主义者的同时,又能适度地炫耀自己的品位。”这种BOBO品级的消费,价格是平常消费的6到10倍。我很怀疑中国大陆现在真有成群结队的BOBOS,波西米亚好办,艺术理想人文情怀叛逆精神比较容易拥有,但要做布尔乔亚,那么冲地花钱,有底气说“我不是生意人,我只是做大买卖的艺术家”,就不太简单。当然先养成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也不错,起码这本书值得一读,写得很风趣。

顺便说一下,BOBO在港台和海外华文圈都翻成“波波”,“波波”比“布波”读上去口感好,写起来手感好。我觉得与其为了“布尔乔亚”,把“波波”改成“布波”,不如为了“波波”,把“布尔乔亚”改成“波尔乔亚”。

严格地说,海蒂的性学报告是出版20余年发行3000万册的旧书。但得到正式授权的简体中文版对内地读者来说还是新书。海南出版社这次推出了《海蒂性学报告(情爱篇)》(李金梅译)、《海蒂性学报告(女人篇)》(林淑贞译)、《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林瑞庭、谭智华译)三大本(2002年9月第1版),设计精良,翻译准确,书前还有国内性学权威的推介和导读。

在海外读书界,一般对海蒂性学报告的评价已经高过对金赛性学报告的评价。虽然这三本书出版已经多年,但迄今为止,有关女性、男性的各种说法,没有一种超过海蒂报告的范围。粗粗地把三大本书翻了一下,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海蒂报告中的大部分基本概念,如情感疏离、男性气概、持久、避孕、偏好、阴蒂高潮、阴道高潮、互相拥抱……都是外文的中文译名,传统的中文系统里,竟然没有对称的说法。过去中国人对人自身的认识,想来一直过于粗放而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