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中国站”在上海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上海国际赛车场新闻发布会现场,从欧洲空运来的首辆“美洲豹”赛车揭开盖头
10月17日,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主席马克思·莫斯利(Max Mosley)出现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工典礼上。莫斯利此行是应中国体育总局邀请而来。“自从我成为国际汽联主席,就一直有一个想法,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举行F1方程式大赛,这个愿望也许将在2004年实现。”这位国际汽车运动界的实权人物说,“如果有中国的加入,就会有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关注这项运动。”
F1运动推广人伯尼·埃克莱斯顿(Bernie Ecclestone)每年奔波于世界各个赛场,今年F1最后一站“日本站”大奖赛结束之后,他的下一张机票是飞往上海。不久前,这位F1掌门人在接受英国一位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曾经说:“2004年我们将在一个有着很多人的地方增加一个新的赛点,那里每天都能享受中国菜。”
按计划,10月20日,埃克莱斯顿应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邀请,为最后敲定2004年至2010年在上海举办F1大奖赛的商业协议举行签字仪式。此前,上海国际赛车场管理公司已与F1管理公司(FOA)签署了承办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中国站比赛的相关协议,而根据国际汽联规定,申办方只有和埃克莱斯顿本人签订了商业协议后,才能在当地举办F1赛事。
马克思·莫斯利
其实,想要举办F1大赛的不止中国,目前,俄罗斯、土耳其、埃及、阿联酋和巴林也同时在申办F1赛事,这些国家都将成为中国争办F1赛事城市的对手。虽然位于莫斯科的赛道现在已经处于停工状态,但俄罗斯大奖赛还是有望在2004年进入F-1赛历。此外,在政府支持下,埃及准备在金字塔附近修建一个赛道。中东的阿联酋和巴林及欧洲的土耳其都对修建F-1赛道感兴趣。
在国内,有意建造F1赛车场的也不止上海一地。一段时间以来,包括北京、武汉、西安等众多城市纷纷抢修赛道,各地摆开的阵势好比F1正式发令之前的“排位赛”。在这场“排位赛”上,上海显然已经领先。
去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致函上海市政府,表示支持上海兴建赛车场。修建F1赛车场被列入上海市政府第十个五年计划。汇丰银行为上海申办F1开出了大额支票。今年2月,上海市长陈良宇亲自为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的成立揭牌。10月,上海的F1终成定局。
规划中的上海赛车场
要让多数人享受得起F1
专访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郁知非
10月20日,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郁知非取消了周末休息,直到下午4点,他才终于接受采访。
三联生活周刊:伯尼·埃克莱斯顿的到来是否意味着上海铁定会拿到F1中国站的比赛?
郁知非:当然,事实上,在9月份,国际汽车联合会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已经通过了上海申办F1的报告。国际汽车联合会实际上是汽车运动的一个组织,主席是马克思·莫斯利,而F1赛事推广人是埃克莱斯顿,他是来在协议上签字的。
三联生活周刊:您将用什么样的规格来招待埃克莱斯顿?
郁知非:像招待莫斯利一样,埃克莱斯顿所有的随从都将下榻在金茂大厦,我们会让埃克莱斯顿知道,中国人也是有品位的。除了签约,路透社、CNN、BBC等30多家国外媒体和众多国内媒体将有机会直接对埃克莱斯顿提问。
三联生活周刊:在F1整个申办过程中,上海市政府是否起了重大作用?
郁知非:上海有个“东南西北”工程,其中一个项目就要投资500亿元建造一个汽车城,而F1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上海国际赛车有限公司实际上是由三家共同组成:久事公司(上海的磁悬浮就是这个公司的工程),佳安公司,市政府也有一部分,注册资金8个亿,具体比例是4∶3∶3。上海市政府对F1有个基本概念,这个比赛要在世界20多个国家实况转播,将会有很多国外游客来观看,F1将大大提升一个城市的知名度。
三联生活周刊:这样高规格的赛事,门票是否很昂贵?
郁知非:门票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现在F1门票是从100到1000美元不等,分为看台票和普通票,我们已经聘请了德国一家咨询公司做这方面工作。我搞过足球,曾经把足球联赛票卖到了所有华联商场,当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来,我会在全国,也会到东南亚,甚至到全世界各地推广赛车票。至于票价到底是多少,这也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问题。有一点是明确的,我们要让F1成为多数人享受得起的比赛。
三联生活周刊:据说,上海的赛道要投入50亿元资金,计划在10年内收回投资,您认为可能吗?依据是什么?
郁知非:关于50亿元投资的说法是指综合投资,比如一个国际酒店集团要建两个宾馆,这些资金就不需要我们出,我们实际上的投资是20多亿元。我现在很难预测需要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观众认知需要一段时间。但赛事将直接带动汽车城的发展,我们还将利用F1的平台来做一个以汽车文化、汽车消费为主题的公园,到上海来的车迷不仅可以看到时速300公里的赛车,还可以乘坐比赛车更快的磁悬浮列车,我们的目的是让赛道365天都有节目。所以我相信现在20亿元的投入会有多方面的回报。
办F1,要激情也要冷静
专访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主席石天曙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在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主席石天曙的职业生涯里是值得记录的,这位赛车运动的局内人赶在莫斯利之前就从北京飞到了上海,他要亲眼看到F1掌门人伯尼·埃克莱斯顿在“2004年至2010年在上海举办F1大奖赛”的商业协议上落笔签字。
三联生活周刊:与埃克莱斯顿签订协议后,Fl“中国站”还会不会有变数?
石天曙: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政府都非常支持在上海举办F1大奖赛,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主席也对上海进行了考察。我想,在10月20日签订的举办赛事合同,一旦签下就不会再有变数。
三联生活周刊:上海赛道的投资要超过几十亿人民币,您对这么大的投入如何评价?
石天曙:不能把赛道本身的投资看成一个单一项目的一次性投资,在赛车道周围,将修建上海未来的汽车城,还有休闲娱乐及相应的房地产等项目。将来上海国际赛车场也将吸引许多游客,周边地区的交通、文化、旅游、房地产和相关服务行业都会得到改善,所以,这是一个综合投资。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已经根据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的要求,聘请专业公司对整个赛事投资与预期回报进行了评估。
三联生活周刊:上海今天的成功,是否意味着珠海F1梦想的彻底终结?
石天曙:今天上海能够取得举办权,珠海当年的努力也起到了作用。1998年末,珠海的名字曾出现在来年的赛程上,但在确定1999年的赛历时,国际汽联以珠海赛道不符合要求为由,把珠海国际赛车场从当年世界一级方程式(F1)锦标赛赛程上抹掉了。最后这个机会落在珠海的对手马来西亚雪邦赛道上。珠海赛道的失利除了设计不合理外,还在于资金不足,即使1999年能办F1比赛,完善车场的附属设施仍有上亿元缺口。珠海虽然没有能够举办一级方程式比赛,但也不能说是悲剧,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有很多别的比赛,比如:摩托车比赛、房车、卡丁车等,还是可以在珠海举行的。
上海是F1“中国站”的惟一选择
专访《车王》主编于明先生
三联生活周刊:上海最终获得了举办F1的机会,您认为上海的申办优势是什么?
于明:90年代末,珠海没有拿下F1,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够,也没有像上海这样的政府支持。北京有实力,但它已经有了2008年奥运会,不可能把几乎同样重大的赛事交给同一个城市吧。另外还有许多具体问题,比如在北京,空中管制非常严格,按照F1惯例,比赛时,赛车手要乘坐直升机“空降”到赛场,这在北京是很难满足的。西安、武汉地处内陆,交通就更困难一些。相反,上海是一个港口城市,空中交通非常便捷,上海市政府的支持起了很大作用,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经济地位,上海保证了F1在商业运作上有很强的经济基础。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观众基本是从电视上知道F1,对这项在中国普及度还不是很高的赛事,看点在哪里?
于明
于明:汽车是舶来品,中国人有私车是近几年的事情,更不用说汽车文化了。我曾经到法国勒芒观摩过24小时房车比赛,到赛车场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十分不同。看过F1转播的车迷都知道,F1在比赛中,往往在瞬间就完成一个大动作,一次进站四个轮子换掉,油要加满,只用七秒多时间。赛车只要起步,很快就能达到是200公里到300公里的时速。所有精彩的瞬间还必须有电视参与,当年珠海的失败,没有电视的直接参与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记者:F1是一项富人游戏,它的先期投入会很大,您认为中国能否办成真正意义的F1大奖赛?
于明: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较复杂,首先还是场外因素,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很猛,经济实力不断增加,大家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所有这一切已经引起了国际汽车联合会的注意。世界汽车厂商几乎都在中国生产和销售自己的产品,F1比赛实际上是汽车制造商比拼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性的一个绝好战场。F1是一项严密的、非常专业化,甚至是高度集权的赛事。国际汽车联合会对赛事的转播和商业运作已经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因此,一旦合同签订,我们只需要按照程序来进行,举办这样的赛事并不需要我们有什么新的创造。
相关资料
上海国际赛车场
上海国际赛车场工程由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承建,据悉,目前所有施工单位都已进驻施工现场,赛车场主体工程将于2004年3月竣工。
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郁知非介绍说,上海国际赛车场位于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东北部,由德国著名赛道设计公司惕克公司设计的上海国际赛车场占地5.3平方公里,其中2.5平方公里为赛车场区,2.8平方公里为综合配套区。赛车道总长5.451公里,呈“上”字型,宽度在13至20米之间,拥有16个不同转弯半径的弯道和9个不同长度的直道,路面高程最大落差接近8米,尤其是位于连续平曲线之中的最大下坡度达到8%。赛道理论最高速度可达到327公里/小时,比赛时可采用9种组合方案。
赛车场看台可容纳20万观众,其中主副看台5万人。主看台区域全长400米,高40米,副看台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场馆互动式看台。
建设中的赛场一期投资达26亿元,包括F1赛场及赛场指挥中心、新闻中心、赛车改装中心和直升机停机坪等。若加上2004年后续建的大型购物中心、赛车博物馆等环境配套设施,总投资超过50亿元。工程完工后,它将是亚洲最大的国际赛车场工程和最为先进的一级方程式赛车场。
国际汽车联合会
国际汽车联合会(简称FIA)于1904年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以推动汽车工业发展为宗旨。最高权力机构是世界汽车旅游理事会和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两个理事会的成员各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来自不同国家的21名委员组成,并各设一名执行主席。两个理事会的主席均由国际汽联主席担任,现任主席为莫斯利先生。
F1的含金量
*F1世界锦标赛是当今世界最精彩刺激、速度最快、影响最大、现场观众和电视收视率远远超过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决赛的一项活动。它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盛事。按目前赛事规定,一年17站一级方程式大奖赛(简称F1世界锦标赛,也叫GP大奖赛)每年在世界各地巡回表演,平均每两个星期就进行一场比赛。
*埃克莱斯顿是F1的传奇人物,从1958年起,他就靠经营F1车队挣钱,曾经出现在车手头盔上的那条“此位置出售”的著名广告就是埃克莱斯顿的杰作。电视传播媒体的出现让埃克莱斯顿预感到F1大发展的机会来了,1982年,他代表各参赛车队与欧洲广播公司签订了一份F1赛事电视转播合约。这份合约给参赛车队财政经营带来了大转机,从此,F1财源滚滚。
*根据国际汽联一项题为《欧洲大奖赛的经济效益》的研究,1997年在欧洲举行的11站大奖赛共吸引200多万观众,这些观众在比赛期间的花费达50亿美元,并创造了近74万个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