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黑钱“洗”干净

作者:李菁

(文 / 李菁)

卢古嘉利,香港警署禁毒专员。“打击清洗黑钱财务行动特别组织”(FATF,简称“特别组织”)第十三届主席。

“特别组织”是1989年七大工业国高峰会后成立的一个跨政府组织,目的是检讨及建议打击洗钱活动,并向全球宣传打击清洗黑钱的信息,香港地区于1991年加入。因为在打击毒品和清洗黑钱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去年卢古嘉利代表香港当选为特别组织主席出任该职,已于今年6月完成一年任期。

卢古嘉利女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曾在香港政务组工作,1980年由香港地区政府派遣,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学习法律,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管理。曾在香港地区政府担任过多种职务——在金融科负责股票方面的政策、负责包括大亚湾核电站在内的能源工作,及工商业投资、房屋署等工作。

目前,卢古嘉利女士应邀来北京为培训公务员授课。9月27日中午,记者在清华大学的某间教室采访了卢古嘉利女士。

三联生活周刊:请介绍一下您当选“特别组织”主席的情况。

卢古嘉利:1998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法国一些专家来到香港地区,考察香港在法律、金融方面打击洗钱的制度情况。1999年他们作了一份报告,认为香港地区是在包括日本和新加坡等在内的亚洲成员里(反洗钱)做得最好的。2001年西班牙大会上,特别组织挑选香港作为第十三届主席。应该指出的是,这个职位是“挑选”而非“轮选”的,不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机会当选。我的任期是从2001年7月到今年6月。这是第一次由非发达国家代表当选,是第一次由女性担当主席,也可以说第一次由中国人当主席,这也是我的幸运。

三联生活周刊:您在任期内主要致力于哪些工作?

不让黑钱“洗”干净0

卢古嘉利:根据以往惯例,特别组织主席通常召开三次大会。我们的第一次会议9月初在巴黎召开,会后我去了英国,在剑桥大学作了一个关于经济犯罪与反洗钱活动的报告。结果报告的第二天就发生了“9·11”。一星期前开会时候,我们还没有关于反恐怖的内容,我想FATF应该在“反恐”上做点事情。后来我们决定10月底在华盛顿召开特别大会。当时,美国的司法部长与财政部长也来参加,与我们讨论反恐。在10月的大会上,我希望将反恐也纳入反洗钱,提出一个打击恐怖分子筹资活动的八项措施。回香港后我写信给31个成员国与地区的部长,部长们都同意将FATF的工作扩大到反恐。后来FATF 也举办了一次研讨会,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一些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刑警组织等也派员参加。

三联生活周刊:从全球范围看,现在被“洗”的主要是哪些犯罪得来的钱?

卢古嘉利:从世界范围来看,洗钱包括贩毒、偷税、走私(包括贩卖人口)及其他严重罪行,贪污钱也是黑钱,如菲律宾前总统及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政府人员的贪污所得。当然,也有恐怖分子的黑钱,但因为去年10月才将组织工作范围扩大到反恐,所以我们在反恐上的经验还是比较少。

1998、1999年,FATF曾做过一个研究,想了解全球究竟有多少洗钱交易,做了一年多后,发现这个统计非常难做。因为我们说的“黑”钱,都是不见光的,我们怎么能知道多少毒品买卖呢?怎么能知道有人贪污了多少钱呢?所以很难统计。还有一个非正式说法,就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有一个数字,认为全球有1.5万亿美元的黑钱。我曾问他们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他们开玩笑说是在空气中拿到的,没有什么根据。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全球的专家坐在一起,也统计不了。

三联生活周刊:那香港与内地的情况如何?

卢古嘉利:香港分别于1989年、1994年实施了《贩毒(追讨得益)条例》与《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可以冻结和没收非法所得。2000年,政府进一步规定货币兑换商和汇款代理人必须遵守反洗钱措施,例如凡进行金额达2万港元以上的交易,都必须确定客户身份和备存交易纪录,以防止被利用作为洗钱的渠道。警务处和香港海关负责执行本港打击清洗黑钱的法例,两个部门于1989年成立联合财富情报组,收取和分析可疑交易的报告。香港的数字比较好得到。截至2001年底,被没收的资产总值为3.67亿港元,并已交付政府;冻结资产达11.71亿港元。从这些数字来看,洗钱犯罪在香港不算严重。从目前资料看,冻结和没收的,主要是贩毒得来的钱。也是这个原因,禁毒专员也要负责反洗钱方面事务。贩毒路线主要是通过金三角海运到香港地区,再由香港运往其他地方。正是这个原因,香港从1987年开始,被美国列为“黑名单”——每年美国总统都宣布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毒品交易黑名单上。但到了1992年,我们认为通过香港转到美国的毒品已经大大减少,所以我与美国方面理论,2000年,当时的克林顿总统才把香港从黑名单毒品转运站上拿去。内地的情况比较复杂,中国人民银行和公安部都有专门组织,他们互相配合打击洗钱,我知道他们近几年做了不少工作。我记得1997年《刑法》里有条例,专门打击包括贩毒、走私在内的洗钱,范围比较杂。我知道他们还要再完善这个条例。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打击洗钱的难度在哪里?

卢古嘉利:高科技发展,敲一下键盘就可以完成一笔黑钱交易。这些年来,我们发现一些国家和地区反洗钱制度不完善,FATF1998、1999都有“不合作国家与地区”名单。我们将这些在法例执行方面有问题的国家公开,希望他们能完善反洗钱制度。现在名单上还有15个(国家和地区),最高的时候有23个。亚洲包括菲律宾、印尼、瑙鲁,俄罗斯也在名单上。

很多国家“不合作”是因为制度问题,他们没有关于洗钱的法律,这会有什么后果呢?比如说,任何一人无须登记,随便什么人都能开户,也没有人查记录,这最容易洗钱。所以我们希望他们合作,制订这方面法律,保障开户的人必须有客户身份。大陆现在也有了这个制度,必须拿身份证才能在银行开账户。也有的国家,银行不记录交易,如果你以后想根据这个交易做调查是不可能的。恐怖分子通过什么途径、从哪里拿到钱、有多少,如果银行没有记录,怎么追踪呢?也有的国家有记录,但没有执行部门,没有人做跟踪调查,这都是现在面临的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从最近的新闻了解到,香港廉政公署最近破获了一起500亿港元的洗黑钱案,是目前香港金额最高。能否介绍一下此案的情况?

卢古嘉利:香港廉政公署曾接获贪污举报,指一名银行高级经理涉嫌收受贿赂,协助洗黑钱。廉政公署于2001年9月展开搜捕,拘捕了39名涉案人士,包括宝生银行的一名高级经理、一家本地兑换店的5名股东及董事、5名涉嫌负责运送黑钱的“跑腿”及3名替集团在香港处理有关存款的中间人。廉署随即与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成立联合调查小组,全力调查案中涉及贪污,清洗黑钱及诈骗等罪行,调查期间也获得了内地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广东省人民检察院的协助。廉署认为,这个洗钱集团在广东、福建及香港多处地方运作,调查发现它们雇用多名“跑腿”每日将大约5000万港元的巨额现金从内地走私来港,款项包括人民币、港币及其他外币。这笔款项怀疑是内地商人逃税或其他犯罪所得的收益。调查人员又发现,涉案人士将非法收益以现金带人香港后,先将款项存入找换店在有关银行开设的户口,并将所有外币兑换成港币。兑换店在集团成员指示下,将这笔钱再转存至一批在同一银行开设的户口内,或者将款项汇往外地。这个洗钱集团涉嫌运作至少5年,并估计曾清洗共500亿港元。案中8名涉案人员于今年9月9日正式被起诉,被控以涉嫌贪污及清洗黑钱等罪名,案件仍在审理中。目前,联合调查小组仍继续调查。因为案件正在审判过程,我现在不便发表更多看法。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知道,洗钱犯罪是“下游犯罪”,它一定伴随着贩毒、贪污、走私等其他犯罪,目前香港洗钱的上游犯罪与内地关系怎样?香港与内地在反洗钱方面的合作情况怎样?

卢古嘉利:香港地区的黑钱来源来自不同的犯罪活动,如贩毒、走私、黑社会、高利贷、收受外围投注、非法赌博及商业诈骗等,这与其他国际城市没有区别。去年我曾来北京与公安部谈贩毒问题,警方也来北京介绍怎么处理洗钱、怎么侦破的一些经验。北京也曾派人到香港学习怎么进行财务调查,两方合作特别多。

三联生活周刊:由于各国、地区金融监管存在差异,增加了查处黑钱的难度,目前香港和内地之间是否也存在这个问题?不同的金融制度是否给一些人可乘之机?

卢古嘉利:各国、各地区金融监管的程度不一样,的确对查处黑钱造成一定困难。一些困难也不是中国特有的。在反洗钱方面,最重要的是法律,再有是将这方面的观念提高。有了法规以后,也要有人才方面的培养,因为没有人跟进,也不可能打击洗钱。金融方面,银行工作人员也必须提高对可疑交易的认识。打个比方,银行人员不知道恐怖分子的名单,不知道今天来开户口的本·拉登是恐怖分子,这怎么行?抓一个贩毒的人比较容易,但侦破金融方面的犯罪比较难。要在意识方面有所提高。意识不是一两天培养出来的,必须长期培训。犯罪分子在全世界都在找空隙,不光是内地与香港。

(感谢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禁毒处首席新闻主任梁婉心小姐的大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