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无效的强心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林生)
纳斯达克股市受到经济衰退、公司丑闻的影响,持续下跌
这次美国纳斯达克从日本,乃至亚洲市场的撤退,如果从宏观层面来分析,是可以预料的。纳斯达克进军日本乃至亚洲,也是当地政府、企业希望拷贝美国70至90年代通过纳斯达克市场,以高科技企业为龙头,拉动经济增长这样一个发展模式。我们知道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过去,亚洲各国除了韩国、印尼等国家外,经济还是没有走出低谷,制度改革进行的也不是很顺利,所以急需一支强心针来刺激经济发展。各国都从金融危机中得到一个共同的教训,即一定要改变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经济模式,走高附加值、高技术之路,但结果出乎他们想象。因为亚洲各国,甚至日本,自身科技产业远远没有达到纳斯达克所要求的标准。日本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以来,就缺乏进行产业结构化调整的决心,产业空洞化现象严重,导致科技研发的速度一直停滞不前。美国纳斯达克估计到2002年,日本应该有300家高科技企业在日本纳斯达克上市,但到了7月,也就是它撤出的前夕,只有98家。这不但表明日本,乃至亚洲对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的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也反映了亚洲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落后。打个比喻,就是再好的摇篮,也不可能抚育一个早产或先天不足的婴儿。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纳斯达克之所以从亚洲撤出,也有它自身的原因,总的来说就是它是一个外来的异质物,它的整个运营模式和亚洲经济都格格不入。所以在它撤出后,由日本本地证券公司开办的“佳斯达克”,将替代它执行高科技企业的上市融资职能,这也说明日本、亚洲高科技产业的前景并不是完全悲观的。而对于美国纳斯达克来说,它选择从不成熟的亚洲市场撤出,而专注于开发产业结构、科技发展水平相对同质的欧洲市场,也是一个明智选择。
反过来,我们再看美国经济大环境下的纳斯达克,情况依然不很乐观。因为今年美国经济的继续衰退已成定局。据美国财政部预计,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长了5%,但第二季度就只有1%。由于近期安龙、世通丑闻的影响,造成股市指数持续下跌,据统计本年度美国股民已经损失了500亿美元。由于所谓的“财富效应”使得消费一直乏力。虽然美联储连续11次降低利率,大力推进住房抵押贷款等投资项目,但由于市场容量有限,也未对经济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高投资、高风险为特征的高科技产业,自然更不被股民所看好,近日纳斯达克指数长期在1300点左右徘徊,就说明了这一点。尽管现在由于美国在中东、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使国防高科技产业有所兴旺,投资有所增加,但毕竟是杯水车薪,需求有限。而且由于战争的影响,导致国民投资心理的恐慌以及石油涨价带来的工业成本提高,更使纳斯达克近期的前景不被看好。
(作者为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