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火星上去!”

作者:鲁伊

(文 / 鲁伊 赵海虹)

“到火星上去!”0

设想中的探测飞船着陆火星表面的情景  

专访杰弗里•兰蒂斯

如果你恰巧也曾经有过科幻迷的经历,那么,即使杰弗里•兰蒂斯(JeoffreyA. Landis)这个名字听上去不太耳熟,说到《追赶太阳》(A Walk in the Sun)是不是会给出一点提示呢?

是的,这篇获1992年雨果奖(HugoAward)最佳短篇小说奖小说的作者,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约翰格伦研究中心的光电能及太空环境研究专家杰弗里•兰蒂斯。身为雨果奖和星云奖(Nebula Award)两项世界级科幻小说大奖得主的兰蒂斯,一方面是被翻译为16种语言的60余篇短篇科幻小说的作者,一方面又是1997年的火星探路者(MarsPathfinder)计划的参与人之一、火星2003年探测漫游者(Mars 2003Exploration Rovers)计划的入选成员。科学家和小说作家的双重身份,使兰蒂斯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硬”科幻小说作家之一。2000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火星穿越》。这部将他在NASA火星探测计划中了解到的最新火星研究成果和科学幻想结合起来的刁锐以人类登陆火星并返航的艰辛历程为主题,一经出版,便被书评家誉为“将科学与幻想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史诗般的作品”。

9月7日,应《科幻世界》杂志邀请,兰蒂斯博士及其夫人首次来到中国,进行为期18天的演讲与访问。据《科幻世界》总编阿来和副总编谭楷介绍,从1997年起,这本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就策划邀请兰蒂斯访问中国,但由于他正在参与NASA的火星计划而未能成行。今年,这场五年之约终于得以实现,而兰蒂斯也带来了关于NASA的最新火星研究进展状况的报告。

在抵京第二天的上午及次日,兰蒂斯博士先后两次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评论人类火星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并探讨了人类登陆火星的未来可行性问题。

“到火星上去!”1

杰弗里.兰蒂斯  

三联生活周刊:在您所作的火星任务演讲中,提到了许多正在进行中的和即将进行的火星探测任务。我们在寻找资料的时候也发现,每两年NASA就会至少通过一项火星考察任务。很显然,火星是目前美国乃至世界的太空探索最热点。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美国人也曾经极度热衷于月球,但当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地将人类送上月球后,月球考察迅速降温,以至于衰落到目前几乎无人问津的状态。您是否解释一下出现该种情况的原因?这是否与冷战时代的结束有关?对于火星研究,这一历史是否会重演?或者,由于冷战时代的结束,美国政府已经不再认为有必要将美国人送上月球或是任何其他星球,从而解释了美国政府一直不批准将人类送上火星计划的原因?

兰蒂斯:冷战的确是阿波罗登月计划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我并不认为这是探索月球的唯一理由,它当然也不是最好的理由,但它是政客可以理解的理由。目前,NASA其实仍然对于月球充满兴趣,然而,为NASA和NASA的研究项目提供资金的政治家们不再对月球感兴趣了。我想他们认为,我们已经到过月球,那里曾经有趣,但有什么必要再回去呢?月球研究的预算因此不可避免地被削减。对于这种情形发生在火星研究上的可能性,我的确非常忧虑,因为成功可能带来最坏的结果,而这就是确确实实发生在阿波罗计划上的事实。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惧怕成功,因为如果连成功都去惧怕的话,我们还能指望什么呢?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大约在1997年左右,你在许多篇文章中指出,应当送机器人而非人类到火星,但在此 次演讲中,您热切地表述了亲自登上火星的渴望。请问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又基于何种原因?

兰蒂斯:实际上,我认为这两者都应该进行。首先,我们需要将机器人送上火星,了解那里的环境,掌握火星上有什么资源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并找出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但是,送机器人上火星就像送一位朋友去度假,他会给你发回好看的照片和明信片,这很不错,但和自己亲身去一个地方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我认为,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而这应是太空研究最主要的推动力。我当时的意思,只是希望在送人类上火星的问题上谨慎对待,详加考察,以免像阿波罗计划一样成为一个无疾而终的事件。

三联生活周刊:在您的多篇小说中,都把太空旅行描述为一种孤独的、艰苦的、可能对人的身体造成极大伤害的行为,而且时刻面临众多危险甚至死亡。那么,在意识到这些时候,您为什么还那么希望亲自登上火星呢?或者,这些危险都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又或者,您内心其实并没有想到自己真的会有一天登上火星?

兰蒂斯:飞往火星需要参与者具有非凡的耐心,他必须能够忍受长达数月甚至几年的太空飞行。然而,尽管存在种种困难,但想到可以亲自到达一个从来没有人到达过的星球,站在它的土地上,望着世上没有人见过的风景,这是如此的美好,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科幻小说中,为了让故事更富有戏剧性,我们常常将主角放在一个恶劣得不能再恶劣的环境中,但在现实中,往往不会糟糕到那种地步——至少我希望如此。至于死亡,或迟或早,每个人终究都要面对死亡——为了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试着去登上火星,是值得的。

“到火星上去!”2

“海盗号”探测飞船拍摄的火星表面  

“到火星上去!”3

著名的“火星上的笑脸”  

三联生活周刊:在您的小说《火星穿越》中,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主人公在登上火星之前,曾经有一个专门的写作班子为他准备了长篇演讲辞,其中包括“为了全人类,我迈出了这一步”云云。但当他真的步出太空舱,脱口而出的却是一句粗话:“Holy shit,我真不能相信我真的到了这里。”这一段描写让人觉得颇有影射当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时“一小步”演说之嫌。请问您当初写这一段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

兰蒂斯:这段描写的确和阿姆斯特朗有一点关系,但却不完全是讽刺。阿姆斯特朗的演说是非常棒的,但如果你认真听,你会发现,他在演说时因为紧张而犯了一些语法错误。比如,他说的是“That's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stepfor mankind”,但实际上,这句话在语法上应该是“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man”。这是宇航员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准备好的演说棠常常在事到临头时忘个精光。我写这一段只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一些宇航员中的真实情况。

三联生活周刊:在您关于火星的小说中,经常会出现日本人和日本公司的形象。这是否基于您对日本乃至亚洲各国火星研究进展的了解?目前您所知道的亚洲火星研究项目的情况如何?

兰蒂斯:迄今为止,在 美国和前苏联之外,日本 是惟一一个启动火星探测 任务并向火星发送探测飞船的国家。早在1997年,日本就发射了一艘名叫Nozumi的火星探测飞船。它的飞行速度比转慢,所以目前还没有抵达火星轨道。而由于前苏联的政局变化,它们的火星计划已经因为缺乏资金而完全终止。直到明年欧盟发射自己的火星探测飞船之前,美国和日本是我在构思关于火星的科幻小说时能想到的最实际的国家。

我曾经访问过日本的火星实验室,他们的科学家工作极其谨慎而细致。我相信,从长期来看,日本人一定会在火星研究项目上取得成功。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科学家而言,您认为移民火星仅仅是科幻小说中的幻想呢,还是有可能在未来实现的前景?

兰蒂斯:这些要视我们对火星的进一步考察而定。而且,如果美国政府通过议案的话,虽然NASA完全有能力在20年内将人类送上火星,但将火星作为新的“殖民地”还是很远的未来才会实现的事情。即使它成为地球的新殖民地,我相信,到火星居住琮是在地球生活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选择。当然,在非常非常遥远的未来,太阳会不断膨胀,地球会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而火星在在那个时候,则可能成为理想的人类栖居之所。

三联生活周刊:您关于人类登上火星的论述让人想起英雄主义这个词,但英雄主义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根据NASA的会计师计算,将人类送上火星需要5000亿美元,而就在刚刚结束的地球峰会上,美国政府承诺为保护环境和解决贫困问题所投入的资金才不过几千万美元。相形之下,这实在是个巨大的反差。在一次有您参加的会议上,另一位科学家道路•毕森曾经提到,将用于火星探索的这笔钱用于为贫困者提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医疗等方面,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大的益处。对于这种说法,您个人是怎么看的呢?

兰蒂斯:首先,很明显的是,我们不能停止解决其他那些重要的问题。但是,美国政府用于NASA的预算是非常少的,还不到预算总数的1%。因此,削减NASA的预算数目并不能对解决其他问题起到用于太空探索时,所有的工作实际上都是在地球上完成的,而所有花在太空上的钱其实也是花在地球上的。此外,太空探索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常常提到的那些对教育、科技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对人类的精神有益——让我们了解到,除了活着,生命中还有更多更美好的东西值提去探寻。(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刊资料)

“到火星上去!”4

在电影中美国宇航员登录水星  

火星上的岩石:

兰蒂斯和他的瑜珈熊

虽然人们常常把火星称为红色星球,但实际上,构成它表面的火星岩石和火星尘却是橙色或是土黄色的。在1997年的火星探路者计划中,索杰纳火星车拍下了许多火星岩石的照片,为了以后易于识别,探路者计划的科学家们通常会依照自己的喜好为这些火星岩石命名。

兰蒂斯最喜欢的火星岩是这块著名的“瑜珈熊”岩石——当然因为这是他命名的火星岩。第一眼看到照片时,他就认定,这块石头像极了他童年时喜爱的卡通人物瑜珈熊(Yogi Bear)。“嘿,这是鼻子,这是眼睛和它的小耳朵,就像是一只小熊——让我们叫它瑜珈熊吧!”

兰蒂斯在提出这一想法后的几天颇为郁闷,因为除他之外的所有NASA科学家都认为,这不像熊,就像一块石头。后来发生的两件事让兰蒂斯眉开眼笑:瑜珈熊的作者给他发了一份传真,也认为那块火星岩酷似瑜珈熊;索杰纳漫游车上安装有一台摄影机,从那台摄影机拍摄的角度得到的照片来看,那活脱就是一只瑜珈熊!所以,当你有一天可能登陆火星漫步其上时,不要忘了这块火星岩的名字:瑜珈熊。

火星车之名:

索杰纳,或者蟑螂?

被主办方和媒体称为“火星叔叔”兰蒂斯“给中国孩子带来的礼物”之一是邀请他们为2003年火星探测漫游者上的火星车命名。其实,这在美国早有先例。1997年探路者飞船上的索杰纳火星车(Sojourner)就是由康涅狄格州的一位12岁的女学生法勒瑞•阿姆布罗斯命名的。

虽然索杰纳这个词在英文中的意思是“旅居者”,但实际上,这个名字的含义却远胜于其本意。在1995年1月由NASA和行星协会发起的面向18岁以下的青少年征集火星车名称的竞赛中,参赛者被要求提交一篇文章,描述或评论一位女英雄的历史成就,并以这位女英雄的名字为火星车命名。阿姆布罗斯选择的女英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废奴主义者和女权运动领袖索杰纳•特鲁斯(SojournerTruth)。在这次竞赛中获得第二名的,是马里兰州18岁的学生迪普提•若哈特吉,他为火星车取的名字是玛丽•居里。

中国孩子为未来火星车选择的十个名字基本上乏善可陈。童年,宇宙邮递员,火星守望者……听上去总觉得仿佛回到了小灵通时代。排在最后的名字反而让人觉得最有创意,那个名字是——蟑螂。

“到火星上去!”5

布满火星岩的土黄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