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与排行榜:《消防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武夫)

美国非虚构作品排行榜  

畅销书与排行榜:《消防站》0

畅销书与排行榜:《消防站》1

本期上榜新作虽然只有三部,但《消防站》一书却别具一格,完全是歌颂献身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故事的背景就是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大家知道,在那场大灾难中除去无辜的受害者之外,挺身赴难的消防队员中颇多伤亡。本来,纽约这座世界性大都会中的居民们,对消防队员们的工作和生活并不了解。在他们的心目中,消防队员无非是些佩戴重装备的警察,他们膀大腰圆,神气十足,平时无所事事,只有在发生火灾时,才会奔赴火场。但这部书却向人们揭示了:消防队员们生活的天地既极其危险又默默无闻;他们在精神追求上没有什么野心,而在身体上却随时都会做出惊人之举。他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着的英雄主义,是其他行业所难以相比的。

不消说,《消防站》是大卫·赫尔伯斯塔姆对消防队员的价值及文化表示景仰和崇敬的作品,是以极为投入的情感描述世界贸易大厦的那场灾难中纽约消防局所表现出的壮烈精神的纪实。这本书不算厚,只有201页。是作者应《名利场》杂志之约写了一篇报道而生发出来的。这部作品虽难免有纪实报道所共有的缺点,却另有一种肃穆和感人的氛围,与书中那些真人真事的恬静和谦逊的生活态度十分吻合。

赫尔伯斯塔姆的一个主题是阳刚之气。他所描写的这个消防站位于曼哈顿的上西区,名为“引擎40和梯子35”。对这样一个主题,作者并不陌生,此前他曾写过1949年的扬基队和1964年的红衣队等在棒球职业联赛中知名的佼佼者。的确,消防队员如同球员一样有很多停工时间,而且,消防站也很像球员更衣室:那里有善意取笑的外号、流传久远的玩笑、情义深长的友谊和暗暗叫劲的对手。作者用美国读者熟悉的球员生涯来与消防队员相比,固然可以让人产生联想,但并非赫尔伯斯塔姆的主要比喻。他觉得他们更像军人而不是运动员。消防队员的生命互相依赖如战士,他所描述的消防队员之间那种战斗情谊是极其强烈的,在战场之外难得存在。

赫尔伯斯塔姆笔下的大多数人都从未想过从事消防队员之外的其他职业,少数人则是不可避免地被拖进来的。他们几乎都属于一种“种性”,子承父业地操起这个行当。麦克尔·罗伯茨过第一个生日时,父母给他的礼物是一身海军蓝的衣服,上面有一辆消防车图案和父母为他绣的字。麦克尔的父亲汤姆告诉作者:他那一代人除了进消防队,没有更好的出路。他们的子女当然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必非干这种超常危险又是低收入的工作不可。不过,汤姆指出:“你总想给他们你从未有过的好处,而他们想要的却是你有过的生活。”这种说法很令人惊讶,人们可以竭力设想一下,在美国还有没有另一种职业会用同样的说法来评论。

当汤姆问他儿子麦克尔,为什么选择消防这一职业时,儿子答道:“因为你下班回家总是高高兴兴的。”读者从一开始就知道,作者所描述的这些人后来全部牺牲了,因为“引擎40和梯子35”消防站中的12个人都在世贸中心的灭火和抢救工作中殉职了;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比那些无忧无虑的球员们还要开心。他们不仅全身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而且还从社会职责和道德义务上尽心尽力,在他们中间反映出来的对自己工作的看法,简直可以说成是一种精神境界。作家引用了吉姆·葛姆雷——当天上午恰巧不在站里、因而逃过那一劫的一名消防队员——的话:“我们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上帝吗?不是。不过,事情明摆着,宗教部分总是一样的。……我们喜欢干这行,喜欢这种活法,因为我们从不为此而羞愧。”

尽管作家无缘与他的这些人物在他们生前相遇,但他还是通过在同事和家属中的调查采访,深入了这些人物的内心,相当成功地把他们一个个刻画得栩栩如生。站里的消防队长弗兰克·卡拉汉是个沉默寡言甚至让人害怕的人物,他惩罚错误的办法是冷冷地瞪着,做无言的训斥;当大家问起他太太是否见过他这样子时,她回嘴说:“你们以为这些年他对谁来这一套呢?”布鲁斯·加里是个身材魁梧的大汉,经常以加强神圣的消防站规则为名斥责那些见习消防队员,事无巨细,开口就训。但加里的一个伙伴回忆起有一次一个惊惶失措的新手头一回手握水龙喷枪在大火前挥舞时,忽然感到“一只难以想象的强有力的手臂从后面绕过来搂住他,然后把他从地面上提起来,就像捡起一根羽毛”。原来正是加里,挟着他钻进火海,把他放在正确的地点喷水。

赫尔伯斯塔姆虽然无意把这些消防队员美化为圣贤,但他在他们那平凡而英勇的精神和行为的感召下,却无法不突出他们的高大形象。无论他们有什么缺点,都沐浴在他们感召力的光辉下,淹没在他们结局的悲壮中。如果一种救援生还者和寻找死难者的义务感驱使着这些消防英雄做出壮举,也鼓舞着作者去加力描写他们,当然是毫不奇怪的。他写了12位牺牲者及其家人的故事,尤其是他们最后几个月的生活,他们的种种闪光点终于在最后一刻汇成了一片辉煌,在世贸大厦的灾难背景前永放光芒。

若千年前曾有传闻,说是雷锋的故事被美国军校重印后发给学员人手一册,笔者无法对此证实,但赫尔伯斯塔姆这部《消防站》至少告诉我们:英雄主义不但在各种人类社会形态中存在,而且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推崇。

下一篇: 口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