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的马赛
作者:王星(文 / 王星)
马赛一直是外国人进入法国的门户之一,对于勒庞进入第二轮的竞选,不光引起外来移民者的抗议,法国当地人也加入了反对的行列
对于大多数外国游客来说,“马赛”这个地名很容易使人联想这段文字:“1815年2月24日,在避风堰眺望塔上的眺望员向人们发出了信号,告之三桅帆船法老号到了。它是从士麦拿出发经过的里雅斯特和那不勒斯来的。立刻一位领港员被派出去,绕过伊夫堡,在摩琴海岬和里翁岛之间登上了船。圣·琪安海岛的平台上即刻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在马赛,一艘大船的进港终究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像法老号这样的大船……”再往下多联想一点,基督山伯爵掺着点鸦片味的传奇故事就都浮现眼前了。但对于法国的居民来说,如今的马赛只会让他们越来越经常地记起作家阿尔伯特·郎德(Albert Londres)1926年的描述:“你想看看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或是突尼斯吗?请跟我来。我会带你去制帽街(rue des Chapeliers)。这里有贫民窟、淘气的孩子和阿拉伯女人。这里有东方的气味:一种仿佛是在煎锅里融化了的陈年蜡烛的味道。在这边,悬挂在门梁上的,是已经被捣碎了的绵羊的骨骸。”
郎德的措辞可能有些苛刻,但他确实反映了法国地中海边这个拥挤的港口城市最真实也最本质的一面。马赛常年以来一直是外国人进入法国的门户之一,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它都是一座移民的城市。甚至连马赛的建城神话也与移民和异族通婚有关的:公元前600年,当地一位名叫吉布提(Gyptis)的公主下嫁一位名叫普罗迪(Protis)的希腊商人,这座港口连同周边的土地便被当成了公主的嫁妆。如今挤在这座城市的90万居民中有30万名意大利后裔、超过12万名来自北非的阿拉伯后裔,来自科莫林群岛、科西嘉、亚美尼亚以及越南的移民也分别拥有自己的大规模社区。按照马赛市负责治安的副市长约瑟·阿莱格里尼(Jose Allegrini)的说法:“在马赛,改变的只有移民的来源,而移民这一活动自城市建成以后就从未停止过。”
自相矛盾的是,这座混杂了各国移民及其后代的城市在今年的法国总统大选中爆出了一个大冷门:法国极右翼党派国民阵线的候选人勒庞向来以主张遣返外国移民出名,然而他在马赛却获得了比法国任何其他地区都多的选票,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了全市23.34%选民的支持。第一轮投票选举后,马赛的投票者,尤其是居住在城北贫民塔楼区的投票者告诉惊诧不已的法国新闻界:他们已经受够了这个犯罪率与失业率不断上升的城市里“没有安全感”的生活。一位四十多岁的第三代意大利移民就表示:“正是因为治安案件的增多与随之产生的恐惧感才使人们投勒庞的票,但这并不表明投票的就是种族主义者。大多数人只是想给当权者一点颜色看看。他们实际上并不相信勒庞的宣传。”另一个现年50岁的阿拉伯后裔虽然声明自己在第一轮中没有投勒庞的票,但他也表示理解那些投票支持勒庞的人:“在我小时候这里确实也有一些捣乱的人,可治安的懈怠状况远没有现在这么糟糕。既没有什么毒品,也没有威胁老年人的事件。”
事实上,马赛在过去20年间早已变成了勒庞坚固的大本营。勒庞也正是在这里举行了他在第二轮投票以前惟一的一次大型政治集会。在法国大选前夕,马赛全市的平均失业率在15%左右,但在贫民塔楼区一带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0%,而这些贫民区正是勒庞争取选票的重要阵地。勒庞在马赛的支持者中有不少都是法语俗语所称的“黑脚(pieds noirs)”。他们是以前居住在阿尔及利亚、20世纪60年代殖民地独立后返回法国的法国人的阿尔及利亚混血后裔,虽然脸部的肤包与白人相近,但双脚的肤色较深,所以得到了这个不无贬义的绰号。
马赛人承认:马赛的问题在于每一支新来的移民都会被已经定居下来的老移民用夹杂了蔑视与恐惧的眼光看待。19世纪末期,来自意大利的劳工与技工就曾经在这里遭到已经同化为法国人的老一代移民的迫害。到了21世纪,这种状况也没有多少改观。马赛市科莫林移民联盟的负责人伊布拉西姆·穆策(Ibrehim M'Ze)仍然在感慨:“我们是这里出现得最晚的移民社区。按照惯例,最晚到的移民最倒霉,人们会把一切祸事部栽在我们头上。法国实际上是种族主义大赌场上的首领。”
法国的移民问题并不只集中在马赛一个城市上。目前定居在法国的阿拉伯后裔有将近500万人。尽管大选后法国总统希拉克已经任命了两名“maghrebins”(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或突尼斯移民的后裔)为副部长,但外来移民的后裔即便是在今年这样刻意做戏的大选中也没获得多少真正有意义的选票,而且没有一人入选国民议会。
不仅如此,新上任的希拉克领导的右翼政府很可能将对法国各地的非法移民进行一系列严厉的打击。法国内政部长萨科奇在7月10日已正式宣布:赞成对非法移民采取更严厉的处罚措施,并主张将非法移民集体移送出境,同时延长对被捕外国人的行政拘留期限。但根据以往的传统,马赛市政府一般都会对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给予一视同仁的帮助,无论他们的居住权是否合法。这种政府行为也是来到法国的各代移民几乎都毫无例外地首先从马赛开始学习融入法国社会的第一步的原因之一。
没有移民之类忧虑的法国人的想法当然会有所不同。尽管拥有《基督山伯爵》的传奇以及毗邻法国著名度假胜地蓝色海岸这两大文化优势,但据说马赛一直是法国人最不喜欢的城市之一,而不喜欢的一大原因就是马赛的街道过于脏乱。与蓝色海岸边的港口相比,马赛著名的老港确实更平民化一些。这里看不到密密麻麻的私人游艇。挤在岸边的大多是招徕顾客去伊芙岛游玩的游船。岸边有穿得花花绿绿的非洲大妈在心不在焉地摆摊卖非洲工艺品,衣冠不整的流浪汉也敞着肚子睡在人行道边。港口边的各种旅游门面设施倒是还很像样,但往大饭店背后的狭窄街道多走几步就可以看到冲着外国游客的大客车起哄的小混混和店面简陋的穆斯林餐馆。马赛港口附近的房子大多都已经颇为老旧,但在另一著名旅游景点:山顶上的平安圣母院附近倒也可以看到另一番景观——或许是为了迎接旅游季节的缘故,道路两旁的住宅都被粉刷得一片惨白粉红。
按照典型的勒庞式的逻辑,马赛的脏乱当然可以很容易地归结为移民的责任。从马赛出发再向东走三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摩纳哥。相距并不远的这两片移民众多的土地之间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马赛的街道边大多是破旧的欧式住宅,摩纳哥的街道边的房屋则基本上是精致的北非风格;最显著的不同可能还是在摩纳哥的王宫门前:看门维持治安的是白人警察,坐在专车里一路开进王宫的是北非后裔的摩纳哥王族。
有意思的是勒庞在马赛获得的选票比法国任何其他地区都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