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拔最高的恐怖之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吴鑫)
2001年5月,全副武装的尼泊尔反政府武装200公里的Dolkha小镇上举行仪式
2002年5月28日,尼泊尔安全部队打死152名反政府武装并将死者的尸体展示在喜马拉雅山脉
尼泊尔王国国王贾南德拉的专机7月9日抵达北京,这是贾南德拉于去年6月4日继位后首次访华。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第二天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的欢迎仪式上,中国第一次启用了带红色天鹅绒遮阳篷的新型户外检阅台。可能这一点,将使他的名字永远留在中国的外交史上。
7月13日,贾南德拉国王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三峡工程。作为一个水力资源丰富,却又饱受洪水灾害国家的元首,此举让人猜测是不是中国和尼泊尔将进行水利方面的合作。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宏纬却认为没有这方面的意义,因为尼泊尔和印度已经有了水利方面的合作条约。
从地理上看,尼泊尔生活在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之间,在前不久访问印度后,贾南德拉来到北京,除密切关系外,还想获得的是:两个大国对他打击反政府的“毛派”武装的支持。
7月11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指出,尼泊尔国内的反政府势力盗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字,中国与其从来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境内也没有任何组织或者团体与之有任何联系。其实,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做出这样的澄清,引人注目的是:在此之前,江泽民在会见贾南德拉时强调,中国政府支持贾南德拉国王和尼政府打击反政府武装势力的努力,反对和谴责一切暴力恐怖主义行径。
所谓“毛派”是从尼泊尔共产党中分裂出来的一个派别,主要由一些激进党员组成,也称作尼共(毛),但他们同尼共已经没有多少关系。1990年1月,尼泊尔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下的多党议会制,尼共于1994年在选举中获胜,上台执政,而尼共(毛)则认为阶级的差异越来越大,尼泊尔社会不可能通过议会斗争的方式得到改造,要实现共产党的理想必须像当年毛泽东那样,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实现各阶级平等。1996年,所谓“毛派”从尼泊尔最为贫穷的西部山区开始发动“人民战争”,该党也因此由合法变成非法,由公开转入地下。
美国《革命工人在线》女记者李•奥内斯托曾经只身一人深入所谓“毛派”武装的“解放区”采访尼共(毛)的总书记普拉昌达,她与游击队员共同生活了4个多月还参加了一个文化班的学习课。她在文章中描述:“在山里的一块平地上,借着两盏昏暗的煤油灯光线,我能隐隐约约看见地上黑压压地坐着100多人。文化班的战十教大家一起唱歌,吟诗,为吟唱伴奏的是尼泊尔传统的小鼓。大家一起吟唱的第一首歌是《烈士的鲜血让人民更加强大》。一位政治教员教育大家支持和参加武装,政治教员还向大家通报最新的战况。第三位游击队教员给大家讲的内容是群众如何展示新的人民权利——如何让劳动果实回到自己的手里,如何通过人民政权解决内部的矛盾,如何尊重法制,如何抵制全国大选。这位教员最后还让大家要有牺牲的思想准备。”
目前,该党在尼泊尔全国1/5以上的县建立了“解放区”和政权组织,其影响已渗透到加德满都。同时,所谓“毛派”反政府武装力量不断发动针对警察和政府武装力量的袭击。2001年6月1日,尼泊尔发生血溅王宫惨案,开明国王比兰德拉被玉储迪彭德拉枪杀,王国陷入政治危机,政府曾一度与所谓“毛派”武装进行谈判。去年11月,谈判破裂,国王贾南德拉宣布“紧急法令”,政府军开始对所谓“毛派”武装进行围剿,几个月来已经有数千人丧生。
所谓“毛派”武装一直否认自己是恐怖组织,他们不袭击平民目标,或者尼泊尔的旅游区。他们声称,这么做的理由是考虑到旅游是尼泊尔国家的经济支柱,他们不能让人民的经济利益蒙受损失。在一份文件中,他们说,“恐怖主义”最恰当的定义就是为政治目的屠杀平民而扩大恐怖。“恐怖主义”这四个字不应该用来指向警察、军事机关的攻击。“人民战争”就是向警察、军事机关攻击而不向一般的平民攻击,因此“人民战争”不是“恐怖主义”行动。
王宏纬研究员提醒记者注意,所谓“毛派”武装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它们的存在有着很深的社会经济基础。尼泊尔是个非常贫穷的国家,年人均收入就几个美元,几乎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佃农要将原本就很少的土地收成的一半以上交给地主,有材料说差不多20万的农村少女被贩卖到印度从事色情业。本来,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印度教国家,妇女的地位就比较低,‘毛派’武转中就有很多女战士”。
西方媒体提起所谓“毛派”武装时说他们跟秘鲁的“光辉道路”游击恐怖组织没有两样。在“9•11”事件以后,尼泊尔政府也公开说“毛派”武装是恐怖组织。6月20日,国王贾南德拉回答记者说,5年以前,他认为“毛派”运动有进步的一面,但现在他们的做法和恐怖分子毫无区别了。美国也已经把所谓“毛派”看作“恐怖组织”。今年1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正式访问尼泊尔,答应向尼泊尔提供两亿美元的军备。4月中旬,一个由12人组成的太平洋司令部军事小组,悄悄到达加德满都。5月,尼泊尔总理访美,布什批准了2000万美元非军事性质的经济援助。“今后,美国很有可能会帮助尼泊尔训练军事人员。”王宏纬说。
《联合早报》的分析文章指出,以“保护者”自居的印度一直“关注”尼泊尔,同时对尼泊尔与别国发展关系特别敏感。上世纪80年代是,尼泊尔曾向中国购买了一些武器,为此遭到印度制裁。90年代后期,印度抱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已成为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的一个基地。《印度快报》报道,为帮助尼泊尔“平叛”,印度提供了两架直升机及大批武器,还封锁了尼泊尔的边境,以防反政府武装人员逃往印度。
大国在“反恐”的契合点下走近尼泊尔,其中的地缘战略原因不可小视。有分析指出,海拔极高的尼泊尔,可以成为极佳的科技情报与军事监控点。若在尼泊尔部署侦探设施或设置导弹基地,将可涵盖东南亚、南业、中亚、印度洋乃至波斯湾,监控整个亚洲的军事活动。
袭击档案
2002年4月11日
反政府武装在攻击警察哨站的行动中打死了至少50人,其中多数是警员。叛军也烧毁了一辆客车。
2002年3月13日
护送尼泊尔议长纳拉巴特的车队在尼泊尔信都帕尔乔克地区遭遇一枚地雷的袭击,至少5名议长的警卫身亡,另有8名受伤。这枚地雷是反政府武装为暗杀议长而事先安置的。
2002年2月21日
尼泊尔锡德尔巴蒂的一个警察局遭反政府武装分子袭击,造成至少32名警察丧命。
2002年2月16日
反政府武装攻击尼泊尔西北部机场以及附近的区域警察总部,可能造成至少48名警员丧命。这是所谓“毛派”去年11月放弃和谈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攻击行动。
2001年11月23日
反政府武装在全国从东部到西部的14个县同时向军队、警察哨所、政府机关、银行等设施发动袭击,造成39名警察和士兵丧生。其中一个军营受到袭击,导致11名士兵丧生。这是游击队自1996年初发动所谓的“人民战争”以来第一次袭击军队哨所,情况异常严重。
2001年7月6日~7日
反政府武装在两天内攻击全国多个保安站,造成41名警察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