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销书与排行榜:《蒂肖明各伤感曲》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武夫)
美国小说作品排行榜
埃尔莫·利昂纳德的《蒂肖明各伤感曲》是一部很适合拍成电影的小说。
如利昂纳德的作品中常见的那样,本书的主人公丹尼斯·列纳罕也是个被一群下层人包围着的比较可爱的人物。他的专长是从80英尺的高空跳进浅池。这工作很激动人心,而且是招女性青睐的好方式,但是收入不高,而且危险。何况,他是从1979年就干上这一行的,现在已产生厌倦情绪,不由自主地开始四下寻找更方便的工作。
他一路来到密西西比州的突尼卡,那里是美国南方的赌城,他受雇于“蒂肖明各旅馆及赌场”——一座外轮廓由霓虹灯管勾勒出来的印第安帐篷式的水泥建筑物。他的表演节目安排得并不紧凑,收入也一般。但他的不幸却到来了:一天,他正在跳台上排练,从高处看到了一场谋杀。糟糕的是,罪犯知道他看见了他们,便一心想尽快把他打发到另一个世界上去。总算他走运,他当时得以逃脱。
他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如果他报告警察局,由于杀手们与当地警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那无疑是自投罗网;如果他不去揭发,那些人也不会放过他,即使他悄悄逃走,他们也会穷追不舍,因为那伙人属于一个叫作“迪克西(按指美国南部各州)黑手党”的地方犯罪集团。
其实,目睹那次谋杀的还有一个叫罗伯特·泰勒的黑人。罗伯特和丹尼斯成了朋友,自称他来到蒂肖明各是为了给他的遭一伙野蛮的乡下人私刑处死的曾祖父报仇。罗伯特还想在城里开一间做毒品生意的店铺,因为他是一个自称为“汽车城”的底层社会的成员。
尽管丹尼斯的身份引人瞩目,躲藏起来不那么容易,所幸那伙“迪克西黑手党”并不太急于抓他这个瓮中之鳖。他们更热衷的是参与在全美成为一种热门话题的再现南北战争中那些众说纷纭的关键事件。按照计划,他们准备一次不算太重要的布赖斯十字路口战役的重演。这就为罗伯特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除掉他的敌人。不过,他们这伙敌人也抱着同样的想法,想借机射杀罗伯特的老板,人称杰里的杰玛诺·穆拉罗尼——他是底特律的爆炸专家和毒枭,那个周末将扮演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南北战争中北军司令官,后任第18届美国总统)。杰里并非迷恋这种再现活动的坚定分子;他把一辆过时的卡车停在宿营地联邦广场,并在战斗的前夜,回到旅馆睡觉。
丹尼斯在短时间内受到保护,迪克西黑手党无法对他下手。可是罗伯特却有个长期的计划。他想利用丹尼斯的高台跳水表演来掩护他的毒品生意,为他洗钱。由于丹尼斯的节目并不怎么赚钱,这一情节未免牵强。不过即使敏感的读者也不会挑剔这一点,他们关心的只是丹尼斯如何从这一团混乱中脱身出来,这是因为书中始终渗透着逼人的悬念。如果说,本书还能让人透过一口气来,那就是在突尼卡流传甚广的一则传说故事:一名伤感歌手把他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这里所说的伤感歌曲,也可音译为“布鲁斯”,专指南方黑人所唱的一种曲调和词句都很伤感(多是悲叹自己的奴隶命运)的民歌。这段插曲虽然看似与全书无关,却被作者用作了这部长篇小说的书名。
当然,作者并没有把这部小说写得“紧上加紧”,其中还穿插了多种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包括两个恶棍因为跑了一条乱叫的狗而互相憎恨;甚至还有一个滑稽人物查理·霍克,他在蒂肖明各旅馆操作摇晃车,自吹曾在1984年为底特律老虎棒球队效力。丹尼斯有一段时间请他担任报幕人,但他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谈论他如何让麦克·史密特出局,却用很少的时间为丹尼斯的惊险表演煽情。后来,他受雇担任那场再现演出的报幕人。请看他是如何报幕的:
“嘿,南方士兵只好转身。不过你要是知道布赖斯路口发生了什么事,知道老贝德福德不断地返回来逼近——请大家等着瞧——直到他突破了北军的防线。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件趣事,那是在两军重组之时。话说联邦(北方)的一名战士在安帖塔姆和盖蒂斯堡作战。可你们知道战争开始的20年前他做什么吗?他名叫阿伯纳·达博迪,他发明了棒球——我在这项运动中摸爬滚打了18年。当初我投的球达到每小时99英里。你们这些在场的年轻人,谁觉得自己能投球这么棒,就到蒂肖明各旅馆来,给咱们亮亮你的胳膊。我们要用雷达枪为你的投球测速。要是你能把球投到一小时100英里,我们就当场给你一万美元。好啦,我看到弗瑞斯特将军本人骑在马上出场了……”
这样的插科打诨的场面、人物、对白,在书中不时出现,为全书的紧张主线松了松弦。
埃尔莫·利昂纳德颇有几部经典作品:《变成矮子》(Get Shorty),《逸出视线》(Out of Sight)和《壮汉》(Hombre)。与之相比,目前这部《蒂肖明各伤感曲》应是最好的一部。这部新作也同样有一个意外的结局。他的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有一个年轻英俊的男主角,以似是难以克服的问题为主线,困难一重又一重,他还要面对一个邪恶多谋的对手,还会有一个爱他的姑娘。所有这一切都符合影视剧的需要。因此,如果本书被搬上银幕,当是不足为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