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5200美元的飞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庄山)

2002年3月12日,在北京钓鱼台举行山东航空彩虹公务机公司引进的中国第一架远程宽体挑战者604高档公务机首航式。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白伟三表示:“这是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高度发展的体现,在中国民航业和公务机航空业发展史册中,也是开创性事件。”

挑战者604

能够登上挑战者604纯粹是凑巧,3月21日中午,挑战者604刚从加拿大飞回来,22日一早还要调机到青岛,然后飞一趟天津。外籍机长已经去倒时差了。1点多,彩虹公司商务处副处长顾美拿来了临时登机牌。飞机停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停机坪北边,虽然没有沙尘,但风依旧很大。十几名维修人员在飞机旁忙碌着。

604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登上7级舷梯,正对着的是服务舱,咖啡壶、烤箱等装置镶嵌得美观而有序。左边是仅能容纳两人的驾驶舱,右边是公务舱。公务舱内米黄色木纹装饰,暗黄色的真皮座椅,“所有金属部分都是18K包金的”。维修工程师边演示边介绍说:“机上先进的视听放映系统,除了看电视、影碟外,还有全球定位显示屏,让乘客随时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另外,机上备有6条卫星通讯电缆,可随时保持机上乘客与全球各地的电话、传真、网络联系。”主舱后是卫生间,主舱与前后舱之间各有一道可以封闭的自动门,这是考虑到客人的私密性而设计的。”

“从庞巴迪出产的是绿飞机(指没有任何装修的),我们选择了由美国图森公司负责装修,装修报价是500万美元。”顾美说话一直比较谨慎,“总体的费用我们也不清楚,按公司的财务流程,非专业部门是了解不到费用支出情况的,总之就是2000多万不到3000万美元吧。”对2001年12月刚正式成立的彩虹公司来说,这架飞机的地位可想而知。在记者参观过程中,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白伟三也来到机上,细致叮嘱维修人员。

一小时5200美元的飞行0

挑战者604公务舱(彩虹 供图)

各类机型数据比较

一小时5200美元的飞行1

与白伟三约定采访时间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他根本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飞机上见面后,第二次见面是2:45在他的办公室,3:20他还要参加一个会议,约好5:30再见面,可等他匆忙赶来时已经7点多,“我今天值1号(负责整个山航的飞机运行情况),马上还要回到机坪上去”。

白伟三介绍了购买挑战者604的过程:“挑战者604是当今世界公务机市场最先进的机型之一,是最受世界500强欢迎的宽体公务机。1998年我们就开始研究市场,考虑到中国公务机虽起步晚、市场还没开发出来,但与世界接轨是必然的。先进、舒适,能直飞欧美的机型肯定有很大的市场,于是在2001年初订立了选择604意向。当年5月与庞巴迪公司签定了购买4架的协议,采取了中航惯用的融资方式。2002年3月12日首架飞机到位,7月再到位1架,明年另外两架也都将投入运营。”

金钱与时间的价值重分

按照挑战者604在美国市场上的报价,飞行一小时需要5200美元,这比中国第一家公务机公司海航金鹿公司的豪客800的报价高了一倍多。金鹿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涂志正对公务机的用户早就有自己的理解:“公务机体现的是时间价值,消费比较高,公务机对什么样的人觉得值?就是时间对他比较重要或他参加的活动比较重要,他不能够按普通航班那样改变他的计划或者谈完之后在第二天等航班。价值体现是他们的需求。”

一家跨国公司中国总部的工作人员认为,使用公务机不受民航航班时刻表限制,商务行程可以灵活设定。另外,使用公务机也是企业良好的资金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表现,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信誉,起到直接宣传公司形象的作用。白伟三对自己的飞机也充满了自信,“我4月份的飞行都已经订满了,说明价值还是能够得到承认的”。

一小时5200美元的飞行2

自由安排的飞行(彩虹 供图)

按照田俊的认识,价值首先体现在安全上,单确定机长一项就耗费了他很大的精力,“我们从过去飞737、CRJ的300名机长、教官中选出来的机长,但也需要达到50小时的飞行经历,所以这一段时间聘请了庞巴迪的机长来带飞”。田俊是彩虹公司主管飞行的副总经理,他飞过多条航线、多种机型,有6000多小时的飞行经历,他负责机长的选派。

对公司更多的人来说,体会到的“真的不一样”,顾美认为这给工作人员的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们工作起来的感觉不一样了,每个服务人员的服务都会提高”。但要谈到公务机服务,每人都认为体会最深的应该是杨薇。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客舱服务部部长李峰介绍说:“杨薇是专门选派到国外培训的乘务检查员,她参照国外先进的服务程序,根据中国国情编定了新的公务机飞行手册。”

杨薇刚随机从加拿大飞回来,但看不出她有丝毫疲惫的样子,“我在今年1月份到加拿大接受了二十多天公务培训,认识到公务服务与普通民航空间服务有本质区别。民航服务是按程序走,而公务服务强调随机应变,有很大随意性。不同客户的个性、习惯都不同,餐饮要求也会不同,而这一切都是我们必须做好的。飞行前就要与客户沟通,尽量了解他们的要求”。

不明白的争夺战

传闻中,不少航空公司都在准备介入公务航空市场,他们与白伟三有着共同的认识:“市场肯定是上升的,曲线图呈现出强劲上升的走势,我们先进入,占有一席之地。”但民航总局对公务航空市场的前景展望却远没有航空公司乐观。民航总局规划司一位负责人表示,中国公务机至少5年以后才会有市场,公务航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由于公务航空服务以小时包机计费,民航总局不允许公务机公司像经营固定航班那样售票经营,因此客源将成为制约公务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白伟三似乎并不承认这一点,他的将来充满了希望:“山航是全国成立较晚的航空公司,但利率水平排在全国前列,且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运营7年一直赢利,安全也获得了民航最高的金燕杯。山航的发展可以证明,彩虹的发展也是可以预期的。挑战者604在美国一年飞行500小时保本,从中国来说,500小时是个比较保守的概念。”

涂志正对市场的预期并不乐观,他评价说:“新成立的公司,自然就会有一些积极的想法,但市场是不能幻想的。”

金鹿公务机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主管冯曾瑜也对彩虹公司的做法充满了疑惑:“先期进入这么高成本,难以理解,况且中国市场也并不是很明了。”

欲望金苹果——涂志正谈中国公务航空状况

“只有趟过水的人,才能真正知道水深水浅”,涂志正在中国公务机市场上闯荡了七八年,最不愿看到的是这一市场被单纯的欲望所控制。

三联生活周刊:从世界范围看,公务航空的现状有什么特点?

涂志正:公务航空和经济水平是紧密相连的,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的使用情况差别很大。美国公务飞机就占去了全世界公务飞机的60%。拥有公务飞机数量较多的地区还有欧洲和南美,这些国家和地区正是世界上商务水平高的地方。金鹿在亚洲是最大的,就全球来说,私人飞机好几万架,但真正喷气式的加起来也就5000架左右,亚洲我们金鹿有6架,香港特区有一架麦特捷、一架二手的豪客700,澳门特区有一家公司有两架主要是自己用。日本和韩国在这个市场上却不怎么样。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亚洲最大的公务机公司,金鹿这几年取得了什么成绩?

涂志正:我们从1995年进入公务机市场,当时只有一架里尔55,第二年买了一架里尔60,后来把里尔55换掉买了比奇400。1998年8月从海航切出来正式成立公务机有限公司,把原来的飞机换成了三架豪客800。2001年7月我一下又进了三架豪客800,今年我又订了3架湾流200,下半年到2架,明年到1架。我们每年业务量递增大概是60%左右,这几年平均利润将近200万元。

三联生活周刊:金鹿的发展壮大说明中国公务机市场一定很不错,有人说这个市场潜伏着600亿的空间,您怎么看?

涂志正:都是故事,吹出来的。我判断都是飞机代理商编的,他为了多卖飞机,就会放出各种风来,造成中国公务机市场繁荣的假象。去年中国民航全行业的营业额是900多亿,客货运输也就是782亿,几架公务机就想抢600亿,怎么就不动脑子呢!他们全都是这个算法,我听的太多了。其实,从我这些年的经历来看,中国公务机市场现在实际是很小的,我们公司为什么增长率大,主要是基数小。

三联生活周刊:您对市场的低调和金鹿的成绩似乎矛盾了。

一小时5200美元的飞行3

涂志正

涂志正:我对市场没有太多积极的态度,大概是我们在中国公务机市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更了解当前的市场状况吧。前不久春兰买了一架直升机,报纸上就说出现了中国的公务机热,公务机热吹了大概有四五年了吧,每年都吹,热到什么程度了?远大喷气式的有两架,还有一架直升机;海尔有一架直升机,春兰有一架直升机,就这么点,热什么热!2000年以前,金鹿都是以外国客户为主,我的广告宣传也主要是针对国外客户。在这期间,我一直试着中国市场,在国内媒体也打广告,但问的多,很少有成交的,说明消费能力还是不足。2000年才逐渐有中国公司了,但也只占到客户量的20%。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中国公务机市场到底有多大规模?金鹿扩张的依据又是什么?

涂志正:以金鹿的运营来说,2001年业务量是3000小时,今年预期是5000小时,这已经是很好的了。我们之所以继续进飞机,主要考虑是外国人生活在西方毕竟不是天天在亚洲,对他们服务虽然单位收费高,最高时一小时收35000元,但是量不大。这几年发展速度起不来就是这个原因,而中国的企业经过几年脱困,有了一批有实力的,如果价格放得低,客户应该有所增长。以我的判断,当年收外国人一小时35000,他们来了就用;收中国企业也就2万块钱左右,收多了他们坚决不会用的。我现在利润不敢调得太高,高了利用率上不去。现在公务机还谈不上赚钱的事情,用这个价格主要是为了培养市场,等量上去了再谈赚钱。

三联生活周刊:国内多家航空公司都在积极酝酿着进入公务机这个市场,并且都把机型目标定位在豪华的远程宽体机上,对此,您有什么想法?

涂志正:事情要做,潮头也要抓,但不能赔着钱愣闯,总得算算账。我这几年都没有亏钱,得益于循序渐进的发展。1995年时有一个机遇,我的飞机进来没几个月,就跟埃索石油公司签了个一年合同,包飞了大约700个小时。以后市场有潜力了,我就进一架,不能进的太猛了,得控制成本。公务机不是航空公司,不能大家攀比,弄出一大批豪华飞机,不是这样玩的,肯定这笔钱都糟进去了。飞机一架就2600万美元,按20年计算,一年就算能飞1000个小时,一个小时得摊进去12000元,这是机身的钱。飞机飞一个小时大概也得9000元,不算什么别的成本就得21000,问问国内的企业家谁愿意坐?飞一趟美国,报价是一小时5200美元,单程就得6万美元,往返是12万美元,还要有地面代理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单程怎么也要5000美元,相当于每人1万美元,中国人每人花1万美元去趟美国我觉得还早了一点。真有这个市场,金鹿一定会做,但我觉得现在没这个市场。

三联生活周刊:应该承认,路越走越宽,市场是在逐步发展的,激烈的竞争恐怕也在所难免。

涂志正:当然,市场由大家一起来开发,力度肯定会大一些。但无序的竞争肯定要毁了这个市场。国内一家航空进了一架二手的公务机,上来就是价格战,这是中国人惯用的手段。先是对外打广告,一小时12000元,照这个价格,100年也挣不回来飞机的钱,白白把钱打水漂了。飞机1200万美元一架,就按20年折旧,一年折500多万,一年每架飞机美国最好的经营效果是飞700个小时,我们就按1000小时算,一小时就是5000元,一小时连油带航材消耗整个下来大概是8000元,这是直接运营成本。这样成本就是13000。何况1000小时根本就实现不了。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大家剩下的工作就是使劲往里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