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关税——布什打了三个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邱海旭)
韩国钢铁工人对美国的做法表示抗议(WWP/21Pic)
一石激起千层浪
3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在今后三年内,大部分进口钢铁的关税将提高30%,这是近20年来美国政府实行的最大规模贸易保护行动。当晚,在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会谈中,布什为这项决定作辩护说:“美国是一个主张自由贸易的国家,为了维持这种自由贸易政策,我们必须依法行事。我认为大规模钢铁进口已经对美国这一重要行业造成了损害,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项决定为美国钢铁工业争取一段改造重组时间。”
3月6日的《纽约时报》分析说,布什在决定提高钢铁关税时玩弄了一个小伎俩:他强调原因并非国外钢铁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而是为国内企业争取生存发展空间,这在WTO的框架协议中是被允许的。不过一般来说,这是发展中国家保护国内幼稚工业采取的方法。
美国提税政策影响到的钢铁生产国包括欧盟、俄罗斯、巴西、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土耳其……几乎所有经济大国都被囊括在内。《经济学家》网站的文章说:“从巴西利亚到布鲁塞尔到北京,人们听到的除了谴责还是谴责……而受损失最大的将是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
欧盟已于3月7日正式向世贸组织提出起诉,中国、日本和韩国随即表示支持。欧盟贸易委员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称:“美国的决定是不折不扣的贸易保护主义,是自由贸易政策的重大倒退。”他还说,“美国应当明白,国际市场并不是可以恣意驰骋的蛮荒西部。”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平沼赳夫(Takeo Hiranuma)表示“非常遗憾”,并称日本将与韩国协调立场,商讨共同反击对策。巴西工业部官员称,该决定显然将使美国所希望的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变得遥遥无期。俄罗斯外交部在消息公布后立即召见了美国大使,宣称美国这种贸易保护行为将“严重影响两国关系”。
中国外经贸部在3月6日发表的声明中称:“美国政府这一决定将对中国钢铁企业对美正常出口造成严重影响,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中国政府将保留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申诉的权利。”中国经贸研究院院长郑治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中国每年向美国出口的钢材只占总产量一小部分,但美国提高钢铁进口关税仍将对国内一些重要出口企业造成严重损害。“中国出口美国的钢材主要包括钢坯和板材,最多的年份达700万吨,少的年份也有三四百万吨。”郑治海说,“像宝钢、首钢这样的大型钢铁企业都将受到不小的冲击。”
上海宝钢每年对美国出口钢材占公司总出口量的1/3,3月6日下午记者将电话打到宝钢宣传部时,负责媒体联络的秦先生称:“包括美联社和路透社等国际媒体都已打来电话询问宝钢受到的影响,此事事关企业生存,这几天领导都在开会讨论这问题。”秦先生不愿透露更多的信息,但是他说:“宝钢将根据商业利益的需要决定是否继续向美国出口钢材,至于整个行业如何应对,将取决于外经贸部的态度。”首都钢铁公司出口部的官员称他们整个部门这两天都忙得“找不着北”,首钢相关部门正在搜集各方面信息,以尽快对损失作出评估。马鞍山钢铁公司是我国H型钢材的生产和出口基地,该公司出口部韩先生则告诉记者,马钢已经完全停止向美国出口H 型钢材。
美国政府贸易谈判代表左立克宣布美加征关税(WWP/21Pic)
布什的三个赌
有分析家称,布什最终作出的增税决定实际上是和自己打了三个赌,第一个赌是这项决定能否帮助美国钢铁企业走出困境,而不会影响美国的经济复苏;第二个赌是能否帮助布什政府从国会拿到企盼已久的贸易谈判“快速审批权”,而不会影响到和盟国及重要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个赌是能否提升共和党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以及两年后总统选举中的地位,而不会对布什一向标榜的减税斗士和贸易自由斗士的形象造成损害。《纽约时报》评论说:长远看来,布什在这三个方面都没有什么赢的希望。
首先,批评者纷纷指出,增税政策并不能挽救岌岌可危的美国钢铁工业。从1998年以来,已有30%的美国钢铁企业破产。就在布什提出增税的第二天,美国第五大钢铁公司国家钢铁公司(National Steel Corp.)宣布破产。而在这4年中,美国钢铁进口量实际上下降了27.5%,仅2001年就比2000年下降了7%。欧洲最大钢铁企业阿斯勒S.A公司CEO加里·多勒说:“进口并不是美国钢铁工业的真正危机,问题在于美国钢铁企业负担了太多员工福利,包括养老金和健康保险。另一个问题是美国钢铁公司从未进行过认真重组,欧洲钢铁公司之间的兼并联合非常频繁,而钢铁工业在美国是惟一一个少有兼并的行业。”他认为,竖起高高的保护壁垒反而会阻滞美国钢铁业进行改革的步伐,这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危机。
另一方面,不少专家指出这一决定将严重危害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布鲁金斯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科兰多说:“由于失去了廉价的进口钢铁,那些依靠钢铁原料的工业将受到重大冲击,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业、汽车业和机械制造业,成千上万的人将失去工作。”据估计,全美有接近10万家企业严重依赖钢铁原料,超过1280万员工在这些企业中工作。
至于布什的第二个赌胜算也不大。目前众议院即将对是否赋予布什政府贸易谈判“快速审批权”进行表决,“快速审批权”可以让布什政府在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和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中更加游刃有余。布什希望保护钢铁工业的措施能够取悦国会中的保守派议员,以使议案顺利通过。对这一点,郑治海提出的疑问是:“快速审批权固然重要,但是即使国会赋予布什政府这项权力,在失去国际社会普遍信任的情况下,这项权力还有什么用?”在郑治海看来,美国政府在钢铁税一事上大大损害了国际信用,“布什政府上台后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首先是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接着是退出《反导条约》,现在又违背自身的一贯政策实行贸易保护,今后在贸易谈判中谁还敢相信美国的承诺?”
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美国经济专家肖炼教授认为,在布什政府这次贸易保护行动中,出于政党利益考虑占了上风,甚至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肖炼说:“布什政府此时屈从于钢铁工会和产钢州的强大压力,显然是考虑到半年之后的中期选举,而且也在为两年后的总统大选做准备。”
美国钢铁工会力量之所以强大,主要因为钢铁工业集中于西弗吉尼亚、俄亥俄、伊利诺依、印地安那和宾夕法尼亚等少数几个州,钢铁工会的好恶对这些州的选票流向具有决定性意义。《经济学家》网站的文章说:布什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出乎意料地赢得了西弗吉尼亚州,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克林顿政府当时未答应钢铁工会的要求,而该州的选举结果则直接影响到布什最后扣人心弦的胜利。据估计,在今年11月份的中期选举中,来自产钢州的选票将决定至少6个众议院的席位,从而影响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国会中的力量对比。这正是布什第三个赌注的重心所在。
但是布什付出的代价是他在竞选时刻意塑造的形象已被这次提税蒙上了阴影。人们都记得布什去年曾经发誓:“国会要想通过任何增税的法案,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踩过去。”从严格意义上说,钢铁进口关税也是税收一种,虽然是加诸于进口商品之上,但美国消费者仍然要承担很大一部分损失。布什政府出尔反尔的本性在其贸易谈判代表罗伯特·左利克的言行中也得到充分体现,《经济学家》嘲讽说:“就在几周前,左利克还义正辞严地说提高关税和增加税收一样,都是损害普通劳动者的利益,现在他已经忙着四处为布什的钢铁政策辩解了。”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布什提高钢铁关税也许帮不了共和党多少忙,因为民主党已经在制造舆论,大肆鞭笞布什未能将关税提高到40%,而钢铁工会也对布什的做法表示不够满意,因为布什否决了对钢铁企业养老金和健康保险进行补贴的提议。
郑治海认为,目前最令人担心的是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全世界引起连锁反应,“美国限制进口钢材,会令国际市场上的钢材大量涌入欧洲,势必造成欧盟也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措施。一旦其他国家都仿效美国对各自的工业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那么全世界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努力将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