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壮版维纳斯中国之行
作者:舒可文(文 / 舒可文)
为了参加2001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法国的法兰西画廊与另一家画廊合作,带着达利的《带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到中国,至今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现在她正在广州美术馆的主持下,展出于广州的白云高尔夫花园。
达利是个疯狂的实验者,40年代以后,达利的绘画脱离了超现实主义风格,开始从宗教、历史和科学中获取题材。他重新拾起被大师们表现过的传统题材,来一番“经典重读”,但他对挑战和实验的偏好,一定能在作品中加入他诡异的因素。这些作品虽然让人联想起原作,其实又同原作毫无关联,甚至有时传递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信息。
据说,1936年,达利参观卢浮宫时,在维纳斯雕像前停住了脚步,打起了维纳斯的主意。1964年,达利制作了两个有抽屉的维纳斯石膏像,分别是《带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和《打开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前者是高2.2米、宽0.75米、深1.75米的青铜像模子。当时日本曾在为达利组织的回顾展上想展出这个作品,但那时还没有铸成铜雕,只展出了石膏像。1988年达利终于拖着老迈的身体根据原模浇铸了12件青铜雕塑。按照国际艺术界约定俗成的“行规”,这12件拥有达利基金会证书的作品都属于达利原作。达利自己收藏了其中4件,1989年达利去世后,其中的8件作品先后进入流通领域,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
在中国展出的这件属于达利本人收藏的第二件。这个高2.2米、重1.1吨的深色庞然大物乍看好像一具奇怪的机械装置,细看才知道是个经过变形处理的“粗壮版”维纳斯。如果说,古希腊米洛岛上的维纳斯充满着无限的诗意和美感,达利的带抽屉的维纳斯虽然也是个非现实存在,却绝不再跟理想美有什么关系。这件作品除了收藏,还曾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等地展出,但真正引起人们广泛议论的是2000年在法国卢浮宫“模仿古代作品”的展览上,这件在维纳斯身上荒诞不经地开了几个匪夷所思的抽屉的青铜像,曾在米洛的维纳斯旁边站了两个多月。就是在卢浮宫的展出后,法兰西画廊开始了相关的交涉。
法兰西画廊亚洲部负责人程欣东从1996年就一直不断地组织世界名家的展览。他在法国学习后进入法兰西画廊工作,但因为是中国人总有去不掉的中国情结,总想把展览带到中国来。他说:“世界各大城市都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其中总有世界艺术博物馆,而中国没有。”他没有能力在中国建一个世界艺术博物馆,就想做一个流动的艺术博物馆。1996年到现在,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成都、沈阳等地做了20多个世界名家作品展。但是他说,虽然展览在一定范围内评价很高,但直到2000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他展出罗丹的《思想者》之后,他的工作才有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程欣东介绍说,罗丹为思想者做过5个模子,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第5个。因为在罗丹生前,他把第5件模子送给了他的铜雕师,铜雕师死后传给了儿子。1993年,铜雕师的儿子拿去拍卖的时候,众人哗然——哪儿来的罗丹遗物?后来经罗丹博物馆的确认,被一个英国人卖下。现在,这第5件显得越来越珍贵,因为前4件模子由于多次翻制已经走型,所有要收藏《思想者》的都只能指望这第5号模子。在得到罗丹博物馆的确认后,这件模子翻制了25件。在中国展出的是第6件。
当时《思想者》在上海展出的第三天,上海联洋土地发展公司就把它买下。按照罗丹博物馆指定的在全世界的统一价格,由这个模子翻制的1至10件是100万美元,11至19件为150万美元,20至25件是200万美元。联洋土地发展公司接受了这个价格,但同时要缴纳进口税、增值税等,所有税项加起来大约占藏品价格的30%。程欣东说,在国际通行的制度中,艺术品收藏都实行免税制度,这是为鼓励投资者投资公益事业。因为艺术品收藏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部分,不管它在所有权上归属于谁,它在大的概念上都是社会公物;在博物馆、美术馆组织的展览中如果需要它时,所有者有义务借出藏品,为社会服务。对比这种国际通行的艺术品收藏免税制度,30%的税款多少让收藏者感到是笔额外的支出,但最终他们还是买下,并且在上海浦东世纪公园旁边专门建了一个罗丹广场。《思想者》也因此成为一名“上海荣誉市民”。《思想者》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收藏,在美国有6件,日本有两件,俄国有3件,韩国也有1件,现在中国有了一件也是好事。
程欣东本意是做流动美术馆,《思想者》留在上海后,他又从日本收藏者处借来了该模子的第8件,到广州、长沙等地继续《思想者》的中国之行。
一年后,程欣东把达利的《带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带到上海,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展出,像《思想者》一样,上海人希望也能把她留在上海。当时有上海、成都的三家投资人,法兰西画廊对此作品的心理价位是50万美元,在成交价格上谈妥后,最后在高达30%的税款上僵住,到底谁应该来承担这笔税款双方没法达成一致。法兰西画廊方面按照通例,肯定不好承担,而买方也难堪重负,只好作罢。
2月,《带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到广州美术馆,与她在一起的是各国艺术家有关维纳斯的联想,做成图文资料同时展出。这些“联想”中有非洲工艺木雕中的维纳斯,有被接上手臂的维纳斯等等,所以展览的名字叫做“艺术中的维纳斯”。广州的白云高尔夫花园会所一听说此事就与美术馆联系,希望能在他们社区里展出。而广东美术馆这几年一直在艺术展览的方式上多有试探,它有一个大众美术教育中心,这个中心的责任之一就是与社会机构携手办展览,所以一拍即合。白云高尔夫花园会所负责这个展览的黄新发说,这样的展品对他们的会所有非常好的作用,当然也想她能留在这里,但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个20多万平方米的社区,这个雕塑的价格再加上那么高的税,还是难以接受。
《带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的广州之行结束后,还要到武汉、南京等地,收藏和税款的话题可能还会继续。
钟飙在“9·11”之后所作《维纳斯的诞生》
现代派艺术家对“米洛的维纳新”的重新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