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报道:“赫兹租车”有了中国字号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赫兹租车”在中国的店面(陶子摄)
特许经营引来租车“老大”
知情者说,赫兹品牌此次登陆中国应该算是故地重游。早在1994年,上海一家汽车租赁公司曾借用过赫兹品牌,可后来因效益不显著,大笔品牌费用支出压力过大,不久便告“夭折”。中汽安华与赫兹的合作事宜从1998年起开始商洽,1999年8月,中汽安华拿到了赫兹的品牌授权,美国赫兹(Hertz)公司与中汽安华(CNAA)签署协议,授权其在中国使用“赫兹”品牌租车业务的特许经营权,也就是说,大名鼎鼎的赫兹租车在中国也有了字号。
1月29日,中汽安华集团总裁李钢先生在赫兹中国开业典礼上致辞:“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宣布赫兹进入中国。赫兹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国际租车公司,是第一家在中国三个最大城市建立品牌租车的公司。”
2月7日,李钢先生以赫兹的历史开始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赫兹于1918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开始尝试租车业务,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拥有80多年经营历史,经营网点6100多个,全球营运车辆超过55万辆,业务遍及全球143个国家,赫兹公司在中国内地应该算是刚刚起步,中国内地是赫兹到达的第144个战略据点。
三联生活周刊:先问一个商业秘密,拿下赫兹这个著名的品牌的特许经营你们投入了多少?
李钢:这的确是一个秘密,拿下这个特许经营投入很高,因为其他人也看上了这个品牌,这是一个大品牌。随着中国加入WTO,我们的经济体制终于和国际接轨,而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汽车服务业也要与国际接轨。在这个领域,中国和世界的差距非常大。
赫兹是一个含金量非常高的世界品牌,是很大的一笔无形资产。为了拿下赫兹特许经营,我们先期支付了保证金,每年的营业额还要有一部分分成给它。具体数额有多少?不能说。总之,用大价钱买一个高起点是值得的,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不做亏本的投资。
三联生活周刊:赫兹在世界上是一个名牌,对特许经营有非常高的要求,它的授权有什么附加条件?
李钢:赫兹早就考核过我们公司,但特许经营的授权直到2001年10月才正式签约,因为它的授权是有前提条件的,它要求必须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大城市成立有租赁许可的注册公司。
租车在中国并不是新行业,但目前在中国,特别是在北京取得租车经营权非常困难。原因很简单,交通局为实现企业规模经营、规范发展,自去年下半年起对汽车租赁市场进行整顿。北京市交通局公布一项汽车租赁行业清查结果:北京市汽车租赁企业共有223家,拥有租赁汽车20165辆,达到汽车租赁资质标准的企业仅6家。庆幸的是赫兹进入北京得到了很大支持,从改善北京交通服务,提高国际大都市声誉的考虑,赫兹这块牌子就是一张通行证。
三联生活周刊:赫兹租车究竟和现在国内同行相比有哪些不一样?
李钢:赫兹是一个网络,这是与普通租赁公司最大的区别,目前我们的业务刚刚起步,我们的方向是以大城市为中心,逐渐形成网络,最终实现全国联网。赫兹的网络是全球化的,目前它在世界各地拥有6100个网点,我们在北京设有赫兹中国的预定中心,拨打免费服务电话,你随时可以预定赫兹在世界140多个国家的租车网点的车辆。
在网络的前提下,由于资产是统一的,租赫兹的车当然可以实现异地服务,前提是只要那里有赫兹门店。这个异地服务业务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现在就可以实现。
还有,赫兹在中国的租车门脸都是经过统一的CI设计,赫兹门脸和世界各地现有的和将来的店面具有相同的面孔,从用色、用材,到门把手、门前的台阶,都有固定的标准。与其说是设计,更像是固定素材的程式化组合。
除了形式上的统一,任何一个租车门店提供的都是标准化的星级服务。
三联生活周刊:赫兹在中国的客户定位是哪一类人群?目前客源如何?
李钢:考虑到现在中国内地汽车租赁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目前赫兹中国的客户定位暂时定位在外企和国际客户,今后也会发展国内会员,特别是金卡会员。这项业务也是赫兹的特色,有着“第一黄金俱乐部”的美称。一旦成为金卡会员,你就能够在22个国家640多个赫兹站点随时拿到需要的车。
现在中汽安华有国内会员200多人,300多辆车。车的事情比较容易解决,一些汽车经销商看中赫兹这个品牌想合作,奥迪、别克等都来谈过,这个方式是国际通行的惯例。还有一些租车公司也想与我们合作,想要加盟赫兹租车,但合作伙伴必须是有选择的,不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打出赫兹的字号,要看你能不能按照赫兹的标准做得像赫兹。现在,我们门店硬件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软件还有很大差距,比如一些外企公司需要租车,而且租车时间一般有2到3年,有时需要几十辆,最好还有会外语的司机,但我们目前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
三联生活周刊:人们认为赫兹选择这个时候进入市场,有中国入世的背景,有春节前租车需求的市场因素,是这样吗?
李钢:实事求是地说,现在可不是赫兹开业的良辰吉日。随着中国入世,目前国内轿车市场价格正处在非常不确定的时期,降价潮中,各种车辆都在不同程度地降价。因此我们不会在这个时候购买很多的车辆。目前,赫兹的字号是挂出去了,但在这一段时间将会低调,租车公司的规模也不会太大,用渐进的方式来扩大和健全租车的网络化服务体系,先把自己做得像赫兹,年内将国际赫兹运营模式向中国各主要城市授权经营。
前景是好的,外国公司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外国客户对租车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几年后,关税下降,配额取消,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个人信用制度健全,到那个时候,赫兹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机遇。因为,和别人比起来,赫兹是先来的。
赫兹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依靠的不仅仅是服务,还有先进的经营理念
有关汽车租赁的一些数字
美国赫兹国际租车公司(HertzCarRentalCorporation)是全球经营规模最大的美国汽车租赁企业,拥有80多年悠久历史和租车领域的丰富经验,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经营网点6100多个,在全球2000个机场设有服务处,全球营运车辆超过55万辆。
中国国内的机动车保有量为1400多万辆,但拥有驾驶执照的人却高达4000多万,这个数日还在源源不断地增长。北京现有地方牌照汽车120多万辆,持有机动车驾照人数已经超过250万人,并每年以10%速度递增。调查表明,目前,28%的广州人、19%的北京人、12%的上海人拥有驾驶执照。上百万有证无车的人群,成为刺激汽车租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美国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的统计表明,到2000年底为止,世界各国开办汽车租赁业的公司已经超过5000家,其营业收入达到近千亿美元,这家公司认为,目前世界汽车租赁市场发展势头正劲,预计到2001年底的规模可达到1100亿美元。汽车租赁业的增幅遥遥领先于其他服务行业。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汽车租赁公司拥有的汽车年增幅达到8%,超过同期国内汽车市场上年销售的增长速度。到2000年年底,租赁公司拥有的各类汽车达到450万辆。
赫兹进入中国有没有“路障”?
中国内地的汽车租赁业嫩得很,从1981年成立第一个租赁公司“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起至今虽然已有21年,但在前10年,全国也只是相继成立了十几家租赁公司。1993年以后,汽车租赁公司才多起来。赫兹是世界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成立于1918年,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老字号来中国,赫兹能否适应这里的江湖?
汽车租赁业目前在中国还属高风险产业,而经营风险源于中国国民信用体系缺乏,致使骗租骗车,拖欠租费的现象时有发生。有调查显示,有些租赁公司每年被骗车辆达3%,造成的损失超过其营业额的6%,一些小企业被骗率往往更高。国内外汽车租赁在管理的重点上有很大区别:国内公司的管理重点放在如何防范租车时的风险,所有手续和管理措施似乎都为了不让车被骗租而收不回来。国内没有个人信用体制,使租赁公司风险太大,因而要求客户将户口本、身份证全部押上。而国外汽车租赁管理的重心是在车辆调度上,是如何方便客户随时随地租车。因而到了中国,赫兹那一套管理体制暂时没有实施的基础,赫兹那一套还吃得开吗?
现行政策法规不利于汽车租赁。在交通管理方面,比如车主负责制,租车人违章,出租公司受罚。在税收方面,比如旧车交易税过重,也许是租车公司更新车辆的最大路障。在国际客户方面,国际驾照在国内还很不好使。在保险服务方面,保险费将会是很大一笔开支。在公路网络方面,一是中国尚未形成高速公路网,二是现有高速公路收费不合理……
消极的看法是,赫兹选择特许经营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多少有些保守,对市场的开拓作用有限。那么,赫兹为何不愿直接投资?有业内人士分析,在国内现有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下,赫兹若直接介入便要承担很大风险。在世界很多地方,赫兹每年购入数万辆新车,派送到世界各地的分公司,以保证租赁车辆的数量和品质,大批量购入也能降低成本。但若是直接在中国开分公司,高关税和配额使得这种做法失去了意义。目前国内对车辆上牌也有很大限制,北京、上海等地每年能发给汽车租赁公司的牌照数少得可怜。这样一来,赫兹的规模优势在中国也就无法派上用场,它也只好选择特许经营的方式,在中国内地这个正生长的市场上小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