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卢英雄出卖给“麦当劳大叔”

作者:王星

(文 / 王星)

高卢英雄出卖给“麦当劳大叔”0

法国演员德帕迪约扮演的阿斯泰里克斯

高卢英雄出卖给“麦当劳大叔”1

阿斯泰里克斯的卡通形象

阿斯泰里克斯到底有多大年纪?这是一个连文化法国人也很难回答的问题。从1959年诞生以来,他的长相几乎就没有变化过。而他在1959年时有多大呢?可以参考的线索有:他已经老到足以长出一把胡子,强壮到足够和罗马军队打架,聪明到每次都可以用计谋把海盗耍得团团转。《阿斯泰里克斯》的故事相比之下倒并不很复杂。阿斯泰里克斯和他的朋友欧拜力克斯(Obelix)在公元前50世纪某个迄今未知的年份里诞生于同一天,因为误掉进了一个大药缸而变成了两个体形迥异,但都具神奇力量的高卢英雄,从此开始了他们轰轰烈烈反抗罗马入侵者的冒险史。

阿斯泰里克斯与他的朋友们首次登场是43年前在法国漫画周刊《领航员》(Pilote)上,他们的创造者是瑞恩·戈西尼(RenGoscinny)与阿尔伯特·乌代佐(AlbertUderzo)。第一本以阿斯泰里克斯为主角的漫画《高卢人阿斯泰里克斯》(AsteixtheGaul)出版于1961年。从那以后,记述阿斯泰里克斯冒险史的漫画书已经超过了30种。迄今为止,阿斯泰里克斯的漫画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了近3亿册,被翻译成包括各种方言在内的近80种语言。

一些评论家曾经抱怨阿斯泰里克斯的活动范围太局限于法国,因为他在漫画里基本上就没有去过法国以外的地方。事实上,阿斯泰里克斯之于法国人的意义几乎相当于超人对美国人的意义。虽然《阿斯泰里克斯》最初只是一本儿童读物,但其中机智的文字游戏与各种狡猾的政治谋略很快为它吸引了一大批成人读者。很多法国人半真半假地把自己称作“阿斯泰里克斯的后代”。在这位英雄为捍卫自己的文化而进行的英勇抗争中,法国人相信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阿斯泰里克斯的影响甚至渗透进了法国政界。去年法国政府曾为法兰克国王、当年在法国大力推广了天主教的克劳维(Clovis)举行诞辰150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法国政界右派看来,克劳维就是法国的象征。这场纪念活动却惹怒了法国左派,因为他们心目中的法国代言人应该是韦坎盖托格兹:一位当年抵抗恺撒军队的高卢酋长。这两个象征除一文一武的区别外,还有一层潜在含意:因为对罗马的抵抗在时间上早于基督的诞生,所以把那位酋长奉作法国象征同时可以证明法国文化与天主教文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场辩论在旁观者看来未免过于琐碎,但法国人的确是认真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参加了克劳维的纪念活动,依夫·圣罗朗集团首脑比埃尔·贝尔盖(PierreBergé)随后便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指责政府的这种行为是在教廷支持下亵渎法国的政教分离原则。在无形中被夹在这两派火力中间的恰好就是在漫画中被认为继承了韦坎盖托格兹反抗事业的阿斯泰里克斯。阿斯泰里克斯似乎是韦坎盖托格兹一派的理想代言人。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法国左派与右派同时拒绝将阿斯泰里克斯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左派指责这部漫画充斥了太多的色情描写、人种偏见以及毫无理智的对外国的仇视,他们甚至把欧拜力克斯的口头禅“这些罗马人都疯了(IlssontfouscesRomans)”解释为是对法国国家前沿阵线党的暗中支持(令人费解的是,当阿斯泰里克斯刚问世的时候,公众倒是普遍认为漫画中高卢人对罗马入侵者的反抗暗示了法国抵抗运动对纳粹的反抗)。与此同时,《阿斯泰里克斯》中对政客的嘲弄也注定了它不会在右派那里赢得好感。但这些政治辩论并不会影响阿斯泰里克斯在普通法国人心目中的位置。今年2月在法国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有53%的法国人表示阿斯泰里克斯是他们最喜爱的卡通人物。

法国人对阿斯泰里克斯的热情可以从他们上电影院的情景中大致看出来。继1999年第一部真人扮演的阿斯泰里克斯电影《阿斯泰里克斯与欧拜力克斯对恺撒》(Asterix&ObelixcontreCaesar)成功以后,《阿斯泰里克斯2:克娄巴特拉行动》(Asterix:MissionCleopatre)又于今年1月30日开始在法国各地上映。这部电影耗资5000万欧元,是目前法国制作经费第二昂贵的电影;它还以62.9万欧元的票房纪录成为法国电影迄今为止在公映第一天票房销量排名第二的电影。在法国保持后一记录冠军位置的是2000年3月在法国公映的《的士速逮》(Taxi2),它的成绩是75.9万票房纪录。扮演以“酒桶肚子”为特征的欧拜力克斯的法国著名演员德帕迪约在拍第一部阿斯泰里克斯电影时曾表示:“虽然美国人也想尝试拍这部电影,但他们的文化中缺乏足够的人情味。”尽管“缺乏人情味”的好莱坞拍出的《泰坦尼克号》当年曾在法国创下票房纪录,但这并不妨碍法国人继续蔑视美国文化。第一部阿斯泰里克斯电影至今没有在美国上映,这或许只是个巧合。

然而,虽然处处小心,一心维护法国文化纯洁性的有洁癖人们现在真要遇上灭顶之灾了。今年1月底,恰好是在第二部阿斯泰里克斯电影公映前后,已经把自己的900多家连锁店铺满整个法国的麦当劳公司正式宣布:阿斯泰里克斯这个法国人心目中地位至高无上的高卢英雄将取代原来人们熟悉的“麦当劳大叔”,成为麦当劳产品在法国的代言人。

与这一变化相配合的自然还有新的麦当劳电视广告、新的宣传画以及一系列新的以“古高卢”命名的汉堡包。可以想象,麦当劳的这一举措在法国激起了相当大争议。对美式快餐的敌意正在四处蔓延。名为《迪拉玛》(Tirama)的法国文化杂志称:“恶毒的快餐巨人占领了不屈不挠的高卢。”虽然也有一派论调认为“麦当劳的形象改换正说明了法国式文化的胜利”,但如今这听起来未免有点自欺欺人。

在那些以本国的饮食文化为荣,希望保护法国建立在葡萄酒、奶酪、棍子面包以及豆子焖肉基础上光辉形象的法国人来说,麦当劳从来都是首当其冲的受攻击对象。麦当劳的各个连锁店也向来是各种反全球化活动的首选目标。去年就有一群抗议者在麦当劳的一家巴黎分店里投掷了臭气弹,而法国农民若思·博韦1999年对法国南部一家麦当劳连锁店的破坏更是尽人皆知。具讽刺意味的是,同样留着大胡子的博韦看起来还真有几分像阿斯泰里克斯。麦当劳在法国地区的市场经理(GrgoireChampetier)表示麦当劳此次更换形象与博韦事件并没有直接联系,不过他也承认这一策略是麦当劳希望削弱自己的美国色彩的努力的一部分:“阿斯泰里克斯将帮助麦当劳融入法国文化。”事实上,这并不是麦当劳在博韦事件后第一次试图改变自己的形象。在三年前麦当劳就已经开始大力“推销”它在法国的新广告语:“生于美国,产于法国(BornintheUnitedStates,MadeinFrance)。”

几乎所有的法国人都知道阿斯泰里克斯的名言是:“整个高卢都被罗马人占领了。整个吗?不!由一群不可征服的高卢人组成的这个小村庄将永远抗击入侵者。”现在法国人的后代将有可能比他们的父母更熟悉这句名言,只不过他们的学习途径将更多地来自麦当劳。

(本文图片由路透/Reuters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