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7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吴迪生 周志成 凌非 银川 刘志中)

读者来信(171)0

“很明显,我们的全运战略和奥运战略是和国际商业体育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统,要把这样的系统变成商业行为,需要时间和耐性,而系统转型造成的损耗是不得不负担的成本。”

北京 吴迪生

玩游戏的时候不许咳嗽

现年38岁的英国人查尔斯·英格拉姆在11月22日被英国警方逮捕进入班房,他被怀疑通过作弊而获得电视智力测验大奖。

事件经过是:查尔斯·英格拉姆今年9月在英国ITV电视台的“谁将成为百万富翁”的智力竞赛节目中,正确回答了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从而得到100万英镑的最高奖。但在获奖后就有人举报,观众席中有人以咳嗽作为暗号,向他提示正确答案,警方经过调查后将其逮捕,并同时逮捕了在竞赛现场直播时坐在观众席上的他的妻子戴安娜·英格拉姆和一个名叫惠托克的大学讲师。惠托克承认他曾经咳嗽过,但否认作弊,他说:“我确实咳嗽过,但现场其他人也咳嗽过。”ITV发言人说,由于有人指控作弊,他们还没有将奖金交付给英格拉姆。一旦英格拉姆罪名成立,他不但拿不到奖金,还要受到惩罚。

中国电视智力竞赛节目的头奖目前仅万元左右,无法与人家的100万英镑齐肩。不过相对中国人均年收入的数目,1万元人民币仍算是笔大钱。我们经常可从荧屏上见到这样的情景:电视主持人在台上报智力竞赛题,台下参赛选手的亲友又是喊叫又是比划,而喊叫和比划的目标无疑是台上的奖品。此时如果有人站出来指出这是作弊行为,进而要求司法介入,很可能会被人视作脑子里有水。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看来,智力竞赛节目就是玩玩,不必像英国人那样把有趣硬弄成个没趣。英格拉姆要是了解了中国的国情,很可能会来中国参加电视智力竞赛节目。因为在中国,以咳嗽作为暗号提示正确答案是不会有人跟你较真的——不就是玩玩吗?只要你开心我开心就行!

合肥 周志成

闯关悍将

有一个电影,主角过了5关可以得百万美元,有一个游戏,过了三关以后有美女相伴。相比之下,河北唐山农民的过关挑战令他们的表演黯然无光。丰润县大令公庄在1994年村委会选举中,百余名村民因为没投上级指定候选人的票,结果就惹来了不虞之祸;选举之后有数十人遭到毒打,伤残者有之,并且有多人遭到非法拘禁。于是,村民开始向地方各级部门反映问题20多次,没有结果,反而遭到变本加厉的打击报复。向地方各级部门反映问题,第一关“闯关”失败。

但村民们没有气馁,1999年底,在新华社记者帮助下,情况呈递到中央领导手中。多位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第二关“闯关”成功!

于是河北省于去年2月24日,成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和执法部门组成的省委调查组,赶赴大令公庄村,将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第三关也“闯关”成功!

紧接着唐山市委也成立了工作组,丰润县委、县政府、当地镇政府也成立了配合市委工作组的工作组。第四关,据唐山市委、丰润县有关负责同志说已经“闯关”成功,但群众却觉得不太成功:因为虽然唐山市、丰润县的有关负责同志都表示,“省里交办的问题已彻底解决,对省里重点督办的杨金明案也作了严肃处理”,但打人凶手村治保主任杨金明不仅依然逍遥法外,而且还升为了村党总支书记。镇里对省委工作组尽快处理杨金明问题的要求近一年没有结果,等到杨金明升了村支书之后才给予他党内警告处分。

因此,第四关是否闯关成功还得存疑。

第五关。省委调查组对杨金明涉嫌非法拘禁殴打村民的案件明确要求依法依纪严肃处理。丰润县公安局、检察院两家最初一致认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案件很快侦查终结,县检察院随即向丰润县法院提起公诉。然而,省委调查组一走,案件便“悬”了起来,先是有人在案件的关键证据“司法鉴定”上做文章,司法鉴定部门出具了对打人凶手有利的鉴定结果,后来,有关部门干脆“依法”以过了“法律追诉时效”为由,对案件作了撤案处理,让村民们上告无门,欲哭无泪。第五关“闯关”彻底失败。

案件还没到法院,“闯关”还没闯到法院,就打不成官司了,真叫人觉得“寒气逼人”。今年10月底,新华社记者又做了回访,农民开始六度闯关。

江西 凌非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以前看过一个调查,说死刑犯无论怎样穷凶极恶,临刑前绝大部分都会有一些很怂的表现,在我想,“生命诚可贵”不应该是革命烈士的口号,而应该是社会学家的调查报告。最近看的两个报道就验证了这个观点。

一则报道说,宁夏吴忠市副市长王明忠率领吴忠市所辖县市有关部门领导,分乘9辆轿车下乡过桥时,迎面遇上新堡中学13岁女学生王萍,桥面很窄,王萍准备躲避车队时,不慎连人带车一起掉到渠中,乘车的领导加上司机30余壮汉在岸上观望,看着女童消失水中。王市长对自己没有下水救人的解释是:“当时水很深、很凉,自己又不会游泳,下去救人也可能会被淹死!”

另一则报道说的是成都文家乡大石桥村土龙公路发生的一起车祸,一大货车违章横着撞上该村一幼儿园接送学生的面包车,面包车上一些人飞出车外,结果身怀六甲的何老师浑身出血当场死亡,但她双臂紧紧搂着的两个小孩仅仅擦伤。

人在面临死亡时的本能选择是三十多比一,按领导干部们的惯常说法就该这样解释:“领导干部也是人嘛。”

银川 李文秀

短评

再也不敢了

上餐馆吃饭,碰到粗声恶气、装扮不整、指甲藏泥的服务员,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饭菜质量不说,花钱吃顿饭像是去要饭的。饭没吃饱倒是气饱了。我不由地想起我在美国的日子。

兄弟不才,两年前撞上大运,有机会到美国混了个学位。在美国这两年,上课的时间还没有在餐馆的时间长。我可不是天天上餐馆吃饭,我是去当服务员。没办法,交了学费就身无分文了,不打工只能喝风留学。

出国前我妈老说我懒得抽筋,是个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儿。但到餐厅不到一个星期,已经成长为一个制服笔挺、满脸堆笑、服务周到的great waiter(很棒的服务员)。我总结我神速进步的经验,就一条:小费。从客人进门热情洋溢地打招呼,点餐上菜,跑前跑后,直到最后帮客人打包,点头哈腰地送出门。真个是对客人比对亲人还亲。客人一走,瞧一眼小费,给得多,再接再厉;给少了,肯定是刚才没服务好。我喷香水的习惯就是在美国当餐馆服务员的时候养成的。您想,满身臭汗熏着客人,还想拿小费?

想起在国内那会儿,有一次招待一个从日本回国的朋友吃饭,服务员的脸色实在难看。饭后,我那朋友对服务员一躬到地:对不起,我们吃饭来得不是时候,让您服务给您添了很大麻烦,万分抱歉,下次再也不敢了。服务员翻了翻白眼,宽容地把我们给轰出了餐馆。

我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评价服务质量的主体没有弄清楚。在中国,餐馆老板是评价服务质量的主体。他给服务员发一个固定的薪水,服务员对服务质量根本不在乎,服务员又不是为老板直接服务。他/她只在乎别让老板瞧见就行。反正混到下班,就拿工资。老板也不可能一直盯着。他/她干吗要全心全意?

也许有人认为吃饭给小费会增加消费支出。其实美国餐馆老板因为不必付给服务员正常的薪水,他在制定菜价时候就会把这部分成本除去。菜价自然就下来了。其实等于是客人给服务员直接发工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服务员给客人服务,客人给小费是对服务员劳动的尊重。数目多少由客人视服务质量自定,客人给得也心甘情愿。中国服务业质量一直是老大难,“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可说到上政府部门去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许多人的经历。我在美国买车上车管所(DMV)上牌子,办完事刚两天,车管所就给我寄来一封服务质量反馈意见表。除了对整个车管所服务质量的打分栏,上面竟有那天为我服务的办事员的编号,我可以完全针对她个人的服务质量给予评价。美国一个政府的公务员是否称职,拿什么样的待遇,甚至是否应该得到提升,依据的是年底被服务者给予的服务质量意见总评的结果,而不是他/她是否忠于民主党或共和党,或和某领导的关系如何。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绝政府部门运作的不正之风,最终的得益者是老百姓。

北京 刘志中

(本栏编辑:吴晓东E-mail:[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 生活圆桌(171)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