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魔法开始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于)

让魔法开始吧0

哈里·波特来了!魔法开始了!(路透/Reuters)  

让魔法开始吧1

2001年11月16日开始在美国放映,在3672家剧院的8200多张银幕上放映,头三天的票房收入为9350万美元。这些票房史上的新纪录属于哈利·波特。他应该改名字叫哈利·摇钱树·波特了

三步曲史诗片《指环王》圣诞节将要上映,为了不被对方抢了先机,华纳先走一步,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结果,《哈利·波特与魔法师的宝石》成绩之骄人,恐怕都出乎华纳意料。看来,华纳很可能在激励下把哈利·波特拍成“七部曲”的连续片。《哈利·波特与魔法师的宝石》实际上有两个版本,英国版本的名称与原著一样是《哈利·波特与点金石》,美国版本跟哈利·波特排在一起的是魔法师的宝石。所以凡是提到“宝石”二字的场面统统排了两边。狂热的爱好者如果想同时占有这两个版本,只能等2002年出DVD了。

哈利·波特是个孤儿,跟姨妈一家在一起生活,他住在楼梯间的柜厨里,受尽欺负。在他要过11岁生日时,不对劲的事情发生:很多猫头鹰叼着给他的信找他,都被姨夫销毁了。后来谜团解开,他的父母原来是一对有名的巫师,现在魔法学校的人来接这个在他们的世界里鼎鼎大名的孩子去上学。电影借助原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做足了特技效果,观众会相信那些扫帚真的能带着人飞起来,也许会情不自禁跨在自己家的扫帚上试一试。

自从关于哈利·波特的第一本书出版后,其创作者罗琳女士一改窘迫的生活而成为百万富翁,正是千万个哈利·波特迷造就了她今日的财富。由此可见小说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哈利·波特的中文版发行之时并没有引起人们预期中的轰动,也许这些巫师、魔法之类的东西离中国人还很远,不能让人们感兴趣。其实,如果做一个类比的话,我们也许能理解西方人为什么那么喜爱罗琳女士的书。哈利·波特系列有点像中国的武侠小说,只不过他练的是“妖术”,我们练的是武术。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哈利·波特跟同学们在上飞行课时,为了打抱不平,不经老师教授,自行飞上了天,而且技术之熟练、姿态之优美令老师惊讶。他这种关键时刻忽然如悟道一般掌握本事的经历,张无忌、郭靖等等都有过。

当哈利遇到考里

J.K.罗琳女士在《哈利·波特与魔法师的宝石》中描述了哈利·波特的长相,他“有一张消瘦的脸、膝盖骨突出的膝盖、乌黑的头发和一对翠绿的眼睛”,他的圆框眼镜用很多透明胶带粘着,额头上还有一道闪电一样的淡淡的疤痕。1989年出生的丹尼尔·莱德克利夫很幸运地扮演了11岁的哈利·波特。不近视的丹尼尔戴上眼镜后确实非常像书中描写的、更像人们想象中的哈利·波特。他能入选,得益于罗琳女士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操——她坚持三个最主要的小角色必须由英国人扮演,否则免谈改编之事。华纳公司接受了她的条件。在阅人无数之后,导演克里斯·哥伦布一眼看中了丹尼尔。丹尼尔对表演并不陌生,实际上他参加了BBC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大卫·科波菲尔》。扮演哈利·波特几乎是所有同年龄小男孩的梦想,只有丹尼尔·莱德克利夫梦想成真。

考里·帕德诺斯是名影评人,虽然他今年只有12岁,但在评论影片上颇为老到,6年前他就开始了这项工作。由于考里的额头上也有一道疤痕,所以他自己感觉仿佛与哈利之间有了特别的亲近,也就比别人更多了一份期待。他给了《哈利·波特与魔法师的宝石》5分,如果5分是满分的话。影片超过了他的期望,他觉得拍这部电影的人肯定了解巫师到底是怎么样的。他夸了一圈别的演员之后,说惟一让他不满意的就是丹尼尔·莱德克利夫的表演。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他的表演太没有表情了……当然他做得不错,可我更想看到他抓住哈利的实质——一个与世隔绝的男孩突然变成了令人惊异的天才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