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XP的感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剑宇 纪江玮 甄芳洁)

XP来了!

11月9日,Windows XP中文版在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一个有5000多名观众参加的发布仪式。Windows XP英文版先期于10月25发布。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群耀对本刊记者解说了Windows XP的由来。

“25年前,微软提出一个远景:让每个办公桌上都有一台PC,这个远景目前基本上达到了。然后微软又提出一个远景,就是通过优秀的软件,把合适的信息,通过合适的设备,在合适的时间送给合适的人。达到这样一个现实,就是.NET。

“.NET出现的一个基本点是互联网的出现,它给人们带来了一场新的信息革命。互联网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网络标准的出现,不同地区的电脑有一个联通的技术标准;通过接入,全世界的电脑联成一个网络。然后网络上有了内容等等。但是互联网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下一步是如何充分地发掘互联网的潜能,促成一个大产业,走进一个正向的循环?

公司报道:XP的感受0

高群耀能在Windows XP的“平台”上让微软在中国更上一个台阶吗? 

公司报道:XP的感受1 

10月25日,Windows XP发行后,微软在纳斯达克的股票随即上涨,盖茨在微笑(路透/Reuters)  

“这时微软看出一个远景,它超越了浏览内容的概念,提出了应用和服务。如果有这么一种互联网应用,会不会有钱赚?会不会有人来付钱?

“.NET里有很多很关键的因素:一是XML标准语言,这是业界可以自己交流的基础;二是自然界面;三是智能设备。

“微软认为将来宽带网会取代现在各种各样的网络,有更多功能被数字化;各种家用电器会成为互联网的终端,比如我们的手机、PDA、冰箱——就是所谓信息产品家电化、家电产品信息化;最后就是无线技术在发展,永远在线。这三个方面都实现,就是.NET成为可能。

“我们再看Windows XP,它很重要的就是强调体验,它使得PC机不但是为你做什么,还强调你做这件事情后面的感受。它跟.NET有什么关系呢?对家庭用户来说,它是计算的革命,使PC成为家里的娱乐中心,娱乐里包括数字图像、音乐、互联网,使不同年龄的人都能享受这种XP。比如说你有一台数字相机,Windows XP与12000多种外设设备兼容,你不用再有什么安装程序,只要连PC,就出现一个向导,它会告诉你‘你有一个相机连上来了,有一张照片出来了,你要把它放进来还是删除呢?’放进来又会自动问你,‘放音乐在上面好不好?’

“软件到这个份上,人们通过智能设备进行交流,PC成为交流的核心,大家很容易有全新的感受,而这个感受就是智能设备——.NET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使PC发挥的作用得以往前延伸。

“我们在做一个统一消息平台,把各种形式的消息同时放到这个平台上面。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回家的路上车子坏了,于是打电话给妈妈,而妈妈正在跟老板开会,所以她的手机就转到计算机上。计算机是有选择的,如果是牙医打电话来,就算了;如果是儿子来电话,就接进来。这个声音进来后自动变成文字,出现在屏幕上。妈妈此时不能说话,顺便把这个消息发给老公。老公正在开车,拿起手机,文字又变成了声音,他知道了孩子的消息。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这样的结构里,我们说PC有更美好的明天。

“另一个部分是XML语言,在中国有5万多个程序员将很快拿到基于XML语言的开发工具,从而使他们在.NET里对应用的开发成为可能。我们说的各种利用智能设备提供的网络服务,是很多人开发出来的,是大家都挣钱的应用。比如说HailStorm里的日历,你的出差日程写给了航空公司,到时候票就送来了。在这个宽广的前景里,微软给自己的角色定义是什么?微软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写软件,它的成功之道也就是非常专注,.NET就是提出了这个远景:微软提供一个平台,推进开发的语言标准,提供开发工具。我们相信Windows XP的出现是数字时代来临的标志,今后十年是数字化的十年,是软件和服务急剧发展的十年。里面充满了商机,而软件和服务是灵魂。”

市场终结者?

Windows XP拥有微软的即时信息、图片与影像编辑功能,可以处理CD的媒体播放器、防火墙保护,将Windows与互联网连接得更紧密。微软对此关注多年,对用户也大为方便,它的好处是无可置疑的。但对微软的敌人来说,XP的上市是另外一种象征——它的商业模型的基础是Windows。很多人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同微软斗争了多年:Sun的Java编程语言一直是打破Windows垄断的重要力量;吉姆·克拉克和马克·安德森一起创造了网景Netscap,在浏览器市场与微软的IE作战。Novell的CEO爱瑞克·施密特则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想着如何躲开微软。

XP的上市加深了这些公司的绝望之感。微软将网络浏览器捆绑在Windows上引发了反垄断诉讼,但诉讼却以一种类似于妥协的方式暂告一段落,有评论家认为是美国司法部举起了白旗。而微软则因此变得前所未有地强大,XP如期而至,依然捆绑着针对竞争对手的服务和产品。那些在20世纪90年代与微软作战的公司,核心信念并没有改变,但阵营却松动了。

回头来看微软那些宿敌,你首先发现的是,有兴趣再谈论微软的人如此之少。比如盖里·里贝克,他以前是“硅谷事务所”的律师,后来留在网景公司试图让司法部启动对微软的调查。《连线》杂志曾把他称为是“比尔·盖茨最恐怖的噩梦”。20世纪90年代后期,里贝克似乎对微软着了迷。今天他说:“我的脑子现在不在那里了。”他最近创立了一家Voxeo公司,他说他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这家公司上了。

这些年来,Novell的市场份额受到微软大规模蚕食。Novell最早发明了商业用途PC网络的概念,但是自90年代中期,微软推出Windows NT以后,Novell眼看它的核心业务萎缩到所剩无几。爱瑞克·施密特以前是Sun的首席科学家,他1997年进入Novell,试图给Novell带来转机。他以前总是很喜欢与微软论战,现在是大获成功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的CEO。谈起过去与微软的论战,他说那已证明“对健康不好”。

还有很多宿敌现在变成了微软的盟友,前网景的一伙人在其中尤为突出。吉姆·克拉克的数字摄影公司Shutterfly与微软结成联盟,该公司因此可以排在XP 在线照片冲印文件夹的前排。马克·安德森与网景的前经理本·霍洛维茨共同经营着Loudcloud公司从事网络管理外包业务,微软是它最大的客户之一。网景以前的市场领袖迈克·豪默尔最近新开了一家公司Kontiki,制造加速网上音频和视频速度的软件。“我是他们最好的和最具支持性的第三方开发者。”豪默尔丝毫不对成为微软的盟友感到歉疚,“这真的是惟一聪明的事。和他们竞争真的是糟糕的商业决策。”

现今微软更坦率的盟友是Gateway。电脑制造商,如惠普、康柏、戴尔和Gateway当然极度依赖微软,微软的软件运行着他们的电脑,它们期望新版Windows XP可以复苏萎靡的PC销售。但是这些年来康柏、戴尔与微软有特别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为他们赢得了优惠的待遇和价格。而Gateway与微软的关系一直摇摇晃晃,Gateway甚至在针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中提供了一些最有力的证据。但是它最近却也陷入与微软关系的沉醉之中,因为它别无选择。近一个季度它亏损了5亿美元,股票在今年下跌了69%,它无力再和微软的纠缠。

公司报道:XP的感受2  

10月24日,一位男士在纽约的CompUSA商店购买了数份Windows XP,成为Windows XP的第一位顾客(路透/Reuters)  

“我是世界上最大的愤世嫉俗者,在电脑行业里已呆了9年,我看得多了。”Gateway市场部的副总裁迈克·赖特说,“我对微软的改进印象深刻。Gateway 一直为促使微软为PC厂商提供无图标的屏幕桌面,以便PC整机制造者有机会放进自己或其他的商标。”现在Windows XP 就给了这个授权。赖特说,Gateway编写介绍电脑各种功能程序的时候,把程序中的placements卖给微软的竞争者,如AOL 和RealNetworks,微软并不阻止。“以前的微软会插手控制的。”赖特说。

微软已经成为一艘庞大的超级母舰,但竞争还在继续:Windows XP里有新的文件转换功能,正与硅谷著名的赛盟铁克公司的PC Anywhere竞争;XP有微软网络MSN和微软即时信息服务,竞争对手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改进后的Media Player媒体播放器,则在与RealNetworks 的RealPlayer争夺市场份额。

AOL的发言人吉姆·惠特尼说,微软MSN“的确增加了新用户,但我们在过去12个月里增加了700万。我们现有3100万成员。我们的用户平均上网时间是65分钟,相比之下到MSN的是11分钟。”RealNetworks的数字媒体播放器拥有1/4的市场份额(与微软一样),他们似乎同样不为之所动。“尽管微软捆绑其媒体播放器已有多年,我们却一直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内容、以及前沿的服务。”消费者产品部的总经理史帝夫·本菲尔德说。

目前的适时短信(Instant message)市场市场是:美国在线有两个网络及时短信系统——AOL短信和ICQ,根据IDC的统计,到2000年底,美国在线占据了这个市场77%的市场份额,雅虎的“雅虎通”则只有8%,微软的MSN Messenger占14%。

XP让声音和图像的传输更加方便,微软让所有的XP用户在进入操作系统之后,就像玩起了一个适时短信警报游戏——股票信息、拍卖最新报价……等等,直到你被牵入一个没有尽头的世界不能自拔。而真正的战争不仅是在消费者的桌面,更重要的发生在办公室里。除了一些纯文字短信之外,适时共享文件、远程会议等是更大的市场。IDC的专家罗伯特·马哈瓦德预计短信市场在未来4年将每年增长104%,即时短信用户将从2000年的1.32亿增长到2005年的3亿;而商业用户则会增加35倍,从2000年的650万增加到2.29亿。微软已经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Groove Networks公司里投资了5100万美元,为它的适时短信软件的商业用途作开发。

赛盟铁克的前CEO高登·尤邦克斯在微软垄断诉讼案中作证的基本立场是:微软有权在Windows上捆绑任何东西,其他的公司必须视之为软件工业的一部分,而想办法应付。至今这还是赛盟铁克的立场,公司的一位副总裁说:“当然,我们可以玩法律游戏。但我们不相信这能帮助我们打赢今天的竞争。”他承认,自从市场听到XP的消息后,PC Anywhere的销售失去了5到10个百分点。“当然我们更希望微软不要做这样的事情,但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他说,“我们希望,人们一旦发现微软的产品与我们的区别,销售可以回升。”

依然对微软以牙还牙的公司是Intertrust,它是电子版权保护领域内的先驱。Napster寿终正寝后,因为传媒公司希望把电子内容放到网上,而又不损失版税,所以电子版权管理越来越重要。微软希望独家拥有Intertrust的产品能改进其媒体播放器的技术,但Intertrust拒绝了微软的要求,它保留它的授权自由。负责Intertrust专利事务的经理爱德·费希说,他并不急于接纳这家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如果网景能拥有我们的系列专利,他们会坚持住”。

第二家对自己在Windows XP中所受待遇不安的公司是柯达。多年以来,柯达一直与微软共同改进电子摄影技术,共同创造照相机与电脑相连的统一标准。但这两家公司也在竞争,柯达在支持着AOL的“我的图片”功能,它的对手富士公司支持着微软的MSN,最近柯达又与微软在数字相机软件市场上竞争。2000年年末,Windows XP较早版本开始出现的时候,柯达发现微软明显把它更多地看作是对手,用户接入数字相机后,出现的只有预装的微软照片软件。微软的软件让柯达用户远离了柯达的软件,投入了微软的怀抱。后来柯达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华尔街日报》后,微软才决定为用户提供软件。

微软表示将把它的Scanner and Camera Wizard作为微软单独的产品放置在对话框里,而不像过去作为默认功能或者程序的一部分。微软的发言人说,“我们同柯达一起工作,我们认为这些变化是好的。”他说微软还将增加新的操作系统的消费者选择,“我们希望XP能够让第三方有建立商务的机会。”柯达的一个发言人说:“我们认为微软在它的操作系统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他们设置了一个对话箱框,消费者可以从中找到他们可用的软件,我们非常欢迎这些可喜的变化。”

在Windows XP发布前,依然有第二个问题悬而未决。电脑用户希望打印电子胶片时,Windows XP提供3种选择,富士和吉姆·克拉克的Shutterfly已占有两席,柯达希望拥有最后一个位置。柯达的安东尼·桑乔说,微软希望所有通过其系统冲印的照片都能打折,柯达则希望有数量上的限制。“也许微软认为我们该走开,但这不会发生。”桑乔说。最后在发布会前夜,柯达得到了第三个位置。

来自纽约州的美国参议员查尔斯·舒梅尔曾经站在柯达的立场上干预此事。他在2001年7月给微软总裁史蒂夫·鲍尔默写信,要求推迟Windows XP的发行,除非让它的竞争对手能够在这个系统下提供不同的软件,他还鼓励司法部探讨禁止XP发行的可能性。他对微软和柯达达成的协议表示高兴,“这是实现公平竞争的第一步”。参议院司法委员会有计划在今年召开一个听证会,讨论微软是否运用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来影响其他领域的竞争比如数码摄像等。

微软有可能把自己挤入所有的行业,从银行到经纪公司到汽车公司,并从中赚钱,这一前景一直令很多大公司担忧。在最新版的Windows中,有一项功能加剧了这种担忧:Passport的“护照”功能(尽管Windows XP的用户并不是必须选择Passport)。

据微软描述,Passport的本意是为了在互联网时代提供类似于电话簿似的识别以方便用户。用户可以在获取Passport时提供他的电子邮件,也可以选择在地址簿中插入密码和其他信息,如信用卡号,然后无需再次输入这些信息,就可以进行网上交易。微软相信,Passport非常方便,用户每次进入一个受保护的站点,或是在网上使用其他专业服务时都会想到它。

有公司害怕这一点:自己的客户使用Passport在网络浏览购物的时候,微软在后面虎视眈眈。通用汽车公司说,它认为微软的Passport有些过头,它该回头了。它要求微软的Passport完全共享,而通用汽车则希望加入由Sun发起,共有30多名成员的自由联盟Liberty Alliance正在推广这一看法。“如果通用汽车公司希望提供类似护照的服务,应该得到允许。它应该能与现有的所有服务共同使用。”通用汽车公司高级技术官员托尼·斯科特说:“我们认为护照模式最终不会成功。我们认为消费者不会想把他们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把个人最机密的信息完全输入Passport。”微软最近几个月一直在说,它会把护照技术授权给所有需要的人,谈论它的系统与所有鉴定系统相互配合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引入第三方审计“护照”收集的消费者数据。而最近发生的Passport 被“攻入”事件则使这种趋势更加迫切。

Apache软件基金会的发起人之一马克·施莱可发明了一种窃取微软个人Passport、信用卡号和各种信息的方法,仅仅是通过窃取顾客的Hotmail信息。2001年10月底施莱可进行了一次演示,他给《连线》杂志发去了一封看似平常其实精心准备的电子邮件,在对方用微软的Hotmail系统看过这封信一会,施莱可就打过电话说出了邮箱主人的信用卡号和其他相关信息。Passport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了2亿人次。

在一封给施莱可的电子邮件里,微软负责Passport安全和辨认事务的克里斯·皮特森说,这个服务将会暂时中止,直到公司增加新的安全措施,确保类似的行为不会探刺到我们用户的信用卡信息。

微软.NET服务平台的副总裁克里斯托弗·培尼说,公司已经针对Slemko使用的三个“窃听器”作出了修补措施,公司还修改了软件的时间,这样Passport主人在必须时需要重新输入他们的Passport,培尼说200万用户已经更新这些新措施。

微软所做的一切当然是为了推广更多的软件。比起它在银行的数十亿美元,比起它的技术威力(微软在本财年研发上的投入有50亿美元),比起它雄心勃勃的文化,微软拥有操作系统这一原始的权利让所有人害怕。由于这一点,与微软化敌为友的Laplink公司CEO马克·爱普利坦率地说:“微软是大海,我们都是海里游泳的鱼。”

Adobe的CEO布鲁斯·奇岑评论说:“他们是我每天早上想到的对手。”Adobe 的Photoshop是电脑成像和照片处理方面的权威程序。不过事实是,微软没有把它装入XP。“如果他们看上了Photoshop,想把我们赶出市场,他们能做吗?”奇岑问,“他们能。也许很艰苦,也许很费时间。但是他们能。”然后他补充说,“所以我很高兴他们的兴趣在别的地方。”

公司报道:XP的感受3

微软显然已成为一艘超级航母,盟友也在不断增加(路透/Reuters) 柯达微软发布会windows系统软件pas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