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6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际春 周培公 月光 艾为岱 晓新)

读者来信(161)0

世贸中心的废墟依然冒着灰烟,空气中交织着报复的仇恨和犯罪的快感。大部分人无法理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快乐和恐怖分子的行为,至于所谓的文明世界为什么会对潜在的巨大危险视而不见,将是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反思的主题。

北京 张际春

那个离任的家伙是个预言家

北京 周培公

大家都在议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看一看离任总统克林顿的离职演讲,我们知道,那个家伙简直就像一个巫婆一样具有预言能力。他曾经这样评论全球化的后果:“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为了美国的安全与繁荣,我们应继续融入世界。在这个特别的历史时刻,更多的美国人民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我们的盟国更加强大。全世界人民期望美国成为和平与繁荣、自由与安全的力量。全球经济给予美国民众以及全世界人民更多的机会去工作、生活,更体面地养活家庭。但是,这种世界融合的趋势一方面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但同时使得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更容易遭致破坏性力量、恐怖主义、有组织的犯罪、贩毒活动、致命性武器和疾病传播的威胁。尽管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但它没能缩小处于全球经济繁荣中的我们同数十亿处于死亡边缘的人们之间的距离。要解决世界贫富两极分化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实际行动。贫穷有可能被我们的漠不关心激化而成为火药桶。”

不是吗?当世贸中心真的变成火药桶以后,美国的行为和克林顿的语言如出一辙。“托马斯·杰斐逊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告诫我们结盟的危害。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美国不能,也不可能使自己脱离这个世界。如果我们想把我们共有的价值观赋予这个世界,我们必须共同承担起这个责任。”

拉登刺秦

河北 高尖里

中国古时候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叫“荆轲刺秦王”,如今被影视剧这样改编那样改编,赋予这样那样的涵义。其实用现代的观点看,这是一次很无奈的恐怖行动,结果也没有获得成功,但“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倒成为一首慷慨就义的千古绝唱。这一次对美国的袭击者,很明显不是一两个人,而且也不是普通的武装分子,而是技术相当不错的飞行员。据专家分析,这样的飞行员,不是一两年能够培养出来的,那么他们的仇恨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这是很耐人寻味的。他们比中国历史上的荆轲幸运,荆轲无论成功与否,都无法改变秦国统一神州结束分封的历史趋势,而现代的袭击者却会使美国在世界上的狂傲气焰受到打击。当然,美国会进行报复,但那仅仅只是报复,当风暴过去尘埃落定之时,美国人会进行反思,他们对世界的错误理解和霸道的外交政策给他们的人民带来了灾难。美国毕竟是现代文明的领先者,毕竟是一个民主的国家。

以信仰的名义

北京 月光

19世纪,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在所著《信仰的力量》里描述了法国宗教史上天主教派对基督教新教胡格诺派的大屠杀,从文字里很容易看出作者的立场倾向。然而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其中某些细节:“人们可能会以为,在遭受了这么多年的残酷迫害后,他们(指新教徒)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谴责和仇恨。但事实刚好相反,他们的心中充满的只是爱”——这段话出现在第四章。然而在第五章里,讲到新教牧师们“要代表上帝对迫害上帝子民的人进行复仇”,他们抓住了残暴的谢拉主教,谢拉请求饶恕,然而新教首领塞吉耶说:“不,你怎么对待别人,我们就怎么对待你!”接着,“他打了第一下,其他的人都跟着痛打他……就这样一下接一下,总共打了52下,其中可能有一半的打击是致命性的。在他们脚下,这个可憎的谢拉终于倒在了血泊之中。”

总是如此——以信仰的名义,以自由的名义,以正义的名义,以神明的名义……就像那些相信自己“代表上帝”的牧师一样,人们自认为和真理站在一起——纳粹屠杀犹太人是为了人类的进化,日本侵略中国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或者那些要建立一个真主世界的伊斯兰狂热分子,或者美元上的这句话:In God We Trust。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人类幸福……永远是掩盖谎言和血腥最美丽的面纱。

“一百年的痛苦,对那些宣称第一百零一年建立新城邦的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加缪语)。在那样的时候,人人生而平等,是多么光亮又多么晦暗的一句话!此时此刻,隔了千山万水看纽约的人间地狱,哭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仍会有不同肤色和民族的人们坚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丈量他人生命的长度,并因此面临最后的审判。长久累积的智慧文明足够人类探索太空或克隆基因,却无法遏制彼此间的仇恨和杀戮。只有当精神不再作为支撑,才可能是自由的翅膀。

良心的勇气和道德风险

北京 艾为岱

在这个时刻批评美国政府需要良心上的勇气。但如果不反思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而只谈报复和防卫措施的话,花100000亿美元也无法解决问题。与兔子急了可以咬人的世界相比,一个强权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必付出代价的世界更加可怕。如果这个世界能够因为“9·11”而有所改变的话,这些人才死得有一点价值——而这一切完全取决于美国政府的做法:是真的采取措施解决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以及打击恐怖主义,还是仅仅为了让美国人心里好受一点?

短评

偏执狂才能生存

北京 晓新

在9月11日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中,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世贸的那两座大楼和在那里丧生的人身上,尤其是美国之外的国家。我想,这里有很多原因,比如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几栋楼全部倒塌,死亡人数众多等。然而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在这两个地方丧生的人的不同性质:一个是国家机器的有机的一部分,另一则是无辜的平民。毫无疑问,恐怖袭击针对的是美国国家机器而不是一个个作为个体的美国人,五角大楼及其雇员们正是美国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而平民们,在我们眼中,则根本是无辜的,他们的命运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同情。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平民,政客是少数,恐怖分子也是少数。可惜,不管怎样,平民在恐怖分子和国家机器面前,都是被动的对象。平民总是政客与政客争斗的牺牲品,也是国家机器与恐怖分子争斗的牺牲品。一个政客为了各种原因而试图打倒另一个异国的政客,于是派出军队进行狂轰滥炸,迫使这个国家的其他政客和公民推翻这个政客。无论成功与否,承受苦难的是平民。比如在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攻击中,受到最惨痛伤害的是平民,在北约眼中的罪魁祸首米洛舍维奇,则一直没有什么大碍,至少在目前如此。又比如在美英对伊拉克的轰炸中,真正的对头萨达姆几十年来安然无恙,只有无辜的平民甚至更无辜的儿童在承受着非人的折磨,乃至默默无闻地死去,只在媒体报道中增添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字。

恐怖活动也是如此。对一个在民主国家眼里“独裁”的国家来说,这个国家的平民最无辜却不得不承受着所有苦难。他们被“独裁者”管制,没有能力参与政治或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却不得不承受国家的所有灾难。而“独裁者”则肯定是这个国家生活最惬意者之一,即使垮台了,他们的境况依旧比那些挣扎在生死病痛贫穷边缘的平民们好得多。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民主国家的平民,确实在决策着这个国家的内外的政策法规等等。比如美国的政策,正是这个国家大部分人的意愿。在世界上最完善的民主制度保障下,美国的国家政策、国家机器(包括“霸权主义”和“国家恐怖主义”)都是民主的结果,任何针对美国国家机器的攻击其实正是对美国民主的攻击……于是,承担美国内外政策后果的也该是所有的美国人。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结论,但愿我错了。

我们不是为了一份信念而去搞恐怖活动的极端分子,也不会是或独裁或执行着这个国家政策而被严密保护着的政客。我们只是平民,被夹在这两者之间,只能默默承受着政客与政客、政客与恐怖分子争斗的后果。

(本栏编辑:吴晓东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