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有怎样的心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翟坤)

中午12点,我看完阅读材料,打算到SAIS一层的cafeteria买午饭吃,但关了。lobby也不似平时热闹。奇怪,我想可能是设备坏了吧。于是就到地下室看看。一愣,好多人在看大屏幕电视。这场景可真不多见。我猜可能是SAIS战略系的学生在看什么有关危机处理的什么电影,因为字幕分明打着america under attack。可瞬间我就看到CNN的标牌,really?!我埋头读书三个小时,竟对这天大的事情一无所知。20秒不到我就明白了,美国丢了两架飞机,它们撞塌了世贸大楼,五角大楼也没能幸免。这就是cafe之类的公共场所关门的原因。我们处在华盛顿的downtown著名的17街,是美国智囊、游说机构、利益集团云集的地方。大街上空空荡荡,不似以往车水马龙。无疑,靠近各政府机构的地铁也全都关了。恐怖分子已经偷了飞机,又炸毁了象征美国经济、军事的标牌建筑物。如对公共设施进行攻击,最佳目标当然是地铁和机场。

对我们这些在学校的人来说,最直接的影响首先是要饿肚子。Sais学生经常去吃饭的大名鼎鼎的布鲁金斯学会也大门紧关。有些住在“靶子”地点附近的同学还是很担心的。有一名日本同学就住在五角大楼附近,幸好她早晨7点半就出来了。还有一名同学住在国务院附近。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家。

但学生和工作人员都很镇静,继续工作学习。借书时,女图书管理员说,如果没有其他紧急情况,图书馆将在下午5点关闭。比平时早6个钟头。大家议论纷纷,我说这可能是恐怖分子的报复。她很认真地让我重复“报复”这个单词,然后神色凝重地问,“你认为他们应该这样做(恐怖分子报复)吗?”我立即回答,“当然不是”。我当时的念头是,我完全从国际政治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理性推断可能是报复行为。但一般的普通民众却自然而然地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是人的生命。“他们应该这样做吗?”这话可直指恐怖分子,也可直指美国政府。因为对美国来讲,有打击就有报复;而对恐怖分子来讲,有报复就有更具摧毁性的打击。我脑子里显现的不止是刚才电视图像里在滚滚浓烟中倒塌的世贸双厦、纽约人的灾难,对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影响,而且不断闪现伊拉克、波斯尼亚被炸死的累累非美国人。阿富汗的声明,“我们能感受到美国人现在的痛苦”,道破天机。

今天一项最重要的活动,原定于下午5:30的赖斯演讲被取消了。赖斯是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其对外交政策的发言权据说目前已经超过了国务卿鲍威尔。这些总统班底遇到了美国迄今以来最大的难题。其实,攻击事件的重要性怎么夸大都不过分。也许,除了正常的救死扶伤之外,美国政府会更加看重国家安全这个词。这也许就为发展NMD防御系统提供了最佳口实。记得一位鼓吹NMD的参议员曾讲过:“如果有一天某国对我国发了导弹,马上致电布什,说‘实在对不起,这完全是误会。’我们该怎么办呢?说没关系,还是以牙还牙地抛几颗导弹回去,还是切切实实的把美国罩起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