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5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吴迪生 尚秀芳 归钟 田福军 尹继善 李靖)

读者来信(154)0

对于IBM来说,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现在看来还算不错,不用为失去的市场而喋喋不休地抱怨别人的垄断地位。服务不会是完美的,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像IBM这样的跨国公司总要为自己找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北京 吴迪生

新一轮装电话运动?

北京 洛其飞

电话的事情闹腾完了,现在又开始折腾宽带。据说,只要你家里有电话线,电信就可以为你安装家庭宽带服务。

这可绝对不是免费的大餐,此次推出的ADSL业务,采用限时包月计费方式,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40小时、100小时、200小时三种不同的上网限制时间,而月使用费分别为99元、199元、380元三个档次,超出部分为0.05元/分钟。使用费不说,用户在申请“超级一线通”时,需交纳1000元的一次性设备接入费、300元的综合工料费和200元的安装调测费。

其实,懂行的人都知道,电信这次推出的ADSL和以前的ISDN都是一种过渡技术,而ISDN用户的上网速度绝没有电信宣称的那么快。带宽一直都是制约我国网络发展的瓶颈,可现在电信的做法太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不是新一轮的装电话运动吗?或者,这比装电话更黑,电话只要不通就是电信的问题,可带宽有准吗?你嫌速度慢,电信说是因为网络瓶颈,你找谁说理去?用户要为一种过渡技术交1500块钱的材料费和不便宜的使用费,老百姓的钱多得没地方花了吗?

等待孟山都公司

北京 尚秀芳

媒体报道,北京一位姓周的女士再次领略了玻璃从天而降的恐惧。当时,她和朋友正准备开车出去,这时,旁边一座大厦10层正面的玻璃幕墙上掉下了一块玻璃,正砸在她左边的一辆捷达王车顶上,飞溅的玻璃将周女士的车窗砸碎,现场还有一辆日产的公爵王和一辆松花江面包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尽管大厦经理答应支付修理这些车辆的费用,我还是想起了孟山都公司在上海和广州的做法。为了卖夹膜玻璃,孟山都公司收集了两个城市玻璃幕墙坠落的案例,通过地方立法强制推广夹膜玻璃,据说北京的立法工作也在由孟山都公司推动,这件事情想必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案例,不过,我们城市的安全真的要等大大小小的孟山都公司来操心吗?

谁在炒作高考状元?

广州 归钟

最近,好像高考和媒体结下了梁子,先是考前指责媒体制造紧张空气,对考生不利,高考结束以后,教育部门和家长又出来说炒作“高考状元”没有任何意义。按照教育部门的说法,很多重点中学最优秀的学生都被保送入大学,有的中学一个学校就有十几名保送生。“状元”并不代表各所学校优秀学生的真实水平,一位中学教师指出,炒作“高考状元”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这真是太奇怪了,宣传高考成绩好的孩子会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那么,教育部门和家长是不是真的不在意高考的成绩呢?还有一种说法,追捧“高考状元”之风以往一度对中学备考产生误导,有的学校为了夺“状元”,刻意将保送资格安排给一些中上水平或成绩不太稳定的学生,留下最优秀的学生参加高考“为校争光”。这是媒体的责任吗?圈内人都知道,那是腐败的结果而不是媒体的影响所致。

精神抚慰的尺度

北京 田福军

最近的一起法庭判决让人再次体会到那句老话的力量: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去年9月12日,苏先生交了700元钱,和北京某商贸有限公司签订了结婚摄像及制作VCD的服务合同,约定10月2日那天为婚礼进行自始至终的录像服务。但10月3日,公司到苏家说婚庆仪式没有录完整,图像只录了6分钟,同意还苏先生700元服务费。但是苏先生对只返还服务费的处理表示非常不满,要求商贸公司不仅退还服务费,同时还要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显然,这是一起技术事故,因此,商贸公司“不可抗力”的辩解当然没有得到法院的认可。法院判决商贸公司退还700元服务费并赔偿苏先生精神抚慰金5万元。

5万元是高额精神损失费的极限,法官的解释是婚礼对苏先生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结婚录像没影儿,势必给他造成精神损害,商贸公司应当支付与此相当的精神抚慰金,以弥补这种伤害。不知这样的结果会让判决麻旦旦处女嫖娼案的法官作何感想?可惜的是,在我们的法律体系里,判例不能作为判决的依据,因此,由于缺少关联,太多有问题的判决滑过了公众的眼睛。

要等来多少次徐州事件?

南京 尹继善

媒体报道:乱采乱挖及安全设施不完备的小煤矿严重破坏了国家煤矿资源,并由于事故频发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1394座小煤矿的河北省最近连续下发三个措辞严厉的紧急通知,要求所有小煤矿全部停产整顿。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小煤矿不顾国家和省、市政府的三令五申,一味追求经济利润,依然“顶风”作业,已成为安全生产的巨大隐患。

通知和检查我们已经听说过多次了,徐州发生事故的那个小煤矿是个独眼井,根本就不用发通知和检查,一定是不能生产的,可直到出了事故才知道去抓矿主。相信江苏省和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的领导一定度过了一段难熬的日子,那么,是谁在顶风作业呢?即使不说小煤矿能不能安全生产,就从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来说,如果一个省市的政府连这种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政府的公信力何在呢?徐州煤矿死的是百十号民工,如果死的是机关干部呢?

短评

单田芳天气预报

郑州 李靖

刚刚看到国家气象中心制作的《今日气象》时有点发呆,没想到天气预报也能折腾出这么大动静。仔细想想也不觉得奇怪了,“文革”时还看过小话剧:关于天气预报的路线斗争问题。天气情况的发布权是掌握在工农兵手里还是地富反坏右的后代手里,这可是件大事情,要不然,社员的粮食受了损失怎么办呢?

国家气象局的介绍十分了得:由“气象聚焦”、“气象百科”、“环球气象预报”三个栏目组成的《今日气象》无论是时间上,还是报道内容上都要比目前的所有气象节目丰富,20分钟将让全国观众尽览世界风云变化,权威性、科学性、服务性、贴近性是《今日气象》的最大特点,而且,宣传说人性化是这一新气象节目的立足点。

不过,不就是个气象预报的节目吗?老百姓想知道的就是明儿下不下雨,姑娘们想知道能不能穿背心和裙子,不就这点事吗?和人性化有什么关系呢?说来好玩,最人性化的天气预报可能是俄罗斯电视台的节目,女主持人一边说天气一边脱衣服,把上衣脱光了算,可惜我们看不到。

国家气象中心的想法没错,靠着手里的专业赚点钱,据说目前在中央电视台每天由中心制作播出的天气预报节目有13套,每天全国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观众达10亿人次,其背后的广告附加值不是小数。这想法没什么不好,可拿专业糊人的嘴脸可恶。观众也没那么弱智,你那点术语听多了也就明白了。记得有一次,大家对严重误报天气强烈不满,一位气象专家急赤白脸的出来解释,大意是:这事不赖我们,赖云层,这种云层靠经验不行,要靠专门雷达,可专门雷达太贵,我们买了没用。好,这样我们倒是听明白了。不过要是这样,还不如让单田芳来说得了,还能图个乐子。

上一篇: 生活圆桌(154)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