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方正股东大会:上套还是解套?
作者:李伟完善公司治理的股东大会成了武行(沪友 摄/Photocome)
6月28日,上海出梅的第一天,上海方正延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601)的股东大会在浦东国际会议中心7层召开,这里是两年前上海财富论坛的会场,场租每天16万元。上海滩著名股民“楼饭桶”(16年前因购买延中股票而得名)——楼志文这天早上犹豫了一下是否参加这个股东会,但由于要在大户室操盘离不开,就放弃了。“有好多大人物会去的,侬去长长见识。”他派了在家放暑假的外孙女去看看。楼志文隐约预感到会出事,但没想到竟闹出那么大的乱子。
200多名记者、2000多名小股东在9点以后涌进会场,始作俑者祝维沙颇有先见之明地带了两名保镖。台上方正董事严纯华照本宣科地读材料,台下股东乱作一团,不时有人冲上主席台抢话筒。11点投票时,愤怒的小股东砸毁了投票箱,严纯华也在股东的推搡下离开,股东大会不得不中止。
事后记者找到了一位当时在场工作的方正员工,他也同样愤怒:“我当时就在投票箱边,在场的一些人从始至终不听董事和股东的发言,上蹿下跳,到处制造混乱,像土匪一样。他们要求发放车马费(50~100元),否则就如何如何,少发一支笔就会骂,全场资料袋被哄抢一空。当我们去检查被撕毁的选票时,就被骂作‘北方的狗’。还有媒体起哄,记者纷纷爬上主席台,把发言人围个水泄不通,底下的股东根本看不到上面。大家都在推搡、辱骂,最后谁也说不了话。”
此事后很多严肃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程序被股东们严厉质疑——“为什么不让媒体进入?为什么没有公示票箱?为什么有大量未签名的选票?”谈起此事,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十分不平:“出席股东大会必须要有出席证,这是《证券法》规定了的,只有在股权登记日中持有方正科技股票的股民才确认为公司股东,必须登记才能参会;因此并没有保证媒体一定进来监督。在投票前我们确实公示了票箱,以确保没有事先放入的选票,有现场律师的监督,但所有人都在忙着辱骂、推搡,有谁理睬过投票箱?选票箱内确有大量未签名的选票,这是因为很多人不懂投票。选票有正式和备选两种,样式明显不同,备选的上面还印有‘备选’二字,如果选举中超过半数的不够董事会法定人数,将要启用备选选票进行二次选举。实际上很多中小股东不明就里,把两张票都投入箱内。但我们只统计选票正本,因此不会影响统计结果。选票正本现在封存在律师手中,不信去查!我最后要告诉你的是——有些小股东被人收买了,来砸场子的!”
作为小股东的楼志文也同情方正科技的遭遇,“的确每年5、6月份有很多股民专门参加股东会,就为了拿车马费”。还在1985年1月14日,楼志文排了4小时队,买了方正的前身延中实业120股股票,经过深宝安和方正集团的两次入主,到2000年时,他最初的6000元投资增值到了600万;被港澳证券请进了大户室。对这只股票,楼志文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结。但楼志文也告诉记者,还有一点他必须要说——“方正集团、裕兴六公司无论怎样也洗刷不了联手作局的嫌疑;很多小股民被深度套牢,利益受损,尽管他们也实在跟风炒。”6月28日,一位在台上发言的小股民王金林的主要质疑也在于此,他说,“方正集团先是肯定了方正科技的,然后又抛出‘方正科技2000年年报构成虚假陈述’的指责。而且方正集团以转换持股法人为由,在二级市场上高抛低吸,这使方正股票先从26元涨到了42.98元后来又一路跌至33元左右。”小股民的目的很清晰——要求解套。方正集团认为,他们只是说方正科技财务总监的签字有问题,并不是指财务数字有虚假陈述。
但是没人相信这种解释,很多股东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作出另一个更加荒谬的选择—开始支持举牌方——裕兴的祝维沙;因为裕兴是这场风波的挑起者,也是最有可能在二级市场获利的一方。“若说合谋操纵股价的话,裕兴最值得怀疑,他的六家公司有两家连人都没有,怎么相信他?”楼志文说。而祝维沙的一出场就赢得了小股东的掌声,他一共登台四次,其中有三次是被小股东拥上去的。第一次在会议开始时,股民认为主席台上应该有他的位子;第二次是上交提案;第三次是冲上去抗议;很多股东还围住祝维沙,请他在年报本上签名;而祝在台下也始终和被套牢的股民坐在一起。祝维沙自始至终都太有风度了,方正董事会事先没有把裕兴的提案作为股东大会议程,会议中也没有临时动议的意思。祝维沙只是表示了抗议,没有采取任何法律行动;裕兴的新闻发言人时光荣也数次向记者强调,“方正集团侵犯了裕兴的股东权益”。但在成为既定事实后,也只是通过法律人士之口分析裕兴的起诉权利。
小股东强烈要求“10股转增10股”(泸友 摄/Photocome)
在方正科技6月30日发布的公告中,裕兴彻底出局。新董事会9人,全部由方正集团的提名者当选:王会民、严纯华、李友、张兆东、张海、张国有、肖建国、蒋必金、魏新。其中魏新任董事长、蒋必金任执行总裁。尽管祝维沙出尽风头,股东们还是选择了方正集团,“我相信方正的实业,毕竟方正电脑还是硬通货”,楼志文说。但几乎没人认为裕兴是失败者,“最差的结果是裕兴被方正集团抛弃”,一位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告诉记者,“起先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祝剑秋,而祝剑秋的自行离去使他们双方的矛盾也尖锐了——谁来控制董事会?即使如此,裕兴也可以在二级市场尝到甜头。”
从结果上看,方正集团成为了赢家,终结了祝剑秋的“独立王国”,重新控制董事会;除名誉受损外代价不大,只用1亿元控制了十几亿资产的大公司。“其实收购与反收购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这次股变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投机色彩,资本的目的可疑。”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说。正当人们将目光投向上市公司最高权力机关——股东大会时,祝剑秋不玩了;而此时方正科技的股票已经拉了个起落,很多跟风投机的股民发现自己被套了。他们在股东大会的目变得更加单纯——通过“10股转增10股”的分配方案,希望由此解套,甚至拉开了全武行。
“从股份结构上看,方正科技类似国外的上市公司。”赵锡军说,“股份充分稀释,没有一股独大,股东大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上方正科技不是方正集团的子公司,也不是祝剑秋的私有财产——方正科技的何去何从应由股东大会决定;但决定上市公司命运的股东大会却最终演变成了群情激愤的“解套大会”。股民们津津乐道的是,方正科技在配股后依旧是个炒作的好题材,价格回落有望拉高,还有收购与反收购的想象空间;而严肃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就更像权力斗争问题了。 方正金融祝维沙股票股东大会裕兴科技裕兴集团方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