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尿的夏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沈宏非)

马尿的夏天0

去年5月,哈尔滨一位男性市民以一项“倒立喝啤酒一瓶48秒”的纪录申报吉尼斯纪录被拒,好生扰攘了一番。今天6月11日下午,一股高达5米的龙卷风突袭广州市区一条以驴肉火锅闻名的食街,20秒内,整箱整箱的啤酒被龙卷风卷至空中然后摔在街上,一名食客被击中受伤。

据中国“啤协”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的年度啤酒产量已突破2231万吨,连续9年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啤酒产和销第二大国。另外,国内的啤酒消费群体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这些统计数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啤酒大国”。

我不知道世界上把啤酒称为马尿的是否只有汉语。作为一个外行,我始终觉得中国啤酒工业在某种意义上与“马尿”这个词多少有点关联。换言之,啤酒、与啤酒有关的暑期活动以及啤酒产业与马尿之间,一直洋溢着一种拉伯雷—巴赫金—周星驰式的快乐。

“马尿”这个浑号大概得自于啤酒在中国的出道之初,不过这并不表示同意这个说法的人都目睹见过马撒尿的盛况。小说中记载的马尿,见《西游记》第六十九回,孙悟空要八戒去“把我们的马尿等半盏来”,作用是“丸药”。猪八戒遂照着那白龙马“一顿脚踢起,衬在肚下,等了半会,全不见撒尿”。后来“那马跳将起来,口吐人言,厉声高叫道:‘我本是西海飞龙……若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了成龙;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作灵芝,仙僮采去长寿。我怎肯在此尘俗之处轻拋却也?”经过孙行者一番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之后,“那马才叫声‘等着!’往前扑了一扑,往后蹲了一蹲,咬得那满口牙齿支支的响亮,仅努出几点儿,将身立起。”

神马之尿的矜贵和神仙性,强烈地反衬出平凡马尿的滥觞和草根性。没见过马尿,还没喝过啤酒么?事实上,马尿与啤酒之间存在着多处的相似性,例如高产,马的年排尿量高达2120斤,远远抛离了猪(1530斤)和人(1580斤);又如营养;在啤酒享有“液体面包”美誉的同时,就常见农家肥的营养成份而论,马尿的氮磷钾含量亦高于人和猪羊,其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更是排在榜首。

啤酒的“尿性”,即低度的酒精含量和高度的营养成份,使它成为介于酒和饮料之间的一种液体,尤其在啤酒和汽水同时被装进铝罐之后。既可以解渴,又能缓解“酒虫子”的肆虐,即使不能解忧,至少足以解渴。

我的朋友狗子在小说《一个啤酒主义者的自白》中解释说,他之所以酷爱啤酒并且只喝啤酒的技术原因,就是“啤酒可以狂饮”。是啊,不管胸中郁积有多少块垒,血液中蠢动着多少酒虫子,当啤酒一口接着一口地奔流直下,别说麻醉,块垒先自就变成了豆腐渣工程,至于虫子嘛,就是淹也淹死了。当然,善饮啤酒的人都知道,能喝不算什么,重点在于排泄。啤酒的尿性可谓贯彻始终,美国有一家百货公司宣称发现了啤酒和尿布之间的整合营销策略,即啤酒和尿布的购买时间和购买主体有着惊人相仿性,因为替孩子采购尿布的工作在周末总是由父亲负责,而后者在超市选好尿布之后总是要顺带着给自己拎上几罐啤酒。而在狗子的叙述中,喝啤酒与排泄的快乐也经常是互为上下文的。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六瓶装的啤酒价格每提高20美分,淋病发病率便下降9个百分点。这显然是以“喝酒导致滥交”作为预设前提的,足以影响一个人判断能力的并不只是啤酒。是不是可以说,正是“啤酒非酒”的欺骗性导致了“滥交非交”乃至“淋病非病”的错误思想。

将啤酒比之于马尿,主要还是因其形似。准确地说,相似点在于正在排出体外的马尿和正在倒进杯中并形成泡沫的啤酒。这么说,是因为我亲眼见过马撒尿,在色泽的纯正以及泡沫的浓郁这两项主要技术指标上,与啤酒并无二致,且情形堪称壮观(一则旅游广告说江西省某地就有一处叫做“马撒尿”的著名瀑布)。至于味道我就不很清楚了,据曾以一星期连喝五天马尿这一家传秘方进行了有效减肥的珍妮·杰克逊说,马是食素者,所以它的排泄物一点都不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