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东撤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黄东)
王志东在6月4日辞了新浪网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同时还辞去了董事会董事职务。先于他从互联网公司辞职的张树新听说这个消息后,说:“好哇!他卖股票再也不用申报、审批了。”
先前中国门户网站制造的富翁其实都还是靠工资生活的“工薪阶层”。在股市大趺的情况下,公司领导人别说是抛售套现,就是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也是大逆不道。
所以张朝阳自己掏钱购买了一万股搜狐的股票,成为激励中国互联网的壮举。但是当时也有在业界滚打多年的前辈说:“不知道是谁撺掇他买股票的?他们哥俩(和丁磊),早该卖了股票,真正体会一下富豪生活,买个游艇什么的。年轻人,还有很多重新来的机会。非让他拿出不成功则成仁的劲儿,不是害人吗?”
王志东本人在三大门户掌门中是最不愿意谈钱的一个,在张朝阳表示决心竞争中国首富、丁磊不忿的情况下,王志东说愿意跟他们比看谁的公司造就的百万富翁更多。在《福布斯》杂志2000年11月8日发布的“中国富豪榜”中,王志东以身价5700万美元排行第42位。现在新浪网的股价下来很多,但是以人民币单位称呼王志东“亿万富翁”还是没有问题。
辞职消息出来后,王志东的手机就由他夫人代接,王夫人说:“志东还没有想好怎么向外界表态,再等两天再说吧。”
王志东是否真的愿意辞职,说法莫衷一是。但是王志东本人似乎不大愿意再一次让其他人在新浪网指手划脚倒是真的,上一次沙正治给他留下的后遗症是“(外人进来后)官僚主义出现了,效率降低了。”他愿意自己来解释新浪网是什么,“上市之前,我说四通利方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没有人相信;现在我说新浪网是一个软件公司,还是没有人相信。”
据说新浪网变局的原因是香港的中华网即将收购新浪,所以王志东在无法保持新浪网和自己的独立性之后,选择了宁愿玉碎不愿瓦全的做法,掌柜的甩手一走了之。
新浪网在中国网络媒体市场上占据第一份额,按说选择被并购并不完全出自市场本身的原因而是资本市场的需要。如果新浪网对自己网络媒体的道路产生质疑,那么新浪网还是什么?收购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在这种情况下,王志东不断出面阐述未来新浪网的购并策略是什么,新浪网的宽带策略是什么,却偏偏不肯正面谈新浪网的媒体市场策略如何。
有人曾经问新浪网新任首席执行官茅道林,“为什么新浪网不努力寻找中国政策的生存环境,与中国大媒体集团,比如说中央电视台联盟,顺顺当当做中国跨媒体联盟的老大呢?”当时茅道林说:“要是都像你这么想得开就好了!”
于是从瀛海威“涅槃”出来的张树新说:“都怪你们媒体,一天到晚说这个是英雄,说那个是英雄,结果英雄们连买辆车的钱都没有。”但是也不能全怪媒体,有勇气创建互联网事业的人怎么连出头当富翁的勇气都没有呢?
从行业来看,中国几个互联网公司的进步不大倒是现实。所以不断有分析家建议搜狐改行做娱乐,建议网易把自己的网民俱乐部出售给更有经营实力的公司,新浪网从网上走下来跟传统媒体结盟。顺理推导下去呢,不听从建议的掌门人就可能从当初互联网的领导者变成互联网的障碍。
不过这两种推论有同样的毛病,都把亿万富翁王志东们过分崇高化了,把富翁们弄得很辛苦。
一个技术人员,在中关村混了几年,不容于北大校办工厂(方正),写软件挣来第一笔钱,转而投身网络,做总裁,在35岁之前退休的理想实现了。这样理解王志东也许挺好,过多的讨论资本与新经济,讨论他为何离职又要去哪里高就,可能会让我们忽视他的偶像意义:时势造英雄,英雄可以不问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