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奥美分享什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陆新之)
记者:奥美5月份移师在中国召开全球董事会,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机?
宋秩铭:中国大陆的份量越来越重,也越来越受重视,奥美对这个市场的希望越来越高。(对奥美集团来说)中国现在在亚洲市场的份额跟日本差不多,都在20%左右。从成长性来说,中国在高速成长期。其他地区比较小,大概5%到10%,而中国一直维持在20%到25%左右,去年成长将近50%。
记:奥美在上海、北京、广州这三个城市有分部,哪个城市的发展潜力会比较大?
宋: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地各有特点,上海比较商业化,它的广告是以消费品为中心;而北京则是电信、IT等行业。单一而言,三地都足够;总量上海最大。加入WTO以后,有三大产业是会成为重要客户,一是汽车;二是金融证券;三是电信。加入WTO以后,这三大产业的财务决算中心可能会在上海,但是总部会在北京,以便公关和拓展业务。北京对于这个行业的竞争可能会越来越重要。
记:你怎么看待目前中国的广告市场?
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混合现象,最成熟和最不成熟的东西都有。
记:请你谈一下你对于最成熟和最不成熟的亲身感受。
宋:很多规模大的客户对广告的观念很成熟,在前期和方案设计会希望按最规范的方式去做。但到了真正决策时,却和这个过程一点关系都没有,反而跟企业内部的权力变化有关。在每个国家,广告都有一个所谓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就是消费者对广告特别信赖,客户也因为效果良好而不断加大投入。但就中国广告业来说也许发展太快,结果就没有了这个阶段,可能以后也不会有了。
宋秩铭
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今年54岁,入行已经27年,被业界尊称为”中国的奥格威“
记:最近几年,在像保健品这样的市场里,经常看到某个产品通过广告轰炸等强势手法“一夜成名”,这对于广告公司来说是不是好事?如果国内保健品要与奥美合作,奥美会不会接受?
宋:这种做法的效果会越来越少,它之所以有效是因为目前这个市场的资讯和竞争没有平衡好。美国或西欧等成熟市场,消费者对广告的信赖度越来越低;在中国市场,广告信赖度虽然也是往下走,但与那些国家相比,还是满高的。在中国投入广告的效力比美国要大,在中国广告的投入量可以跟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信赖感划上关系。这种情况下,广告的管理就很重要。有些产品在很多城市做的广告都是不实的,只是靠投入了大量的广告才让消费者相信。奥美也会考虑接受这类产品的客户,关键在于具体要怎么做,因为适度夸大是广告的手法,但我们决不会做不实的东西。
记:什么样的夸大是合适的呢?
宋:这很难说,举例来说,某种食品,有些人吃起来感觉很好,我们就会捕捉这些人的神态,艺术性地把它表现出来。这毕竟还有一种基础在,但要我们去说一种产品并不存在的功效,我们当然不会去做。
记:目前奥美在中国大陆广告市场上占据了第一位置,你强调过本土化的作用。本土化实际的效果好吗?
宋:我对本土化的看法是,中国大陆公司最终所有的员工都会是中国大陆人。你能够想象,在德国的公司会有美国人吗?不会的,日本也是一样。
比如我们所做的网通的作品,就是壶口瀑布气魄宏大的那一个,创意是外来员工无法做出来的。事实上,我们在项目的创意决策上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在想,而外面来的人则更多是提供操作的资源与骨架。(图片均为本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