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沁鑫:我想做的是商业戏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李晏 摄)
记者:选择在新世纪推出《狂飙》,你是否认为如今也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
田沁鑫: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也是狂飙突进的时代,IT业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在白领阶层的挣扎苦斗以及更加自由的开创精神显示了一个狂飙时代的到来。但另一方面,人们对事业包括理想的坚持上,好像又不知道该如何坚持。这样的时候一种信仰或什么东西在丢失,丢失过程中也许有人更加沉溺于情感与物质,没有更高的生活目标,走向一种沉闷的中产阶级生活。这也不能说是危险,只是一种低迷吧。我们总是希望《狂飙》这个戏背后能有一些精神,给大家一些启迪。
这个戏也不完全是把田汉精神提升到什么高度,只是通过浅显理解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这点浅显的东西里面衬托出我们想要表达的一种荡漾着的青春理想,而不是咆哮的青春理想。
记:剧中田汉说:“戏剧家必须痛感现实,戏剧家的责任是让观众也痛感现实。”你觉得戏剧和现实在今天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责任感?
田:搞艺术的人一定是敏感的,一个现代人每天都感受着这个时代,加深对现实的理解。作为我来说,我很相信田汉的话,但我没有能力把当代很荒诞的生活图景很贴切地在舞台上表现出来,我可能——表现就是——状态,——表现就是玩形式,能给人什么启迪呢?到现在为止我在困惑中没有痛感现实,我感觉现实和我痛感现实作品力度不一样。
这个时代如果有很棒的人,他一样可以写出《浮士德》。我觉得苦难无时不在,1975年以后生的小孩一样会感到痛苦,苦难以不同面貌出现。现在的作者最缺乏的是深刻地、真正地认识社会,认识这代人。如果你也是浮躁一代,困惑其中,最终表现的也还是一种情绪罢了。我觉得任何创作者痛感现实的时候,这个时代好的作品就出现了。
记:你曾经说过自己是一个商业戏剧导演,你是如何定义商业戏剧的?
田:我对商业戏剧的理解跟有些人有偏差,有人觉得商业戏剧就是迎合百姓,我个人理解商业戏剧是需要品质的,像美国百老汇的戏剧,技术手段极其过关,需要大量投资,我当然喜欢做那样的戏。
中国现在还没有商业戏剧,现在所谓小打小闹的东西都不是商业戏剧,有票房和商业戏剧也不是一个意思。商业戏剧除了品质以外还必须主流。但是这在中国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待中国商人思想越来越健全,对文化越来越关注扶植的时候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商业戏剧。我首先不是实验也不是先锋,我不站在边缘,虽然我佩服站在边缘的人,因为牺牲是一辈子的事。我只能做可能形成的主流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