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怀旧的纪念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志余)

不为怀旧的纪念      0

展厅中有上下、内外的多层空间

不为怀旧的纪念      1

观众的好奇是这不为怀旧的纪念立意

4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一个纪念梁思成百年诞辰的“梁思成纪念馆方案展览”一改纪念的惯常模式,参加展览的不仅有建筑师,还有不少当代实验艺术家,而且没有梁思成的同时代人,完全是后生晚辈的欢乐聚会。这次展览的策划人是曾力、王明贤等,王明贤在1999年北京国际建筑师大会时主持过青年建筑师实验作品的展览,他一直是以发掘建筑新思路在建筑界著称,曾力是张艺谋的《图兰多》歌剧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舞美设计,出于对梁思成的特殊崇敬,他提议了这个展览,并出资承担了全部经费。

美术馆的古典式展示厅被负责展厅设计的“非常建筑”工作室重新设计,用大芯板和水泥块把展厅围合分割成内外上下可穿行的空间,本来单调的展厅忽然变成了建筑师的游乐场。在一个设计出的空间里,来自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的李巨川做的行为录像《北京城墙2001》把纪念馆方案做成了一个态度:他请了两个北京女孩和他一起搭乘出租车,沿北京旧城墙的位置,即现在的二环路环行一周,同时用摄像机记录两个女孩在车上的情况。在这里汇集的概念是老北京城墙,梁思成,新的北京,都市年轻一代,因此梁思成所面对的北京和作者所面对的北京在此重叠。追忆只能在此处展开。

建筑师刘家琨和艺术家汪建伟的两件作品形成了两种出发点的对比。刘家琨的照片叫《李庄笔记》,李庄是当年梁思成和营造学社因抗战迁至四川后的所在。刘家琨找到营造学社的旧址,在那里看到旧址已完全废弃,家具积灰,墙皮剥落。他描述说,天井里鸡走鸭奔,猪在哼哼,除了老墙和老人,当年的情愫都荡然无存。荡然无存的当然不止是这些。那是些什么呢?汪建伟以三维动画演示的作品《刻舟求剑》显示了在空间和时间变化中物象和趣味的不可回复,也点题般地表达了在时间变化中纪念的立意不可能是怀旧。

这个展览之所以广被关注,甚至招引来某种程度的疑惑,显然是这一立意的效果。对于变化中的中国,眼见着消失的遗产,传统和未来之间的较力,让不少人会存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以纪念为题而把纪念作为考究对象使它充满了当代色彩。 艺术梁思成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