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B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高昱 黄河 张春燕 甄芳洁)

风险B股0

(齐洁爽 摄/BizFoto)

一场突如其来的群众运动

3月30日下午2点20分,北京国贸大厦,正在和记者谈话的高平鹏礼貌地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他在电脑上打开一张股市K线图,操起电话几乎不假思索地按了几十个键,然后告诉记者:“就在刚才接受你采访的半个小时里,我少赚了大概8000港币。”

高平鹏微笑着打断记者的道歉。“我不是高老头,这一个月时间我已经在B股上赚了将近两倍。”这位执业律师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就像一个成功地将庄家玩弄于股掌之中的老股民。

但仅仅在一个多月前,他还像这座大楼里所有从美国回来的成功人士一样对中国股市不屑一顾。5年前,高平鹏还在美国上学的时候,他所在的律师行曾经受聘帮助一家纺织企业发行B股,但那次私募没有找到一家感兴趣的海外机构而最终夭折。“那是一个玩笑。”一位当年参与此事的美国律师后来对高平鹏说。

即使在2月19日晚中国证监会宣布允许境内居民交易B股之后,高平鹏仍然不断拿这句话劝导或者讥讽身边几位突然被刺激得发疯的朋友,直到远在香港的太太打来电话“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还有什么是比边开玩笑边赚钱更痛快的事情?”

一旦赚钱的欲望擦亮了被理性所蒙蔽的眼睛,高平鹏马上被他看到的疯狂惊呆了:B股这个“玩笑”已经在这个国家制造了惊天动地的动静。翻开报纸,是整版整版的证券公司广告,招揽着所有还没有把B股当成自动取款机的平民百姓。走到大街上,平日熟视无睹的证券公司营业所大门和玻璃上的红色条幅十分扎眼:“××证券公司有B股业务,深(上)交所席位号××××××。”

拿着存折去开户的高平鹏在几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营业所看到的都是长长的队伍:排队填银行转账单,排队办外汇转账手续,排队领开户申请表,排队取排队号,然后排队开资金账户,排队确认存款,最后是排队领股东卡。

“我早已不习惯于排大队。”尽管高平鹏是笑着列举这让人头晕的经历,但像买减价商品一样的排队等待一定让他当时觉得颜面扫地。在知难而退之前,他像一名记者一样站在人群外观察,“我的一个发现是,大部分排队开户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第一次炒股,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股票的交易规则。因为我经常可以听到有人问炒股是不是必须要到交易所来,问什么是T+0,问难道炒股票不是买了就能再卖吗?”高平鹏轻叹道,“后来证券公司的朋友说笑话,说有的人把着窗口不停地质问:为什么不能用美元炒深圳B股,你们证券公司太官僚了。我相信这笑话不是演义出来的。”

就在高平鹏几乎决定浇灭刚刚点燃的火苗时,他一位在申银万国证券的朋友打电话催问为何还不开户,听完牢骚这位朋友哈哈一笑,大包大揽地说此事他来搞定。这个时候高平鹏才猛然想到自己有美国的永久居留权,太太又在香港,完全可以以境外投资者的身份进入B股。“我完全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群众运动搞懵了。”高平鹏说。

绝大多数参加“运动”的群众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们只有拼命打咨询电话,像10年前买火车票一样站在长龙里苦苦等待。在北京东三环外的一家华夏证券营业部,一个自称炒过三年A股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在旁边的银行排了3个小时办完转账手续,然后花了1个多小时才领到开户申请单,一直到第二天晚上9点,他才办完所有手续,拿到资金账户卡。2月26日、27日,开始办理境内居民B股开户的头两天,全国B股新开户数超过34万户,而此前10年内,沪深两市B股总户数只有28万多。“过去我在大鹏证券的时候,一两个月可能都不来一个开B股的,但现在这个新营业所头三天就开了1000多户。”国信证券北京三里河营业部的投资经理胡戎说。像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广发这样有丰富B股操作经验的证券公司尤其受到追捧,开户高峰期的时候一直要营业到夜里10点。

尽管疲惫,每个人都兴高采烈,虽然证监会的政策来得太突然了,甚至显得仓促,但最苛刻的媒体也毫不吝啬“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之类的赞美之辞。说创造性当然属于溢美,因为几年前B股放开的建议就不绝于耳,但如此天大的利好陡然降临,确实让人喜出望外。“10年来B股市场已经成了一潭死水,交投惨淡,无人买卖使B股股价惨不忍睹,几乎失去了作为一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资本市场专家刘纪鹏说,而向境内居民开放,确实可以通过激活市场解决政府、市场、企业和投资者的一揽子问题。据介绍,目前中国居民外汇储蓄约有750亿美元,政府担心如此巨大的外汇如果没有相应的投资渠道,将不可避免地外流。按照网上的说法,开放B股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果然,B股开放的消息传出后,2月20日美元和港币的黑市“汇率”陡然上涨。在北京秀水街等地,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从8.30左右一路飙升到8.60左右,最高的到过8.80左右。港币黑市价也从1∶1.06涨到1∶1.09,第二天又升至1∶1.13,在深圳甚至还一度缺乏港币,手拿大把人民币的深圳人想换港币还换不到。虽然官方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依旧是1美元兑换8.28人民币,很多人已经开始担心非法套汇参与市场的行为会带来巨大的风险,而且黑市供求平衡的显著变化是否会进一步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香港《大公报》警告说,如不加以控制,美元黑市汇率上升到1∶9.5也是可能的。

出乎人的意料之外,22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即联合发出“境内居民投资B股规定”,规定只有在2月19日前存入境内商业银行的现汇存款和外币现钞存款可以用于B股交易,2月19日后的存款须等6月1日后才能入市,且暂不允许跨银行或异地划转外汇资金。此条规定一出,黑市美元、港币兑换价应声而落,大笔换入的外汇立刻被套牢。

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提供的统计数据,2月末上海银行业的个人外汇储蓄余额为102.16亿美元,比上月末减少2.7亿美元,这其中有2.58亿美元来自于定期存款——按两年定期利率计,每1万美元提前支取将损失300美元的利息。为这个消息发疯的显然不仅仅是素来谨慎的上海人。据报道,近期进入深圳B股的香港资金已经突破120亿港元,澳资大约也有20亿港元,台湾的投资人也争相通过证券商海外分公司开立内地B股账户。2月19日以来,汇入香港排队等着买B股的台资至少有30亿港元。虽然香港证监会和台湾“财政部”一再宣称投资B股风险极大,“陆委会”甚至宣布台湾居民买卖B股将处以新台币100万至500万元罚款,但“软硬兼施”毕竟挡不住发财机会对资本的召唤。台资在内地的工厂灿坤B股已经上涨了两倍,由此也连带在台湾上市的灿坤股票大涨。

每个人都在想着一点:沪市B股平均市盈率19倍左右,深市B股市盈率只有11倍,都远远低于目前两市A股52倍的平均市盈率,B股的股价那么便宜,与A股相差又何止一两倍,一旦A、B股并轨,这是多么大的获利空间呀。

在证券公司营业所里,高平鹏从别人垫屁股的报纸上看到这么一段话:“2001年2月24日早晨的深圳街头,一个年轻女郎在手机里大声斥责自己的男朋友:‘全世界都在炒B股,你还鼓捣你的A股?!’”高平鹏说他笑了好久。

风险B股1

3月6日,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指出,未来B股市场的波幅可能比较大,投资者应树立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出逃的外资

2月28日,休息8天半的B股复盘交易。和人们想象的一样,所有的114支B股集体无量涨停,一直到3月5日,才有半数打开涨停放出巨量,由于买单远远大于卖盘,旋即又有2/3的股票封住涨停。许多和高平鹏一样的中小散户终于在这一天买到了股票,快乐像洪水一样在市场中泛滥。

此后两周,在深圳市场的带领下,B股继续奋勇向前,路透社的电文描述道:“中国深沪B股走势波澜壮阔,可谓疯狂之极,受增量资金支持屡屡勇攀历史新高。”到3月23日,在沪市B股盘中再破历史新高之后,两市B股突然雪崩,赚足了腰包的多方午后在高位弃守,套现卖压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蜂拥而出,B指逆转下挫。此前表现威猛的深圳B股损失最惨,以接近跌停的9.13%跌幅告收,全天成交74.19亿港元,再次创下单日交易额纪录。

3月26日早上,各大媒体援引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话说,结合B股市场向境内居民开放政策的落实,证监会将积极研究进一步吸引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相关措施。同一天的报纸上又登出调查,B股增量资金主要源于中小投资者。

紧接着,3天之后的《上海证券报》头版刊登了一则欧洲保险资金在近一个月重返B股市场资金达2000万美元的信息。而同日的《中国证券报》的头版上发布了中集集团和粤高速外资股股东减持股份公告,从3月7日至3月27日间,中集B股股东LONG HONOUR INVESTMENTS LTD减持“中集B”5%的股本即1701万股,粤高速外资股股东怡保工程海外投资公司也减持46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59613%。

这两正两反4则消息颇为耐人寻味。你很难判断证监会究竟是承认B股市场已成为国内投资者主阵地的事实,将B股重新定位,还是依旧看重外资的地位,也无从知道国外投资者对声势汹涌的B股市场究竟有没有兴趣。市场的反应同样模棱两可,3月26日上午,B股开盘后持续下跌,到下午转头上冲;3月29日两市B股再次出现大幅下挫,深B跌幅更达7.36%,但30日毕市时沪深两市又分别拉出小阳线。

“如果你知道两家外资股股东恰好是在年报公布之时套现,你就明白境外机构对B股市场的态度了。”海通证券的分析师黄星向记者介绍说,中集B和粤高速属于B股市场里少见的绩优股,中集B2000年每股税后利润高达0.6元,粤高速业绩虽然一般,但有10送5的分配方案。尤其是主营干货及冷藏集装箱的设计、制造、推销业务的中集B,被境外基金普遍认为是中国入世的主要受益者,因为进口的激增将使中集的产品需求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快速增长。

在黄星看来,中集B的外资股东本来是准备对这家绩优和高成长股长线投资的。事情可以追溯到1998年12月18日,中集的第一、二大股东——中远和招商局的两家全资子公司LONG HONOUR INVESTMENTS LTD和FAIR OAKS DEVELOPMENT LTD,采用对敲交易的方式,分别买入荷兰银行退出B股市场时原持有的中集B股2640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7.76%,双双名列第三、四大股东,当时的成交价是3.40港元左右。“从来源上看,这部分B股是流通股而非法人股,从外资股东性质看,属于国有大企业注册在境外的中资公司而非投资基金。所以在这2年多时间里,它们并不是被迫锁定,也很难说他们是未卜先知,等着像现在这样B股大牛市的出现。”她认为,当初3.4港元买进的股票到3月23日最高到达19.19港元,减持1701万股当然意味着2亿元左右的盈利到账,“但也反映了外资股股东对这个市场正在爆发的高投机性的矛盾心理,赶紧把一部分股份逢高出货,先保证盈利。”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了一位名叫王必得的《华尔街日报》同行,他对B股的反应是摇头:“这个市场风险太大了,我非常担心。”

王必得代表了很多境外人士的担忧,目前的掌声似乎绝大部分来自境内投资者,大多数海外基金经理则忙着了结在B股市场的获利。事实上,从复牌第一天,一批外资就开始逐步抛售出场,一个叫TOYOSECURITTESAIALTD.A/CCLIENT的神秘外资机构,“极其奢侈地”在9支股票上扔出了近100万股,占首日整个沪市B股成交的80%。对于这种送现金的行为,这些令人快乐的外国朋友,股民们真不知道是该感谢还是该嘲笑。

“据我所知,现在国外机构基本上都把自己的B股卖掉了。”法国百富勤证券的首席代表陈兴动指出,当前B股价格比较2月19日以前已经基本翻番,市盈率大约达到45倍左右,可以说已经大大超出理性投资的范围,存在很多的泡沫。他认为,香港股市股票市盈率平均20倍左右,如果结合存款利率及利息税等具体因素的影响,B股的市盈率超过30倍就不正常了,“对理性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市场需要有个回落整理的过程”。

“说实话,境外投资者,尤其是境外机构投资者,对B股的态度很少有认真的。”所罗门美邦副总裁黄益平博士说。B股的现状是:“高度投机”成为它的主要特征——买B股的人很少问及公司的基本面,他们只关心能否买进。

“一方面,目前B股市场里国内投资者短期持股的心理与境外投资者长期投资的理念截然不同;另一方面,管理层对B股可能会出台一些新的政策。这种情况下境外投资者进入,将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黄益平说,中国股市一向有政策市之称,尤其是这一次一个政策面的变化带来一次井喷,“反而令境外投资人对B股望而却步。”

尽管确实有迹象表明,一些海外基金已开始关注B股市场及其变化的市场趋势,但踏入者远远弱于撤退或暂时驻足观望的声势,与内地股民和台港中小散户的疯狂形成鲜明对比。“目前B股市场的井喷行情,确实让他们更多地看到其中蕴含的市场风险。”硕果仅存的B股清算银行花旗银行的一位人士分析说,这样一个连中国不会炒股的老百姓都知道的大行情,外资至今却没有太多掺合,另外一个本质的原因的是,“他们认为这个市场始终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定位——它要向何处去?会僵而不死?会自生自灭?还是会重焕朝气?他们在中国最怕的冒险就是‘政策风险’。”

风险B股2

人民币汇率的升降是一个敏感话题(程铁良 摄)

风险B股3

放开B股引发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群众运动(茅硕 摄)

从投资者的墓地到投机者的乐园

境外机构害怕市场风险,害怕政策风险,但踊跃入市的境内投资者却丝毫没有表现出同样的担心。业内人士的说法是,B股对境内居民开放这一政策本身就意味着目前阶段入市者将会以境内人士为主,其走势与操盘手法当然会具有中国特色,“一个成长中的股市其技术特征是不可能与成熟证券市场相类比的”——换言之,正是向境内投资者开放的利好消息和它引发的入市风潮,用金钱筑就了充满投机欲望的空前繁荣。

实际上,就在1个多月前,这个市场还是没有一点投机价值的“死市”。在全球的58个证券市场中,以成交量和市场活跃程度排名,沪深两市的B股分列第56、57位,仅略好于俄罗斯股市。在B股市场建立以来的近10年中,我们看到的是长长的一个下跌轨迹。

1991年11月29日,上海真空电子器材公司发行了100万股面值100元人民币的特种股票,翌年2月在上交所上市,这是中国第一支B股。B股市场诞生的初衷,是在不向境外资本开放A股市场的前提下解决向境外投资者融资的问题。设立伊始,B股度过了一段蜜月,不乏国际大型金融机构进入或承销,沪市B股指数1992年5月曾突破140.85点,这个高点一直到今年3月才被刷新。

但好日子没有过多久,1993年之后,由于有H股、红筹股等其他更好的融资渠道拓展,B股所起的作用日渐微弱,并最终沦落为一个附属性的边缘市场。对于最早的B股市场投资者——国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国内有B股承销资格的券商来说,构成B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多是机械、纺织、轻工等传统行业的国有企业,越来越差的业绩让看重分红的外国投资者兴趣索然。

风险B股4

又一个涨停(茅硕 摄)

由于B股市场的投资者主体主要由境外基金承担,市场走势也更多地受到美、港股市的影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大量境外基金彻底看空亚洲市场,机构投资者大举撤退,对包括中国B股在内的股票疯狂抛售,B股整个指数跌去80%。1999年3月沪市B股触及历史最低21.24点。

这次最低点,表明更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对B股市场丧失了最后的希望。1999年10月29日,万科B股突然放出591万股的成交量,11月5日,再次有2040万股万科B股换手——即使在A股市场也能称得上巨量,两次都以2.2元港币的价格交割。到第二年看到万科的年报时,人们才发现,万科B股的最大股东、也是万科的第二大股东汤普顿基金的名字从前十大股东中消失,这只外资基金终于忍无可忍低位斩仓了——但没有人想到,仅仅1年多之后,万科B股于3月23日曾上冲到11.18港元。

风险B股5

B股市场向国内投资者开放,使持有外汇的居民除了炒汇外又多了一条投资渠道(程铁良 摄)

在B股市场建立之初,为避免境内投资者利率受损和国家外汇流失,禁止境内投资者介入。据国信证券的投资经理胡戎介绍,他刚接触B股的1996年,B股市场曾一度向境内投资者敞开了一点小缝,拿着身份证和现钞到有些证券公司就能开户。由于外汇管理等原因,不久证监会即专门下文清退违规账户,原有账户只能卖出,不能买进。但A、B股合并的预期让许多境内投资者仍以各种方式悄悄潜入这个市场。公开的秘密是B股开放前,境内投资者所占比例已上升到70%,也就是他们,从1999年的“5·19”到2000年,在B股市场激发了几次罕有的行情。

“开放B股确实激活了这个已经走到悬崖边上的市场,但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究竟是在逐步让B股消失还是希望它大发展。”胡戎认为,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其说是激发了这个市场,不如说是激发了新加入者的投机欲望。“现在B股市场已经A股化或者叫本土化了,如果说中国股市有自身的运作规律,那就是投机力量远远强于投资力量。”

公允地讲,境内投资者的涌入使被冷落太久的B股完成了价值回归,突发利好引发的井喷行情也在情理之中,但明知连续多个涨停过后仍像吃了豹子胆地追高奋勇买入,那就是投机的力量了。尽管证监会主席周小川、秘书长屠光绍、顾问梁定邦等人一再提出要下力气改善B股公司质素,“然而,进场的资金几乎很少是看好某个公司的投资价值,更多的是冲着价差以及目前B股严重的供求失衡而来的。”在中科院研究证券市场的李陵博士说,现在投资B股愈发不看重公司的经营业绩,市场资金的多少成为决定B股走势的主要因素,“原来由境外投资者建立起来的注重公司业绩的投资理念与操作方式已经被一扫而光了。”在很多分析师看来,B股行情演变几乎成了以前小规模A股市场“大牛市行情”时的翻版—A股市场在行情发动之初总是先炒没有“帽子”的次新股,然后是垃圾股、大盘股补涨,中间夹杂着庄股行为,和此次B股走势完全吻合。

B股市场历年发展概况

风险B股6

“本来人们看好B股的原因是B股股价和市盈率与A股之间成倍的差距,所以同时发行有A股的B股是最受追捧的,但结果是B股涨上去了,A股同时也涨了。”胡戎对记者摇头说,“全世界都是大市场带着小市场走,我们现在恰恰相反,B股对A股走势至关重要,这显然有悖于市场的基本规律。”

1987年,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索罗斯提出了基于其著名的“反射理论”的“繁荣—崩解”模型:未被认知的趋势—自我增强过程的开始—成功的测试—信念的增强—造成客体和预期之间背离的扩大—认知的瑕疵—转折点—相反方向的自我增强过程。用这个模型来解释B股行情的走势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2月28日前是未被认知的趋势;从2月28日到3月5日连续4个涨停板,属于上涨中“自我增强”的过程;3月5日到3月22日,可以称得上一种“成功的测试”,尽管外资纷纷离场,但上涨趋势仍在国内投资者的推动下持续;3月23日雪崩之后,B股还在上涨,显然是“信念的增强”,尽管发生着“实体与预期间背离的扩大”,但没有人相信自己有认知的瑕疵。

模糊学家总是反复告诉人们一个实验:沙子一粒粒倒在桌上,沙堆越积越高,越来越惊人,但在某一点,一小粒沙子就可以轻易引发一次沙崩——一切都结束了。坐了10年冷板凳的中国B股,在2001年的阳春三月成了世界级的绩优股。弓弦在越拉越紧,沙堆越来越壮观,人们还在兴高采烈地高歌猛进。那么,什么时候会是绷断的那一刻?

风险B股7

证券公司是此次B股开放的大赢家(林磊 摄/Fotoe)

B股和屁股:好看不能摸

1978年从内地到香港开餐馆的朱先生是本刊一位记者的亲属,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1996年6月他买入的20多万元B股一直捂在手里,到今年年初股票价值掉了1/3,但这一波大牛市就涨了150%,比过去炒A股赚的还多。他和绝大多数的香港股民都相信,B股还有80%左右的空间,即使扣除汇率因素,他手里的股票还能涨50%。

“我们都在等待着6月1日进来的那些人,那又将是一波大行情。”在电话里,朱先生明显地开心极了。

这种对6月1日的等待代表了绝大部分投资者的如意算盘:大家一起来博傻,共同憧憬着6月1日到来时的胜利大逃亡。

“B股市场的一个特殊性是境内外资金并存,因此在监管和防范风险上要比A股市场困难许多,”《华尔街日报》驻中国记者王必得告诫说,“尤其是来去迅忽的国际热钱,中国的管理部门没有监管的经验和有效手段。”

2月28日B股复市当天,小天鹅B股4335万多股外资法人股同时上市流通,让人感兴趣的是,海南航空的外资法人股也已获准流通,而持有1亿多股外资法人股的最大股东美国航空有限公司实际上由著名的金融大鳄索罗斯控制,香港媒体大字标题称,金融大鳄已经空降中国B股。

但大多数被采访者都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金融大鳄不会来,中国的B股市场加起来规模都太小了,他们根本不屑一顾。”

这个市场确实太小了,但它也更脆弱。或许根本不需要什么索罗斯,一张500万美元的卖单就可能毁掉一切——尤其当风险越积越高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市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易变的市场。就像在河边走,一不小心就会一脚踏空。”雅虎网站的商业新闻在报道中国B股引人注目的涨幅时写道。文章引用一位资深中国股市观察家亚历山大的话说,“到了某个点,这些人开始抛售股票,就会出现惨象。”

风险B股8

全球股市跌跌不休

受损失的将不仅仅是投资者。接近国外券商的观点认为,中国B股市场已经经历了国外机构和承销商纷纷退出的失败,国内投机力量对B股市场的笼罩,不但会吓退理性的境外投资者,而且将再次损害中国资本市场的声誉——其结果丝毫起不到资本市场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尽管外资已大批离开,但统计资料显示,B股市场的最优质资源——那些具备很好成长潜力的B股,如粤电力B、海南航空B仍由美资所控制,而茉织华B主要由日资所把持,其他像东信B股、深万科B也是境外机构占了很大比重。在外资法人股可以上市流通的情况下,B股市场的外资正在面临选择,尽管目前小天鹅的股东大中华基金和索罗斯都声称自己会长期持有,但海南航空B股外资发起人股被允许上市的第一个交易日,其股价大幅下跌7.5%,明确说明了大股东有减持股份的行为。已有文章警告说,尽管非上市流通股的总量市值仅占B股总市值的15%,但其在某一时段的集中抛售所产生的压力依然是相当突出的。如果外资在获取暴利后迅速抽逃,如果大家都选在类似6月1日左右这个时间胜利大逃亡,对B股的打击仍然会是毁灭性的。

风险B股9

香港股市与B股之间越来越流畅的资金流动,使人们不禁担心金融大鳄会不会来

从纽约到东京,再到香港,在全球股市一片跳水声中,中国的B股如一支奇葩。然而,“如果还要买中国的股票,我们建议买红筹股和H股,它比较让人放心。”香港Value Partners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建议机构投资者考虑减持B股仓位,因为经过这次暴涨后,B股的市盈率已经超过了H股。

确实已经有证据显示,2月底从H股市场有大笔资金流向B股,而到3月底,从B股获利的资金又回流向H股,尤其是短短一个月市盈率从12倍飚升到40多倍的深圳B股。一些分析师说,按照追捧B股上涨的思维方法,如果H股股价要与A股一致,价格会暴涨90%。

B股的爆发使香港股市与大陆股市真正联系在了一起,尤其是深圳B股,货币结算单位一样,再加上地域临近,资金调拨更方便,资金在两个市场之间的流动几乎没有障碍。“在美国经济急剧放缓导致整个世界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国际投机资金到处寻找出路和机会,很多人希望中国B股成为国际游资的避风港,认为这是中国的一次好机会。”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此有着深深的忧虑,“我们要十分注意B股的动向,一旦已经泡沫很大的B股被热钱再一次疯炒,出现更大的投机行为,肯定将影响金融汇率和其他跟外国投资相关的经济结构。尤其是6月1日之后,货币在外币和人民币之间不断转移,肯定会刺激国内非法外汇交易的滋生。”

但中国的B股投资者们欢迎游资的到来——进来的资金越多买盘越大,股价自然越高,对投机者来说,高股价胜于一切。“1997年有了亚洲金融危机,才有1999到2000年纳斯达克的疯狂,2001年有了美国的经济衰退,必有亚洲市场的疯狂,而其中最小也最有想象力的市场是中国B股市场。”这恐怕是今年B股行情中最激动人心的预言。

风险B股10

这个时候,任何悲观的论点、任何看空的论点在大牛市的磅礴气势中都显得微不足道,对风险的恐惧和对中国股市投机的愤怒再一次被投机的冲动淹没。没有人相信自己会碰得头破血流,没有人怀疑自己能够在最恰当的时候出逃。他们坚信,已经离场的境外资金还会回来,明摆着赚钱的事情,除非他们是傻子。

但至少,像低价斩仓万科B股的汤普顿是不会回来了,如此惨痛的经历对这家著名基金恐怕是没齿难忘的,再坚强的基金经理也不会2块多卖掉后再在10块钱买进。巴菲特告诉自己所有的朋友:最狂热和最痛苦的时候都需要牢记,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尤其在资本市场上。(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刊资料)

1992年2月,B股市场诞生。

1992年5月,沪B股指数创下历史最高点140.85点。1999年3月,沪、深B股指数分别创下了21.24点和323.19点的历史最低记录。

1993年8月18日,渣打、里昂、新鸿基、高诚、柏毅五家境外券商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批特许经纪商,可直接进场作B股交易。

1995年11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第一部全国性B股法规的诞生。

1996年1月3日,国务院《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发布施行,B股市场有了首部全国性法规。

1996年6月2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严格管理B股开户问题的通知,重申境外投资者才能持有B股。

1996年9月2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清理B股账户的通知,对不符合规定的B股账户,要进行清理和规范,逐步妥善解决B股账户的遗留问题。

1996年12月,A、B股同时实行涨跌幅限制。

1997年3月10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推荐B股预选企业的通知,指出申请发行B股企业的条件、程序与所需文件。

1997年9月,B股股本最大的公司——东电B上市,B股股本达6.9亿,这也是第一家行使超额配售权的B股公司。1998年2月24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发布《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公司增资发行B股暂行办法》的通知首次提出,符合一定条件的B股公司,可以增资发行股票。

1998年3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公司增资发行B股暂行办法》。

1998年7月11日,关于B股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审计问题的通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交易特别处理的公司,可以只进行中期境内审计;拟在下半年办理配股的公司与在下半年实施分红或公积金转增股本的公司,可以不进行中期审计。

2000年7月,张裕B股增发不超过4000万股A股,成为增发A股试点第一家。

2000年7月6日,粤华包B成为2000年上市的第一家B股公司,也是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2000年9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公司非上市外资股上市流通问题的通知》。

2000年12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实施B股市场改进措施的通知,推行B股无形交易,申请发行B股的企业可以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企业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开通即时成交回报,降低交易结算费用、缩小申报价位最小变动单位。

截止2001年2月19日,上海有56家B股上市公司,市价总值折合人民币310.79亿元;深圳市场有58家B股上市公司,市价总值折合人民币278.42亿元。

上海市场自成立以来总筹资额为85.07亿元,深圳市场自成立以来总筹资额为88.72亿元。

截止2001年2月19日,上海B股市场流通市值为309.93亿元,深圳B股市场流通市值为210.02亿元。

上海市场第一家发行B股的上市公司是电真空B股,深圳市场第一家发行B股的上市公司是深南玻B股。

第一家被PT的股票是水仙B股。

2000年,上海市场涨幅最大的股票是胶带B股,涨幅为461.90%;深圳市场涨幅最大的股票是深益力B,涨幅为190.15%。上海市场涨幅最小的股票是凌云B股,涨幅为47.45%;深圳市场涨幅最小的股票是杭汽轮B,涨幅为- 8%。

2000年,深圳市场全年换手率最高的股票是中鲁B,换手率为375.88%;上海市场换手率最高的股票是ST永久B,换手率是308.52%;深圳市场换手率最低的股票是ST江铃B,换手率为5.22%;上海市场换手率最低的股票是茉织华B,换手率为13.23%。

截止2月19日,深沪两市B股平均市盈率是15倍。深圳市场市盈率最低的股票是深康佳B,市盈率为4.95倍,上海市场市盈率最低的是凌云B股,市盈率为6.49倍。

从流通盘的绝对数来看,流通盘最大的B股是东电B股,流通盘最小的B股是深本实B。

从股权结构看B股的比重最大的公司是华新水泥,B股占总股本的49.94%。B股的比重最小的公司是大江股份,B股占总股本的8.88%。

截止2月19日,深沪两市A、B股股价的价格比最大的公司分别是:深南玻B,价格比为7.93;凤凰B股,价格比为6.68。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