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死一个我看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王晓峰)

世界上每天都有大批人因疾病、饥荒、灾难和战争而死亡,没人知道这些死难者是谁。但是他妈的美国不管谁死了,都要让全世界知道,好像美国人就多值钱一样。这不,最近美国又发生了校园枪击案,又有两人命丧黄泉,媒体大肆炒作,恐怕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似的。

这次校园枪杀事件使我想起两年前最惨的一次,1999年4月发生在科罗拉多州克隆姆比中学的枪杀案,有15名学生死于枪口之下。这件事当时在美国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正忙着在巴尔干半岛杀人的克林顿也不得不抽出时间发表电视讲话,大谈美国的社会暴力问题——这简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很难想象,那次枪杀事件居然和音乐扯在了一起。据警方调查的结果显示,杀手之一在作案之前曾在互联网的BBS上说自己最喜欢的音乐是“金属”乐队的唱片《斩尽杀绝》。这还不算什么,两位杀手正是当时最走红的“玛丽莲·曼森”乐队的忠实歌迷,而且警方在杀手家中翻出了一堆带有暴力倾向的摇滚乐唱片。

暴力和死亡是摇滚乐中常见的主题。还记得有一首民谣么,叫《告诉罗拉我爱她》,歌曲讲的是一个小伙子爱上一个叫罗拉的姑娘,因为没有钱娶她,所以只好冒死参加赛车比赛,结果车翻人亡。这可能是比较早地从正面谈论死亡这个话题的歌曲,但这只是一首伤感的歌曲。但70年代“黑色安息日”乐队出现后,死亡成了重金属音乐的主题,死亡变得很刺激,死亡变得很酷,死亡变得很时尚——死亡成了一种文化。

这种死亡音乐文化最终演变成三条脉络:重金属、哥特音乐和工业噪音。那么这类音乐歌词内容都是些什么呢?内容非常令人震惊,许多歌词集中在性与强奸、毁灭与阴暗、死亡与自杀、流血与暴力上,歌词通常包含邪恶仪式和咒语,有些歌词更是赤裸裸地歌颂邪恶、性虐狂、谋杀、自杀、性异化、仇恨、偏执、暴力和神秘主义。其他的还有毒品、酒精、卖淫、猥亵、同性恋、乱交或其他淫荡行为。

你死一个我看看0

那些着迷于这类音乐的年轻人,通常变得比较孤僻和狂躁,他们已经把自己看成“怪人”,暴力音乐似乎可以满足他们,但对社会来说无疑带来不安定因素。80年代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位16岁的美国少年割脉自杀,他是听着“圣徒犹大”的《命运的悲惨翅膀》离开这个世界的,因为他“实在无法抵御这种死亡气息”。

今天,重金属音乐的主题日趋破坏性和消极性,那些听重金属音乐的人也比上一代人变得消沉、邪恶和悲观。美国田纳西州大学青少年精神病临床助理教授保罗·金博士指出:“重金属音乐的要旨就是用强力统治世界,而这个强力就是暴力。”丹佛大学人文研究所主任卡尔·拉斯克认为重金属音乐“是真正的暴力美学,是形而上学,是恐怖暴力的手段”。专栏作家迈克尔·麦德维德指出,今天的音乐已被“性冒险和肉体愉悦为中心”所统治着。另据一项调查显示,从80年代到现在,美国10到17岁的少年谋杀案上升了近90%,在被捕的90%的年轻人中,他们的犯罪动机都与重金属尤其是“黑色金属”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其实,这种死亡音乐文化带有很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在这些死亡音乐家的音乐中,这个世界被他们描述成地狱,但现实生活中,这些人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就像“金属”乐队一样,他们也会因为Napster侵权而要通过法律来打官司,也会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按理说,他们应该使用魔法诅咒,他们应该捣毁Napster的总部,摧毁他们的服务器。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祭起法律大旗,教唆别人实施暴力的人自己却很乖。“金属”乐队张口闭口都是死亡,但有 一次演出,由于电源短路导致舞台着火,主唱被烧伤,把他们吓得失魂落魄,全然没有视死如归的气魄,这就是摇滚版的叶公好龙。英国有支死亡金属乐队叫“毒液”,在他们如日中天时,曾把这种死亡艺术推向极致。但有一天人们才发现乐队成员克罗诺斯对死亡艺术一无所知,才知道上当了。还有那个不人不鬼的“玛丽莲·曼森”,当克隆姆比中学血案发生之后,公众把他当成过街之鼠,这时,他怯弱了,他发表了一个声明,把责任推给了社会和政府。

那些传播死亡音乐的音乐家无一不是胆小鬼,如果你对他们说,你既然对死亡如醉如痴,你死一个我看看,放心,没有人敢站出来。

如今,这些死亡音乐的“精髓”都出现在中国的音像市场上,中国歌迷对此津津乐道,张嘴死亡闭嘴哥特。我们可以理解,中国的歌迷中,绝大多数人只是对死亡音乐的时髦感兴趣,并不知道歌词说的是什么,他们认为在T恤衫上印着骷髅是一种很酷的象征,这些歌迷都是叶公,他们也和任何人一样怕死。(图片均为本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