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第二大传媒集团的中国序曲
作者:李鸿谷(文 / 李鸿谷)
萨默·雷石东(维亚康母公司 供图) “我不经常去购物。但是可以说我一生中曾买了三大件,一个是维亚康母,一个是派拉蒙,一个是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现在呢,我的购物袋子已经满了。”
虽然时隔一年多,但维亚康母公司(中国区)总裁李亦非在说起她老板的这个答案时,仍忍不住用了最高级的形容词,“非常幽默,非常精彩!”如果说,雷石东先生第一次到中国只是为了开办他的中国办事处而十分低调的话,第二次,也即参加“1999上海财富论坛”时,他已经足够引人注目了。雷石东先生所购买的“三大件”以及他对此的叙述,是中国媒体对他最为津津乐道的印象。
在北京国贸西楼的维亚康母公司北京办事处,接受记者采访的李亦非解释说:“雷石东先生就这么短短两句话,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有趣的是,雷石东的叙述句式与《阿甘正传》里阿甘的那段话——“最近我的朋友帮我投资了一家卖苹果的公司,他告诉我,我们不用为未来担心了”——竟十分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影片正是雷石东所控制的派拉蒙公司的作品。中国观众所看到的“美国大片”,比如《教父》、《人鬼情未了》、《勇敢的心》还有《泰坦尼克》以及吴宇森的《变脸》,都是雷石东旗下公司的产品。那位电视明星华莱士,曾经因采访江泽民主席而被中国人广泛关注的主持人,所属电视公司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去年年初正式被雷石东的维亚康母公司并购。这桩购并案,因耗资370亿美元,而被称为世界传媒史上最大的购并。维亚康母公司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最大最重要的传媒娱乐公司之一。
如果像阿甘所说“不用为未来担心了”,雷石东先生的“购物袋”是否真的满了?果真如此,那么雷石东先生的中国之行,仅仅为了一次东方情调的旅游?
李亦非并不认为雷石东先生的中国之行是为了“旅游”。
在“1999财富论坛”上,雷石东先生曾发表过一个极其乐观的未来预测,他说:“亚洲地区电视广告收入在今后10年内,将会增加两倍以上。而且由于这一区域拥有20亿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当然会成为世界媒介娱乐公司巨大的财富来源。”
像维亚康母这样的超级传媒娱乐公司会在自己的“购物袋”里放弃这里的财富吗?今年元月初,默多克先生携夫人在北京、上海两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访问。在他的访问刚刚结束的时候,美国《纽约时报》就援引“上海消息灵通人士”的说法报道默多克领导的新闻集团将于今年在中国举行全球高层媒体论坛。如果我们对比1999年由时代华纳公司在上海举办的“财富”论坛的轰动,默多克先生的此举,影响与收获都可能是巨大的。
记者就将在中国举办全球媒体论坛这一消息求证于新闻集团(中国)常务副总裁刘香成先生,他的回答是:“我们将选择适当的时候对此进行宣布,现在不宜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刘对这一消息没有给予正面的否定。
与这一未经正面证实的消息不同,新闻集团投资中国网通已经正式见诸传媒报道。
2月20日,提供高速网路服务的中国网通被证实向国内外投资者出售12%的股权,筹集了3.25亿美元的资金。投资者包括新闻集团、高盛(美国投资银行)、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在评价这一消息时,刘香成提请记者注意,“在全球所有国际传媒集团中,只有新闻集团被邀请参加了这一计划”。
与默多克先生娶了一位中国太太所引发的中国大众的普遍好奇心与关注力一样,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在中国的运作,也足以引发业内人士的强烈关注。比较众多欲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媒体集团,新闻集团差不多是最为引人注意的了。
雷石东先生在评价自己的生涯时说,“我们只有一个使命,就是打败竞争对手”。而在他看来,“我并不是寻找他,我到处都看到他们的存在”。当然,雷石东先生对对手并无敌意,他说对手“只是给我们带来灵感,让我们做得更好”。不过,雷石东更被自己下属记住的名言是,“我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在并没有开放自己传媒市场的中国,雷石东先生以及他的维亚康母公司已经有了一个对手存在——新闻集团,而且可以相信的是,新闻集团并非维亚康母公司惟一的对手。
对于新闻集团投资中国网通,维亚康母公司(中国)的总裁李亦非没有过多的评价。她描述自己的公司说,“维亚康母的信念是‘内容为王’,无论是发展宽带,还是发展其他什么先进的通讯技术,总得有内容播放啊,而‘内容’是我们的强项。”
无论对于投资中国网通的前景分析持什么样的判断,值得重视的是,这一投资行为本身,多少为境外媒体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别样可能性的样板。
中国之行,为开始作一个准备
63岁之前,雷石东先生的身份更像一个专业人士,其专业是律师。也就在这年,即1987年,他筹借28亿美元吞并了从事有线电视事业的维亚康母公司,自此开始了他的国际传媒娱乐业巨无霸的人生。
这位今年已77岁的CEO的传奇人生其实并不如他的MTV让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所熟知。
李亦非在描述MTV的全球境况时,用了这样一个数据:年营业额40亿美元。但是,这一行业的开始却十分有趣。最初的MTV是为宣传唱片公司的唱片而成立的一种近乎广告台的电视台,后来竟成了青年人的时尚。在中国,维亚康母的MTV是被中国有关方面批准23家进入三星级以上宾馆的频道之一。
李亦非描述说,目前MTV已与国内38家有线电视台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电视台大约每天将播放1~3个小时的节目。但是,这些节目的供给都是无偿的,但随片带广告。因此,随片广告成了维亚康母公司在中国最主要的收益来源。
资本扩张的目的源自对资本回报的期待,这是舆论研究者喻国明的判断。但是,对目前已经屯集在中国的境外传媒集团,现在仍是处在投资期,所以他们的收益至少现在并不是一件可以计算的事情。
有关专业人士分析说,在中国的这一轮WTO谈判中,媒体并没有进入谈判的内容,众多期待进入中国的境外媒体目前最重要的选择就是两个打下足够的基础与赢得足够的注意力。很显然,就这两方面论,时代华纳的“1999上海财富论坛”是一个成功的模式,而如果《纽约时报》对新闻集团全球媒体论坛的报道最终确实的话,仍不失为成功的后继者。
在这种局面里,雷石东的中国之行,有什么样的计划实施呢?对此,李亦非说,“我们当然有自己的计划”——在现行的政策下全方位纵深合作。
李亦非在这一问题之外,为记者展开了一种有价值的分析:中国进入WTO的未来,将对整个国家各个行业带来真正的挑战,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媒的现实,正如许多学者所分析的那样,没有形成真正的传媒集团,那种足以对抗境外国际传媒集团的中国集团。
如何形成中国的传媒集团呢?李亦非问。她的判断是,中国媒体目前正在筹建自己的传媒集团,这多少会对人才的培养有所期待,而维亚康母公司将希望提供人才的培养与交流方面的合作。
从某种角度看,这多少也可能是维亚康母公司雷石东先生中国之行的计划。一个为未来的开始而进行的准备。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刊资料)
【资讯】
雷石东从63岁开始
在一份由维亚康母(中国)公司提供的公关稿中,这样描述他们的老板——萨默·雷石东先生:“媒体产业是个充满青春激情的行业,在这个领域缔造神话的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老头,77岁的年纪上,他依然喜欢怀拥妙龄女郎谈笑风生,他经营的公司靠年轻人生存。”
雷石东先生“靠年轻人生存”最重要的两大证据是,他拥有派拉蒙电影公司与MTV音乐电视频道。前者使雷石东经常被人称为“好莱坞大亨”,在中国人印象里,美国电影大亨一般形象就是怀拥美女,同时口里咬着古巴雪茄。这种形象也差不多是好莱坞电影里美国大亨的标准造形。比如老007辛·康纳利,还有柯克·道格拉斯。MTV成为年轻人的时尚,现在看起来多少出乎一般人意料,但它形成的品牌霸权,至少目前鲜有抗衡者。所以多数人对雷石东,一个老人领导这一年轻人时尚有着不解。雷石东先生的答案是:“你不必非得是16岁或者18岁才能理解18岁人想要什么东西,实际上有的时候必须岁数大一点才知道年轻人想要什么东西。”
雷石东先生还有一句说法更表明他的自信,“我们公司有些人是比我年轻的,他们可能会比我做得好,但是,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非常有趣的是,雷石东先生真正涉足娱乐业并最终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传媒娱乐大亨,是在他63岁那年。那是1987年。
而此前,雷石东先生的经历虽然传奇,却与他后来的角度形象有着太大的分别了。二战时期,由于雷石东通晓日语,被美国军方征召到情报部门破译日军通讯密码,这一工作让他成为了二战英雄。战后,他选择了法律,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从事的是法律工作,并且在美国司法部干了6年。后来雷石东这样解释他离开法律界:“(因为)我发现法律就和其他事情一样,我就决定经商了,从法律进入了娱乐业。”
63岁时,雷石东先生决定将他父亲创造的基业——“国家娱乐公司”的事业大大提升一步。因为作为一家电影放映的娱乐公司,虽然在美国、英国与南非拥有1300家电影院,但仍不如做一家拍电影的公司来得更有趣。这年,他吞并了从事有线电视的维亚康母公司;随后,雷石东再以94亿美元的巨资吞下好莱坞著名电影公司派拉蒙;再后,就是去年正式公布的并购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自此,雷石东先生因拥有众多媒体与娱乐公司被人称为“航空母舰”的舰长。
63岁开始涉足电视业,随后是电影业,再后是传媒业。雷石东先生解释他最初的动机时说道:“(因为)我看到电视成为了一种爆炸性的行业。”年龄并不是障碍,关键是,“你是不是兴奋,你是不是自信,”雷石东这样解释。很显然,这两点,从结果看,雷石东先生都拥有。
资讯
维亚康母公司
维亚康母公司(Viacom Inc.)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传媒娱乐集团之一,它的母公司是国家娱乐公司,而维亚康母旗下拥有:
派拉蒙电影公司,
派拉蒙电视,
派拉蒙主题公园,
MTV全球电视网,
Blockbuster录像带租赁连锁店,
Spelling电视节目制作公司,
Showtime电影频道,
西蒙出版公司,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以及19家电视台与1300家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