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非常时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高昱)

去年7月,沈阳黑社会犯罪集团老大刘涌被押解回沈阳公安局刑警支队(韩英信 摄)  

2月14日,48岁的陈政高当选为沈阳市新任市长。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沈阳和他自己描绘了一个美好但也艰巨的目标:把沈阳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商贸、金融、信息中心和全国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到2005年,沈阳的人均GDP将达到2.5万元,2015年达到6.5万元。陈政高尤其提出,不反腐败,“沈阳经济难兴,沈阳难稳,沈阳形象难立”。

沈阳目前所面对的非常时期,不仅仅是一个法院的报告没有被通过,也不仅仅是揭出了一批贪官和黑恶势力,更表现为在体制转型、产业结构和城市定位调整中,如何实现从经济到社会形态的良性循环,尽快而平稳地完成从解构到结构的蜕变。正如2月24日当选的辽宁省长薄熙来在向省人大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东南沿海省份靠大胆创新得以后来居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相反,一些反应迟缓而在经济上逐渐退位的市县不乏其例。”他指的是鞍山、抚顺,也是沈阳。薄熙来没有明讲,但本刊一直在关心的是一座城市如何避免自己成为马太效应残酷的牺牲者。

在过去的10年间,沈阳已经实现了一次现代化的蜕变,从重工业城市向商贸城市的演化。但这次蜕变也付出了相当沉重的社会代价:失业、腐败、黑社会组织、暴力犯罪、色情业,以及明显的两极分化,社会学的词语概括为社会失范。这种失范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往往意味着精神的丧失、矛盾的积累和再发展的乏力。

在采访中,记者能强烈地感受到沈阳的官员、商人、普通出租车司机对薄熙来、陈政高和新政府共同寄托的重重的期望。一种获得公众广泛认同的说法是:“一些丑恶和犯罪被揭开是不幸中的大幸,越早暴露越早解决,只有正视、反思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沈阳才有更好的未来。”大实业家卢作孚的后代、华新国际实业公司总裁卢铿给记者看了一份他在市政协会上的提案《沈阳市需要“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在历数沈阳市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机遇和危机、沈阳的优势和劣势、必须跨越式发展的理由之后,卢铿一口气提出了20条沈阳市跨越式发展的举措建议。这些期望和建议,是重担,也是力量。

我突然希望自己在这里记录下的是一座城市的一段历史。本文记录的是沈阳这座发展中的城市灰色的一面,批评过去是容易的,但写作本文的意思是,在冲突和失范的风险中,存在着新秩序形成的最大的可能性。

上一篇:
下一篇: 沈阳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