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克莱斯勒死去吗?

作者:李三

(文 / 李三)

让克莱斯勒死去吗?0

被施普仁委以重任的克莱斯勒新总裁蔡彻

全球裁员——克莱斯勒最大利空消息

2000年第四季度,克莱斯勒的财务报表显示的亏损已达14亿欧元。2001年2月初,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宣布了一个惊人决定:为重返盈利,公司将裁减困难重重的美国克莱斯勒分部雇员总数的20%。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宣布,公司将按计划裁减美国和加拿大大约26000名员工,并接受公司雇员的提前退休申请。该公司还声称将关闭六家工厂、减少轮班以及降低生产线生产速度。

坏消息总是结伴而来。据伦敦2月6日出版的《金融时报》消息,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目前正在和中国的一汽商谈有关合作事宜,合资项目是生产载重车和大轿车。据说已经有了一些眉目,很有可能在几周内签订合作意向书。但谈判进展得不很顺利,有消息说,“曾经因为技术原因推迟了一段时间”。据悉,这里说的“技术原因”,指的是中方坚持在合作过程中多用自己的零部件,这显然不合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初衷。

美国《华尔街时报》2月7日报出了另一条坏消息,戴姆勒-克莱斯勒的第三大股东美国银行投资家克可里安已经抛售了1000万股股票,他曾经在去年年末控告戴姆勒-克莱斯勒总裁在1998年合并时有欺诈行为,当时他向美国的一家地方法院递交了控告书,要求补偿损失90亿美元。

2月底,新任总裁蔡彻将公布他的拯救计划。但金融界人士认为,克莱斯勒在短时间里难有回天之力,要恢复到以前的辉煌起码需要几年时间。

施仁普,购并英雄进退两难

2月2日,德国斯图加特的一家报纸披露,戴姆勒-克莱斯勒总裁去年曾提出过辞呈。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发言人对“辞呈”之说的澄清颇似外交辞令:“我们不准备对这样的无聊谣传发表什么评论。”媒体认为,戴姆勒-克莱斯勒对此没有明确否认。

这种暧昧的表态似乎更刺激了媒体的嗅觉。2月4日,德国《星期天世界报》刊出大篇幅文章报道戴姆勒-克莱斯勒,文章透露了“辞呈”的前因后果:克莱斯勒四季度巨额亏损而施仁普向董事会主席克泼尔提出辞呈,但克泼尔没有接受。他认为,施仁普既然把车子带入了泥潭,就应当先把车子拖出来再说。这之后,施仁普立刻把他的最得力助手派往美国救火,试图挽回克莱斯勒的厄运。

作为当初公司并购克莱斯勒的“英雄”,施仁普担心公司被别人吃掉的恐慌比外人想象的要大得多。

2月5日,施仁普飞到科威特,与科威特政府代表进行会谈。科威特是戴姆勒-克来斯勒的第二大股东,拥有这家公司7%的股份。这位总裁此后还会见了科威特财政部部长以及主管投资的主要官员。科威特当地媒体注意到了施仁普这次不寻常的科威特之行,他们采访了一位金融专家,这位专家认为:“施仁普肯定不是来科威特享受沙漠阳光的,鉴于目前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处境,这位总裁当然是来争取科威特政府信任的。”

让克莱斯勒死去吗?1

雄心勃勃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总裁施仁普正在发表演说

德意志银行针对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营救计划”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最集中的传闻和日本丰田公司有关,传说丰田可能有意吃掉戴姆勒-克莱斯勒。据法兰克福的金融家们分析,目前戴姆勒-克莱斯勒股票的市值为500亿欧元,比1998年合并时减少了一半。而丰田公司的股票市值是戴姆勒-克莱斯勒的3倍。尽管丰田公司否认了吞食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可能性,但从资金方面看,丰田完全有胃口吃掉这家德国美国联合企业。

德国《星期天世界报》透露,德意志银行和摩根投资银行已经制定了一个方案,准备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吞并者。据说德意志银行的总裁2月6日证实了这一计划。

被媒体透露的营救“计划”实质上是利用资本运作,将陷入泥潭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拖出来。

第一步,戴姆勒-克莱斯勒必须尽全力让自己的股票产生吸引力,而惟一的办法就是提高产品销售量,增加投资者对戴姆勒-克莱斯勒股票的信心。用投资银行家们的话来讲,就是让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股票变得“性感”起来。

第二步,如果投资基金的大腕们仍然对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股票不感兴趣,就应当立刻卖掉克莱斯勒,刺激股民的兴趣。

事情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当初公司并购的设计师、现任总裁施仁普很可能就要辞职。投资银行家们认为,卖掉克莱斯勒是可以理解的,一位知情人士说,合并本来是想让克莱斯勒借用“奔驰”的名气增加知名度和提高销售额,但事与愿违,戴姆勒的好名声受到了不良影响,卖掉克莱斯勒恐怕是惟一的出路。

第三步,戴姆勒-克莱斯勒很可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重新组合的牺牲品,这也是德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但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家们表示:“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一步,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是为股东争取最大的利益。如果公司卖掉或被兼并能获取最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就必须正视这个现实。”

德意志银行针对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营救计划”立刻引发关注。这个走漏的风声受到了银行内部人士的指责,投资银行家们首先向德意志银行的总裁发难,他们责难总裁,违背了银行咨询业务的基本原则——银行对客户和咨询内容要守口如瓶。他们认为,德意志银行总裁的言论是在戴姆勒-克莱斯勒处境最艰难时发表的,这使得戴姆勒-克莱斯勒本来就很艰难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这些指责德意志银行的言论在2月6日前后频频出现。

不知是碍于言论的压力,还是“营救计划”原本就捕风捉影,德意志银行终于在德国汉堡出版的《世界报》表态:迄今为止,戴姆勒-克莱斯勒从来没有和德意志银行签订任何咨询协议;另外,银行为工业企业提供如何提高企业股票价格从来是没有书面合同的。

(图片均为本刊资料)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