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卖了1300万的科普读物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卖了1300万的科普读物0

2000年12月17日,有媒体报道说,一本名为《纳米世纪——奇迹、革命与未来世界》的书,还未出版,就卖了150万美元的非中文版权费。这个价格创了单本出版物版权费的最高记录。

2001年1月19日又传出消息,这本书在国内的版权转让也已确定。版税估计有90多万人民币。上次的150万美元版权费在此次的报道中被换算成了人民币,加上此次的中文版税,凑出了一个惊人的整数——1300万。增加的不仅是金额。细心人会发现,书的作者也由两人增加到了十几人。

记者采访了首次报道中提到的两位作者——经济学博士赵振华与曹清。当问到非中文版何时在国外出版时,赵振华的回答令人大感意外:“书不出了。”关于两次报道提到的作者人数不同的问题,赵振华说,“这是两本书。”赵振华解释说,所谓卖给国外的书,是由他和曹清写的。而后一本卖给国内的书,是由另外一批人在写。“这两本书的内容是不同的。”当问到为什么会有同一名字的两本书时,两位博士都避而不谈。

赵振华与曹清所著的《纳米世纪——奇迹、革命与未来世界》,15万字。赵振华说:“写这本书是为了向读者介绍纳米方面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纳米。”为什么外国人会对这样一本书感兴趣?关于版权出口的消息是否有广告宣传的意图?曹清没作正面回答,但他说,“他们并没有达到目的”。

关于书的内容,赵介绍说,这本书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纳米。更多是在讲纳米产业、纳米投资等。对于技术方面,他们的了解也不深。按赵振华的话,“是一本通俗的小册子”。而有关报道中说,这是一部“引导时代前行的作品”。两位博士显然不喜欢这样的说法。“我们的作品并不差,”赵振华说,“但再好,也不敢说到了新闻炒作中所说的程度。”两位博士也不太喜欢和媒体接触。“我们只想好好写一本书。并不想炒作什么。”“我们是知识分子。同书商打交道没有经验。对于目前的状况,我们很生气,也很被动。”

非中文版不出了,此书的中文版何时出?两位作者说,他们将对内容做进一步修改,现在有好几家出版社在接洽中,争取在三四月份出版。根据有关报道,另外那本同名,但却身价千万的的书也计划在4月出版。 读书文学纳米科技新闻

上一篇: 纳米的第一桶金
下一篇: 假扮牛仔的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