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扮牛仔的豪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林鹤)

假扮牛仔的豪宅0

西部住宅的主楼入口处  

“西部住宅”

说起美国的西部,第一反应,你会想起些什么?应该不会是光鲜的好莱坞,却是好莱坞告诉你的那些脏兮兮的西部牛仔故事吧。虽说,今日在西部行走着的,早已经是e时代新金矿的盖茨们,可是万一不小心,你恐怕还是会熟极而流地把“蛮荒”二字加在西部的头上。

所以,顺理成章,这个“西部住宅”颇守本分地走了粗犷野性的一路。

“西部住宅”,一处度假别墅,是建筑师西萨·佩里在1990年代初设计建成的作品。西萨·佩里历来专擅的设计领域,并不在居住一类,而是大型公共建筑。其中,普通中国游客最容易在美国看见的,当属纽约的世界金融中心,在标志性的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塔脚下,是一组胖塔楼;还有洛杉矶市的太平洋设计中心。区区一个别墅,请得起见惯大场面的著名大师来捉刀设计,主家自是富豪之辈。当然是在美国西部啦,它坐落在一片占地近4000亩的荒原当中,分成主楼和客室两个部分,身边有溪水潺潺流过。从主楼到客室去,得跨越两座小桥,走个十来分钟。这处度假别墅,平素住着的,只有看房子的人。到了假日,主人会带着家人、朋友和秘书,或许还有爱犬与猎枪,来呆上些日子。显然,在这样的地方,不会有人傻呼呼地圈起篱笆,把四下里的环境揉捏成精耕细作、绿草茵茵的中产阶级草坪。主人听凭窗外杂草芜生,与天际掩映的丘陵和树丛一起,围起来的,依旧是浑然天成的蛮荒气。

在建筑本身,做成这粗犷感觉的,首先依仗的是它的材质。杉树是北美土生土长的树种,杉木是美国人自来爱用的建筑材料。“杉木板房”,是极具美国本土特质的一个符号,只不过,它的尺寸似乎大致偏于“小筑”一等。这许多年来,凡有新富要做大宅子、充豪门气派,终究多是忍不住要用石块砌筑,假充中古时代的欧洲府邸。这“西部住宅”,总建筑面积已逾上千平方米,通体的梁板柱竟然全用木构,其不同凡响之处,登时就跳到了你的眼前。

假扮牛仔的豪宅1

阳台栏板处汇聚了几种不同的构造细部,参差对比而和谐  

另一种别墅模式

人们居家过日子,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这活动的习惯和尺寸,与居住建筑之间的关系,是最相密切的一种。所以,在大学里教学生设计别墅的时候,第一个作业,就是让小子们事先捏造出别墅主人一家的身份,以便根据他们各自的生活习性,为他们量身定做住屋——好的居住建筑,它的个性,不是来自于建筑师乃至于装潢师的生花妙笔,而是来自于屋主自己的生活。在一般人心目里,一幢大宅子的面积,有个四五百平方米也就到顶了。近几十年来,设计这个尺度的别墅,已经有了标准的路子。一般是二至三层的高度,底层放上车库、厨房和餐厅,配备一些辅助房间;一、二层之间,以一个起居空间贯通垂直方向,作为建筑的空间内核;卧室和卫生间放在顶层,围绕下面的起居空间布置,个数视总建筑面积的不同而多寡不一。面积再宽裕一点的,或许还会另加进一些特异性的空间,以容纳主人偏好的娱乐:或运动,或收藏,或者索性,在自家设置一个真正的小型电影间,也没妨碍。

对付这样标准尺寸的别墅,手法纯熟的职业建筑师可以蒙住双眼,见招拆招地一天出一个新方案,不带重样儿地一口气画它十几个。若容洒家歇息一刻,再画它十几个也还使得。但是,“西部住宅”憨大憨大的,单是主楼的建筑面积就有900平方米,顶两座常规大别墅的个头。是做它十几个卧室,还是设计一个好几百平方米的大厅,才用得完偌许多的面积哪!虽说是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矫枉过正地非要把三顿饭的米做得让大家一顿吃下去还不撑着,未尝不是更加难为巧妇的刁钻活儿。终不成在这大荒原上设计一个塔楼吧(你还别说,倒也有人专擅此道,此是后话,权且按下不表)。若仅限两三层的楼高,每层面积怎么也得有300平方米以上,那得长出一个什么样儿的大胖墩啊!

假扮牛仔的豪宅2

起居空间,陈设简单至极,凸显未经雕饰的材质之美  

假扮牛仔的豪宅3

中心走廊,正对一道楼梯,左侧楼下可以看见起居室  

为避免大胖墩的面世,建筑师没有选择起居性的“空间柱”居中鼎立的平面布置,而把主楼设计成一个狭长的形状,一条长长的走廊穿堂而过。若依现代建筑设计的常规理念来判断,这种处理看似犯了大忌,因为这样一来,就无端把许多面积浪费在了交通目的上,大大降低了室内建筑面积的有效使用率。现代主义的建筑原则,和它诞生的时代一样,最看重效率,糟践空间是容不得的。应该说,这里的平面布置手法,倒是与真正的欧洲古老府邸一脉相承,也是专为大宅子预备的——因为人家浪费得起这个面积啊。

若只是面积大,浪费得起,如此设计又何足道也。这道走廊,在主楼里可不仅是个长过道而已。它占据的宽度是交通功能所需宽度的两倍,从而顺势把楼梯也包揽在侧。由于楼梯与走廊的一体化,这个走廊不再被分割成两层,各自为战,而是上下贯通的“空间墙”。这道“空间墙”的位置正对着横贯主楼的坡屋顶的屋脊,是主楼横向的轴。以此轴为界,在它的西侧,布置的是共享性为主的空间,比如起居室、餐厅、厨房、书房之类;在东侧,则串起了卧室一类私密空间。由于两侧房间用途性质的差异,这走廊的两面,围合方式也是不同的。靠卧室的一边,是严严实实的木镶板壁,而临起居的一边,却是开敞通透的原木柱廊。主楼从外观看高达三层。这高度其实是假的,它的全部房间都安排在两层以内;上面的脖子,是挑高后加了高侧窗的走廊上空。含在建筑中心处的空间,原本天生就是一个黑空间,不少哥特故事的恐怖气氛,借重的都是这种黑空间的阴森。可是,在这里,起居厅对外的墙壁满布大窗,是豁亮的,走廊尽端,落地长窗顶天立地,是豁亮的,走廊上空,由于有了通长的高侧窗,也是豁亮的。于是,这横贯整个主楼的“空间墙”,成了一长列光线轴,把建筑从内核里彻底照了个通通透透,整个主楼都亮了。暖橙色木质的光亮,让空气都华美起来。

傻之美

盖房子用木料,这是咱们中国人的长项啊。中国古建的大木作,使的是因势利导、借力打力的功夫。好的建筑,连系梁柱斗拱处全凭榫铆,没有一丝生掰硬凑的。可是同样的木料见了美国人,遭遇的就只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拙劲儿。前面说到,这座别墅的材料用的是杉木。未经油漆的云杉圆木立柱与杉木横梁,就那样硬生生地直撞在一起。其实梁柱之间同样有榫接的节点,可是在外层,还是不放心地用手锻钢条和大头木螺栓,实实诚诚地赫然箍上了一道加一道。

在室内,一些房间的地板用了石英岩地砖,起居厅里的壁炉用了达科他州的石料。除此而外,到处都是木头,木头,木头。樱桃木,桦木,桃花心木,天上地下满处铺设,当然,最多的还是杉木,露明的梁柱全靠它了。壁炉的石头就是那么老老实实地一块块垒叠上去,一道镶边线脚也没有。墙上的木墙板打磨得一平如洗,一水儿的橙黄。窗格也是老派的方格子,一道对角斜线都舍不得做。最扎眼的就属中心走廊的列柱,据说这些高度不一的圆木柱子,用的材料都是遭受虫害的死树(倒是知道环保)。经过必要的防腐除虫处理以后,这些大圆木就那样裸露着成了柱子,别说免了油漆,连上面自然的裂纹、疤节和虫眼都和盘托出。配上粗大的金属箍带,十个人里怕不得有十个会承认,它像煞了正牌的牛仔装束里,那未经硝制的生牛皮加上铆钉大扣子。

面积这等巨大的豪宅,家具、灯饰、摆设,得是什么排场才相配?依我们北京大钟寺家具广场的定势,怎么也得有个三五十头的枝形烛台式水晶大吊灯吧?怎么也得有几尊怪头怪脑的大理石雕像吧?

嘿嘿,在走廊顶上,一路挂过去的,有几架简单到陋的吊扇,自打1980年代以来,我就再也没在百米以内见过这玩意儿了。灯?不仔细的话,包你找不到,算是留给你的眼力测试题。插花用的是草编的篮子,在大钟寺是别想看见的,城乡结合部的小地摊上或许能有。书架用傻头傻脑的厚木板摞成,一点不知道什么是木匠的做工。然后,除了松软舒适的沙发,和一些书,眼前看得见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牛仔就得这么粗豪,这么傻吧。难怪敢号称“西部住宅”呐。

(图片均为本刊资料) 牛仔北京豪宅建筑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