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脱口谁在秀

作者:钟和晏

(文 / 钟和晏)

谁在脱口谁在秀0

英达脱口秀第一期节目现场  

英达:脱口秀之母?

虽然在冯小刚之前出场的第一位嘉宾是一只猴子,被人拎着绕场一周,一个英达作主持人,冯小刚和张越作嘉宾的《英达脱口秀》现场,光想想就能让你眉开眼笑了。不过在嘉宾出现之前却是英达自己的一大段“单口相声”,上台的开场白后英达坐到舞台左侧的主持人台后,手拿一叠“新闻剪报”开始他的评述,关于“媒体对英达和三陪小姐的歪曲报道’显然是杜撰,不过其他的也不乏真实新闻,比如巩俐被联合国任命为粮农大使。英达评论道:“我不明白联合国为什么选中巩俐,她和粮农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尹相杰更合适,因为他刚刚被评为‘十大农民歌手’之首。”正在舞台右侧乐队里打盹的尹相杰顿时笑开了花,忙着感谢农民朋友。

张越说“《英达脱口秀》完全是美国夜间脱口秀的翻版,就像《大卫·莱特曼》这样的节目,有主持人的单口逗乐,一般来说是政治笑话和其他一些笑话,也请一到两个知名人物做嘉宾,访问也是以调侃为主的,这种逗趣好玩、插科打诨的大型现场脱口秀在美国已经有好多好多年传统了,英达就一直想把莱特曼似的脱口秀形式搬进来。”

难怪英达在节目开场白时说,“英达是中国情景喜剧之父,如今想做脱口秀之母!”

英达到15期就死了?

《英达脱口秀》制作第一期样带时,有报纸用了“英达跳到台前做主持打造中国首部脱口秀”这样的标题,甚至宣称“英达现在把在美国最流行的电视节目脱口秀推上荧屏,真可谓敢为天下先”,很有些第一个吃螃蟹人的悲壮。显然中国首部脱口秀不是英达,但这确实是第一个用个人名字命名并冠以“脱口秀”三个字的节目。《实话实说》的总策划杨东平说:“脱口秀是港台的译音,在港台是被定位于综艺节目或者娱乐节目,但在国内几乎所有的谈话节目都不定位于娱乐节目,而是属于社教类或者新闻专题类。”

其实《英达脱口秀》到目前为止也只录制了绝无仅有的第一期,这个节目的制作单位派格公司解释说因为近几个月英达一直在忙于拍情景喜剧而无暇顾及,他们打算马上再着手进行,希望是每天一期并首先在北京电视台播出。

同是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张越、阿忆他们现在已经担心英达妈妈能否顺利生下他的脱口秀,张越说:“说实话,像美国那类娱乐型的脱口秀在中国做的条件不是很具备,很多西方人的玩笑在中国一定是不能被接受的,会引起公愤的。即使开采访对象的玩笑,观众也会拦着你,他们会觉得你刻薄嘴损,最后你只剩下开自己的玩笑了,那也不能天天拿自己耍自己开涮呀!”阿忆则断言:“我根本不相信英达能一期期做下去,估计到15期就死了。本来幽默杀手就少,给他提供策划案的人会很快枯死的。”

179个和不到5个

英达当不当得成脱口秀之母还是个问号,1996年开播的《实话实说》成为中国脱口秀之父的地位已经是铁一样的事实。正是在《实话实说》的带动下,近年来出现了电视谈话的热潮,据《实话实说》最近的统计,目前国内的电视谈话节目已经多达179个,而且方兴未艾。

可是究竟什么是脱口秀,是不是所有的谈话节目都算脱口秀呢?你不能指望这个问题会有个统一的答案,无论是学者、电视人还是观众,都会有人说是也有人说不是,说不是的人都会说脱口秀不仅仅是脱口,它也是秀,秀是一种以主持人为主的机智语言表演,是精心的安排构思,不是一个随便的谈话或者交谈,惟一异口同声的是所有人都承认崔永元的《实话实说》是标准脱口秀。

一位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人认为:“如果按照‘秀’的标准,国内的脱口秀节目不会超过5个吧。”

北京台《谁在说》节目编导张培却说:“也不能光要求主持人呀。你看国外脱口秀节目观众现场反应多热烈,我们录节目时经常主持人抖了包袱,可观众鸦雀无声一点反应也没有。如果社会上有幽默感的人越来越多的话,脱口秀这样的节目也就越好生存了。”

谁在脱口谁在秀1

不断聊下去的倪萍  

对话:倪萍的《聊天》是脱口秀吗?

倪萍:

我觉得这其实不算脱口秀,而是一个家长里短式、漫无目的聊天节目,聊孩子,聊老人,聊婆媳关系,是人们说了又说,聊了又聊,并将永远聊下去的人生主题。

《谁在说》主持人阿忆:

我觉得《聊天》不算脱口秀。

脱口秀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幽默,这不是相声的幽默,而是智者的幽默。做脱口秀主持人一定要两种特性,他生活中一定是很好的聊天家,做节目时更多想到他是主持人。无论哪一类脱口秀主持人都要积累大量生活故事和生活经验,同时有发问的技巧和接承转折的技巧。

《半边天》主持人张越:

倪萍的节目不是我认为那个意义上的脱口秀,脱口秀应该有语言表演成分在里面,《聊天》更像名人生活漫谈,标题起得跟它的内容很贴切,不过我觉得这个节目还应该有更加严密的设计。

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

《聊天》从广义来说也可以算脱口秀,它毕竟在谈嘛。

名人访谈的谈话空间是因为人们对名人成功人士信息了解不对称,它通过这样一种谈话把老百姓不太了解的另外一面或多或少通过节目给出来,不过这对谈话节目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有限的表现方式。

我不太倾向于一种新的题材形式出来以后一定要给他归个什么类,主持人可以是各种各样,只要大家看得下去,觉得有意思。我个人觉得倪萍的风格也是一种风格,因为她谈的是涉及情感的话题,人们触及它的时候是很小心翼翼的,不可能很激烈或者冲撞式的。

国外涉及情感话题的冲撞是非常激烈的,比如把一个名人请来后问他对婚外恋怎么看,你有没有婚外恋,他说没有的话就请他看一段采访,把他有婚外恋的秘密曝光。这种东西是一种类型,在目前国内条件下即使有这样的创意也很难做出来,五年八年以后也许可能吧。(图片均为本刊资料)

谁在脱口谁在秀2

在美国,脱口秀节目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资讯:

脱口秀在美国

在美国,广播和电视中的谈介的发轫期,但真正成为一股潮90年代的事情。在这之前,脱口在夜间播出的电视节目中,或是播出。那时典型的脱口秀节目大方式面对一些严肃的问题,它们节目的附属品。

最近几年,要在广播电视中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事情,包括他们自己的痛苦和心话节目都可以溯源到这两大媒流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却是秀羽毛未丰,还基本上被限制在一些公众不太感兴趣的电台多是通过访谈或是集体讨论的更像是新闻节目或是社会服务感受真实生活的听众和观众却广播和电视中谈论几乎所有的灵创伤。人们对所有的生活难题,从悲剧和丑闻到人际关系故障,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脱口秀节目成为一个无序、绝望、愤怒的时代里为社会和人们提供的一种解毒剂。

但是脱口秀的消极一面也在不断扩大。在电视为吸引更多观众的竞争中,许多脱口秀节目肆无忌惮地把社会混乱和个人痛楚公开曝光,使得这些现实问题更加严重。

——摘自《脱口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和影响》 内地综艺脱口秀英达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