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医院的人道问题

作者:巫昂

(文 / 巫昂)

戒毒医院的人道问题0

拿出了坐牢的劲头是否能真的戒毒?(秦文纲 摄/Fotoe)

杜晓斌已经在位于京郊某戒毒医院呆了第二个星期了。两周前的一个晚上,他深夜跟朋友们到酒吧玩儿,那是一个北京名人常去的酒吧,杜晓斌在朋友的劝说下,试服了一颗摇头丸,之后他们玩得很开心;不料突然来了一些警察,要求他们全部蹲下,告诉他们需要检查他们是否使用了毒品。在场的名人在小试杯上习惯性地签上了花体的名字,很快得到释放,其他十几个人,包括杜晓斌当晚被送进了那家强制戒毒中心。

杜晓斌并没有使用化学性质毒品如海洛因的习惯,他只是偶尔在香烟里添加一些朋友在乡下家里种植的干大麻叶,而且还没有达到上瘾的程度。但是因为那天晚上是一次突击的行动,直接由上级部门主管,他的特殊情况并没有引起警方格外的重视。

三天后,他的妻子黄壬获准第一次去探望他。那家戒毒医院位于一个深山沟里,四周荒凉僻静。强制戒毒医院的选址往往远离人群密集的繁华区域,医院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除了必要的医护人员和专业人员之外,民警是必要的管理人员,民警一般按不少于床位的15%配备。所以杜晓斌的第一感觉就是:“我觉得我是坐牢来了。”

“我第一眼看到他,差点就要精神崩溃,他和三天前判若两人,脸色十分苍白,好像也没有穿暖和,见到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一向是个很自尊要面子的人,探望快结束时才说了句话,意思是让我快交生活费。”黄壬说,“我没有想到戒毒医院这么难进,要经过重重关卡,家属探望并不容易。”

第二次去见杜晓斌,黄壬带了家中仅有的一万块钱,除了办理必要戒毒手续和一张亲属探访证需8000元外,1000元作为首付的生活费,交给负责杜晓斌的看守民警,由他来安排杜晓斌的生活支出,剩下的钱包括被服费等,在戒毒医院内的着装是统一的。

戒毒医院的人道问题1

强制戒毒并不是理想的方式(秦文纲 摄/Fotoe)

黄壬在复述她的见闻时表情很痛苦:“我在附近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家小餐馆,餐馆里只有面疙瘩汤,我端了一盆汤回头去找他,心里直后悔没有带些别的吃的过来,走的时候时间太仓促了。”

杜晓斌认为,在这里戒毒的人员都是以跟杜晓斌差不多的方式进来的,甚至形成比如新疆同乡群,有些戒毒人员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听说时间长了,他们会偷偷地向你兜售毒品,或者以戒毒药品为名义的替代性毒品:“在那种环境下能够彻底戒除毒品的我想不会太多,因为管制过分严格,有些强制措施是外人不可想象的,我也不能够透露给你的,戒毒者会形成某种逆反心理,一旦离开那个环境,对毒品反而陷得更深,对家人和社会的危害变本加厉。”杜晓斌说。

黄壬则说:“看到我丈夫这种情况,我作为家属是反对将他放到强制戒毒医院的,如果他将来毒瘾加重,给家里的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同时对他身体的影响也到了不能继续的时候,我宁可送他到家属可以陪护的自愿戒毒医院,我相信那里会更人道一些,我们的选择余地会更大。”

记者给多家强制性戒毒医院打电话都没人接,所以,也就很难想象外人包括家属如何能跟院方联系上。

(注:根据被采访人要求,报道中某些人名为假名)

戒毒医院的人道问题2

即使戒了毒,复吸率也很高(本刊资料)

戒毒“的哥”和他的被刺

宋玉生在为他的《我的28岁和白鬼恶魔》签名售书途中被刺,尽管媒体报道他的被刺事件纯属与另一车的司机发生争端,和他宣传戒毒无关,还是引起了人们的诸多猜测。记者见到宋玉生时,他的声音绵而弱,显然底气不足。他的每一次发音都震颤着伤口,被刺在腹部的那刀缝了6针,开刀检查内伤又缝了22针。他的腹部要终生留下这些疤痕了。

将自己的吸毒戒毒史写成一本书出版,而成为媒体名人的出租司机宋玉生,在吸毒三年后,经朋友介绍,在一家民营戒毒所戒毒,三次花了一万多元钱。谈到戒毒医院,宋玉生说:“在戒毒所中的医护人员很理解和关怀戒毒者。陪聊天,鼓励他们戒毒。告诉他们少用些‘美沙酮’、‘逮司眠’、‘安定针’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很大。”但是这些褒扬的话不排除他和媒体打多交道后的谨慎,因为最后他又说,“通过我的吸毒、戒毒这段特殊经历让我感悟到——戒毒必须走向公益事业,有的人吸毒时有钱,等想到戒毒时没钱了。我有个梦想,吸取一些戒毒所成功经验的和不足之处,搞一个自己理想化的戒毒所,我深深理解他们需要什么。”

自愿戒毒医院的全封闭管理

这是一家自愿戒毒医院的管理条例,包括:“1.禁止病人外出及家属或亲友探访。2.病人与家属或亲友实行间接通话制度。3.禁止病人串门,由病区保安人员负责。4.病人生活护理由陪护人员负责。5.病区实行记账管理,禁止现金流通。”在收费标准上,7天疗程2000元,10天疗程2900元,15天疗程3800元;生活费用另算,大概7天500元就可以了,家属可以陪护,但是都不能外出。供职于该戒毒医院的医生刘宛铃说:“强制戒毒当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人道方式,但是自愿戒毒有时候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管理上不够严密导致医院成为毒品贩子活动的场所,戒毒者在这里结交了更多的‘同道者’,有了更为广泛的渠道获取毒品,当他们离开医院复吸后,他们会认为在戒毒医院里认识的新朋友太有用了。”

观点

戒毒医院不能没有强制性

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公布的资料显示,戒毒医院在对长期吸毒者进行治疗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长期吸毒者,他们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为,而是受药物控制,他们消费性地滥用药物,对他人、社会构成很大威胁。这时对他们要采取一些严密的干预措施,对吸毒者进行治疗和康复,消除或减轻他们带来的危害,使他们摆脱滥用药物的生活模式,恢复正常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重归社会。

很少有吸毒者自己愿意去戒毒,多是家长或亲人逼着去或涉毒犯罪被公安机关抓去强制戒毒。即使戒了毒,复吸率也很高,特别是只进行脱毒治疗者,复吸率可高达95%以上。所以,不论是强制性戒毒医院或是自愿性的戒毒医院,对戒毒者不能不采取强制性的脱毒措施,否则,康复的机率会很低。 戒毒药品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