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2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古平 林炽 吴青 张广才 顾永忠)

读者来信(127)0

到了年底才发现这一波牛市的力量竟然如此之大,这不免让那些宣称中国股市没有实际投资价值的学者感到没有面子。但是,对于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建设的中国股市来说,或许,一切才刚刚开始。

北京  古平

真的和假的

我的一位报社朋友,前一段时间,因为协助全国打假办在新一轮的打假运动中对假冒伪劣者充分曝光,生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天意市场的小商贩们整日围追堵截在报社外面,叫嚷着交出她来。天意是个小商品批发市场,拥挤的空间里堆满了上至电器下到圆珠笔的各色东西。据我所知,北京城里像这种角色的市场,还有金五星、天诚、万通小商品世界等。天意诞生最早,它被打假办盯为目标是当然的,更何况这里的商品像它的经营者、购买者一样,不免鱼龙混杂。一个冒牌的耐克鞋、双喜牌乒乓球都足以让人抓住把柄。

那几日的新闻里到处都是全国打假的消息。特别有一条新闻,长达四五分钟,反映了发生在六七个省市的暴力抗法事件。画面上是执法者没收制假成果及材料的铁面无私,被没收者的哭天抢地、悲愤莫名以至以身拭法。

不知道为什么,看了这样一组画面,我起先对记者、执法者生命安全的担心竟完全发生了转移。我毫无立场毫无判断力地同情起这些可怜的造假、贩假者。面对安身立命的家伙被抄走,他们那张有着普通人喜怒哀乐的脸上泛着的是无尽的绝望。我一直在想,既然人人都知道小商品世界里的东西真真假假却仍然常买常用,它就有存在的意义——也许假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抢占到品牌地位的质量略次品?

我不相信这个世界的竞争原则是越来越公平,那些布满北京城里每个最繁华地区的标识,看来看去都是肯德基、麦当劳,现在还有了新加入者——喝咖啡的星巴克,喝奶茶的仙踪林。它们以最强资金实力购买第一百几十号店,其来势足以把没钱的家伙一网扫尽。可是,人们仍难免会怀念街头老婆婆蒸出来的小包子?那到处一式的汉堡、炸鸡,让我首先从视觉上就感到厌倦!强者愈强,在全球推行的就不可能是多元的形态。人们除了与它们联姻,哪里有继续生存下去的能力?但是谁给小民们机会呢?!

当然,我的世界观也充满矛盾。这两天,毒米事件又闹得轰轰烈烈,天良丧尽的小贩把陈米拌上工业用油充新米卖,人吃了反应不会好过喝了朔州假酒的农民。对待他们,我们又该怎么办?

北京  林炽

选择还是反对

在所有欧洲国家反对转基因食品、反对利用动物进行医学实验等浪潮中,英国人的声音最大也最嘈杂。但由此引起的对政府的抨击并不能阻止英国众议院在2000年12月21日以超过2/3的压倒多数票通过一项法案,允许科学家克隆人类早期胚胎,并从中提取干细胞进行研究。

根据设想,科学家将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利用人的体细胞克隆出早期胚胎,使它在实验室里发育6到7天,然后阻止它继续发育,从中提取胚胎干细胞。这种细胞具备分化成人体各种细胞的能力,利用它有可能在体外培育出与提供细胞的病人遗传特征完全相同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例如骨髓、脑细胞、心肌甚至肝、肾等,它们可被用于治疗白血病、帕金森氏症、心脏病和器官衰竭等疾病,这将同时解决器官移植的两大难题——排异反应和供体器官严重缺乏。

反对的声音依然如旧,其一是,即使仅仅发育了几天的人类早期胚胎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生命,只为了获取一些有用的细胞而创造一个生命再毁灭它,是不合伦理道德的。第二个理由是,克隆人类早期胚胎成为合法行为,意味着对克隆人的管制放松,促使克隆人的出现。

其实,人类的伦理是可变的,输血技术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有人进行抨击,至今仍有人拒绝接受输血治疗。但是,没有人能否认,输血技术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第一位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于1978年在英国出生时,也引起了极大的伦理争议,而现在全世界试管婴儿已经超过30万例。看起来,不管愿意不愿意,人类很难拒绝选择克隆的诱惑。

北京  吴青

 读者来信(127)1

垄断的权力

 

媒体报道,12月2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王众孚表示,从2001年4月起,国家工商部门将用半年的时间,整治垄断性行业的限制竞争行为,依法对电力、保险、铁路、邮政、商业银行等垄断性行业,开展反限制竞争的专项执法行动,将重点查处一批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限制竞争案件。

垄断经营是大家都反感却又没什么办法的事情,国家工商局忽然出来说要监管未免让人觉得奇怪,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事儿的。但是要把监管的内容说具体了,大家也就不难明白了。工商局要管的是电话必须“搭配”电话机、彩电行业组成最低价格同盟等等这些所谓消费者不满意的事儿。专家们也纷纷表示:“政府加强监督,将有利于市场化运作,保护企业和老百姓的利益。”

别人的利益保护没保护不知道,老百姓自己一想就明白了没人愿意保护他们,电话该装早就装了,不满意的电话机也换过了,至于彩电,厂家要真有本事就撑着别把价格降下来呀,老百姓才不怕这个呢。

其实,老百姓对一些行政部门的做法和说法早就见怪不怪了,倒是一些为这些说法做解释的专家让人迷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位博士生导师说:“垄断性行业主要是烟草、黄金买卖、邮政、铁路和电信等行业。由于关系国计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存在着垄断行业。但是,由于地位特殊,又没有多少竞争对手,所以最容易舒舒服服赚大钱,把一些要求强加在消费者身上,而忽视了新产品开发和完善服务。”但是这位教授又强调,“垄断并不意味着能轻松地获取巨额利润,更不能因为消费者别无选择,就强加一些要求。《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不得强制让消费者购买特定经营者的商品。国家这次治理限制竞争的专项执法行为,就是要促进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公平获利,使老百姓的消费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

对照国家工商局的说法和那位有学问的教授的解释,我们发现,生活中只是又多了些笑料和无聊,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

信阳  张广才

来信照登

三联生活周刊:

感谢贵刊2000年第22期所载《一次关于死刑的论战》一文中报道了我在会上的发言及会下与贵刊记者的部分谈话内容。其中有几点并非我当时所讲,请在贵刊上予以更正:

1.我在“大舜号”案件中是某被告人的辩护律师,并非在该案中“代理……赔偿问题”。

2.据权威资料显示,“大舜号”在海上沉没的地方距海岸10海里左右,并非文中的“只有500米远”。另外,此段话并非我在会上的发言,是会间与记者随便交谈时提到的,现登载的内容也不确切。

3.上述内容都是在会上会下讨论“法人犯罪”问题时提到的,而不是在讨论死刑问题时提到的。这些内容与死刑无关。

天达律师事务所  顾永忠

读者来信(127)2 

上一篇: 生活圆桌(127)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