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万辆销量后的汽车股
作者:谢九(文 / 谢九)
12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我国的汽车产销情况:今年前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40万辆和1639万辆。汽车工业协会同时预计,根据11月份的产销数据,我国2010年的汽车产销量将超过1800万辆。这一数字将打破美国曾经创下的年销售1700万辆的世界最高纪录。
2009年,中国以年销售1360万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当时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已经是中国汽车业的高点,但在汽车下乡、以旧换新和购置税优惠等政策的刺激下,国内的旺盛购买力还是超出人们的预期。以今年1800万辆的销量来看,对比2009年依然有32%的高增长,大大超过了年初普遍预计10%的水平。
与汽车行业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汽车股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不仅大部分汽车股在年内的涨幅为负,甚至落后于大盘平均水平。除了大盘自身较弱的原因,汽车股今年的疲软主要来自两个因素:一是汽车行业在经历了2009年高速增长后,很多人担心这将是国内汽车业的顶点,随着政府鼓励汽车消费的各种优惠政策的退出,2010年之后汽车销量将逐步回落,所以对汽车股也保持了谨慎回避的态度;二是汽车股在2009年表现非常强势,远远超过大盘涨幅,2010年的低迷表现多少有些向市场平均水平回归的意味。由于汽车股的业绩增长和股价低迷形成明显背离,这使得目前的汽车股估值尤为便宜,如果以2011年汽车业10%的增速来看,很多汽车股明年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0倍出头,无论和A股市场平均水平横比,还是和汽车股历史估值水平纵比,都处于底部位置,这是目前的汽车股最为吸引人之处。
如果从汽车行业的不同细分市场寻找投资标的,乘用车领域的上海汽车(600104)、客车领域的宇通客车(600066)、零部件的福耀玻璃(600660)、具备资产整合概念的东风科技(600081)等,都是值得长期关注的公司。
作为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龙头企业,上海汽车用连续增长的业绩证明了自己的地位。在2008年因为金融危机等因素而跌入业绩低谷后,公司2009年迅速恢复元气,在当年创下了净利润66亿元的历史最好业绩,实现每股收益1元。今年前三季度继续高速增长,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0%和141%,每股收益1.13元已经超过去年的全年水平。但是公司股价表现却和业绩增长背道而驰,截至12月10日,公司今年股价下跌21%,超过上证指数13%的跌幅。从股价近期表现看,公司从10月底至今的最大跌幅接近30%,也远远超过同期大盘11%的跌幅。在经过近期的股价大跌后,公司的估值优势更加明显,以前三季度1.13元的每股收益看,全年业绩预计在1.5元左右,对应目前15.8元的股价,2010年的市盈率只有10倍。
作为乘用车市场的龙头企业,上海汽车估值如此之低,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担心公司的成长性是否能得以延续。从长期看,公司未来的看点并不在旗下的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两大合资公司,这两家成熟稳定的公司并不会在业绩上给投资者带来太多的惊喜或失望,更多的变数在于公司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公司目前的自主品牌主要是荣威和MG两大品牌,在经过多年培养后,自主品牌的亏损额度已经逐年减少,扭亏在望,尤其是定位中高端的荣威开始放量,有望成为公司今后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今年11月17日,公司的定向增发方案获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拟以不低于每股11.47元的价格定向增发9亿股,募资总额不超过100亿元,本次增发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自主品牌乘用车投资项目、自主品牌商用车投资项目、技术中心建设二期项目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海汽车也是投入最多的公司之一,其目标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和传统汽车一样占据20%的份额。
宇通客车是国内客车市场的龙头企业,宇通客车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周期性特征,业绩基本上每年都保持上升的态势。公司今年的业绩增速低点发生在2009年,这一年由于整个行业需求较为低迷,公司业绩增速明显放缓,但即便如此,还是实现了6%的增长。进入2010年,开始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宇通客车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7%和62%,实现每股收益1.05元。公司最新披露的产销数据显示,前11月公司销量同比增长53%,高于前三季度49%的增速,显示四季度业绩增长还将继续提速。由于市场需求旺盛,现有产能多年来一直呈现紧张局面,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只能有选择性地接单,这使得公司始终能够保持18%左右的较高毛利率,和客车企业通过降价大战导致毛利逐年下降形成鲜明对比。公司目前设计产能3万辆/年,规划中的2万辆产能预计在2012年投产,这意味着产能将在两年后实现飞跃。
今年10月份,工信部发布《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新建商用车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总额不低于20亿元,大中型客车不少于5000辆,轻型客车不少于5万辆,计划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这将大大提高大中型客车的进入门槛,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对龙头企业宇通客车的好处显而易见。另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宇通客车已经走在了行业前端,今年下半年,郑州至开封的城际线路上,10辆宇通的混合电动车正式投入示范运营,同时,针对城市公交和旅游市场,宇通客车也已经有新能源客车面世。
作为国内的汽车玻璃龙头,福耀玻璃的业绩和汽车市场的景气度息息相关,公司在2008年的业绩曾经大幅下降73%,而在2009年又大幅增长354%。在今年国内的汽车销量创出1800万辆新高的背景下,汽车玻璃的市场需求也大幅提升,从福耀玻璃的业绩看,今年三季度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大幅增长47%和114%,实现每股收益0.66元,全年业绩预计在0.9元左右,对应市盈率大概只有12倍。考虑到公司2011年的增长,明年的动态市盈率预计不到10倍,对于一家世界级企业而言,这样的估值显然具备相当的吸引力。
但是对于A股市场而言,低估值往往并不能构成投资者购买的全部理由,题材和想象空间往往更具吸引力。而福耀玻璃除了业绩和低估值之外,并不是一家有“故事”的公司,所以对投资者而言略显平淡,即使明年的动态市盈率不到10倍,也似乎并没有引来太多的关注。如果说福耀玻璃将来存在超预期的因素,估计应该是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的回暖。
相比之下,东风科技的“故事”会丰富许多。东风科技是隶属东风汽车集团的一家汽车零配件公司,如果仅从业绩和估值看,东风科技在汽车股中并不出众,今年前三季度的每股收益0.54元,全年预计0.70元,对应目前13元的股价,市盈率约为19倍,这样的估值水平在A股市场中并不算高,不过在汽车股中不算便宜。公司的主要想象空间在于集团内的资产整合。目前汽车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汽车零配件已经越来越脱离整车行业,作为一个单独的细分行业来发展,在一些大型汽车集团内,大多将零配件部门或者子公司整合之后独立运行。比如上汽集团将零配件资产注入巴士股份(600741),现更名为华域汽车,一汽集团将零配件资产注入一汽富维(600742),而这些资本运作都给相关公司的股价带来了惊人的涨幅。
东风汽车集团的零配件资产也有着较强的整合预期,集团下面的零配件资产较为分散,分布在众多不同的子公司甚至事业部。去年底,东风汽车决定组建一家具有法人地位的零部件(集团)公司,以便更好地管理下属零部件业务。根据安排,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拟将其持有的部分零部件子公司的股权出资到零部件(集团)公司。作为东风汽车集团零配件资产的唯一上市公司,东风科技被外界普遍认为将是集团整合零部件资产的主要平台。目前东风汽车集团的零部件年收入在50亿元左右,东风科技约占其中的1/5,如果将其余资产注入东风科技,对业绩的提升不言而喻。
受到资产整合预期的刺激,公司股价在今年9月份有过一轮较大幅度上涨,当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在3个月内,不存在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股票的非公开发行、业务重组、资产剥离、资产注入或影响公司股价波动等重大事项。”但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这样的官方标准表述,通常都会倾向于理解成为“此地无银”的表白。■ 股票商用车销量汽车后市场每股收益汽车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