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次换装与国泰航空升级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 国泰航空的全新商务舱 )
活动现场,国泰航空的全新商务舱座椅被布置成主席台,首度向公众展示的还有机舱服务员、地勤等前线员工的新制服及其位于香港机场贵宾室的最新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泰航空就是香港一张会飞的名片,据说,国泰的名字原是由其创始人和一群外国通讯员于马尼拉酒店的酒吧想出来的,尽管这个说法无从考证,但在它60余年的生涯里的确不乏传奇经历。1946年9月24日,美国籍的法雷尔(Roy C. Farrell)及澳大利亚籍的悉尼(Sydney H. de Kantzow)创办的航空公司正式成立,最初,他们以澳华出入口公司的名义在上海发展,后迁往香港。
1945年战争结束后,法雷尔返回美国,最初他曾经打算购置一艘船用来载运商品往来于太平洋两岸,之后他接受朋友的意见,打算购置一架退役的军机,他的意向是寻找一架道格拉斯C-47型飞机。在佐治亚州,法雷尔一时未能如愿,于是他拜托当地空军士官帮他留意,有合适的飞机时通知他。据说为了和空军士官“套磁”,法雷尔在回纽约前还特地留下一箱威士忌。1945年10月6日,法雷尔终于见到了“Besty”——一架经过翻新的C-47型飞机,法雷尔支付3万美元买下了它,后来,Besty被改装成为一架民用的DC-3飞机,并取得适航证。Betsy就是国泰航空的第一架民航客机,在公司上上下下提起它,但凡落在书面上,“它”就以“她”来表示,原来,这架有故事的飞机在国泰早已被拟人化了。Besty于1955年被卖掉,却又于30年后被发现于澳大利亚担任货运工作,后来国泰航空将它买回,并翻新成40年代时原本的模样,送回香港。今日,Betsy已经退役,并悬挂于香港科学馆的天花板上。
历史的传奇在天花板上,现实的传奇则在天空中继续。60余年的国泰航空在全球航空业的排行榜上,如果以纯利计算,已经位列世界第三大盈利最高的航空公司;如以营运溢利计算,国泰航空则为全球第四大航空公司(数据来源:《Air Transport World's World Airline Report,July 2010》)。
空乘制服在航空公司的发展进程里仅仅是一个小细节,但它却是记忆中生动鲜活的片断,是航空公司升级换代的一处体现。自1946年至今,2011年国泰航空公司空乘人员的换装是公司65年历史上的第9次换装。国泰航空第一套空姐制服属黑白套装,1950年改为浅蓝色连身裙,1954年改为深蓝色套装,1962年首次出现中式小凤仙装,1983年则以黑白斜纹衫裙作为制服,1990年又变成红色套装。国泰航空现在使用的制服就是1999年香港时装设计师刘培基的设计,2004年这位设计师曾对制服做了一些小小的修改。2006年,国泰航空为庆祝60周年纪念,曾经重新定做2000套共9款不同的旧制服,大约1/3的空姐穿上新制的旧式制服,那次集体怀旧带给人们时光倒流般的戏剧性感受。
国泰航空的第9次换装仍然是刘培基的作品,这位全香港公认的最杰出时装设计师,尤其以高端晚装设计著称,也擅长利用丝绸、羊毛、亚麻和化纤的综合混搭。他在伦敦接受时装和面料设计教育,返港后很快即以“东方红”、“上海风”和“东方速递”等系列享誉国际时装界。国泰的第9套空乘新装以玫瑰红和波尔多葡萄酒红为主色调,而黑色和淡淡的香槟颜色则彰显出国泰服饰设计一贯的原则。刘培基先生告诉记者,这套服装的设计历时两年多,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咨询了超过100名马可孛罗会会员及1000名制服员工的意见建议,又举行了为期6周的“试穿”,收集意见后,又对制服的实用性及功能方面做进一步的改善。
与空乘制服换装相比,国泰本次升级投入最多的是其商务客舱座椅,在总计57架飞机上,国泰投入超过数十亿港币。商务舱升级改造计划在2008年启动,座椅大概有30度倾角面向窗外,客人可以尽享窗外美景,也避免了来往客人的打扰,座椅可调节成180度完全平躺。
在香港会展中心的大厅里,国泰总裁坐进升级版的商务舱亲自演示,他告诉本刊记者,座椅调节后的这张床是目前商用客机使用的最宽最长的睡床之一,新设计的公务舱座椅将逐步取代2006年安装的人字形排列座椅。
新的商务舱座椅显然占用更多空间,国泰航空行政常务总裁史乐山(John Slosar)解释说,采用新座椅的波音777-300ER飞机少了4个座位,而空中客车A330-300的飞机则少了2个座椅。
新座椅、新制服以及新的休息室,这些改变面对着国泰航空明年计划将客运运力提升11%。随着公司在中国内地这一强劲增长市场拓展业务,预计未来几年,国泰航空的业务重心将转向中国内地。■ 换装国泰航空国泰航空升级第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