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阿马岛之争的关键词

作者:俞力莎

(文 / 俞力莎)

​英阿马岛之争的关键词0( 英国迪塞尔石油公司位于马岛周围海域的钻井平台 )

11月26日,第四届南美洲国家联盟在圭亚那举行会议,会议发表的声明支持阿根廷政府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上的立场。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国表示,马岛是属于阿根廷的领土,任何悬挂“非法旗帜”的船只都不允许在南美国家港口停靠。如果有经过南美各国海域前往马岛、南乔治王岛和桑威奇岛从事石油、矿产开采活动的船只,南美国家将及时向阿根廷政府通报。12月4日的第20届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也发表了类似声明,谴责英国在马岛海域开采石油资源,进行军事演习,要求英国政府立刻停止单方面改变马岛及其附近岛屿现状的行动。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南端以东的南大西洋水域,掌握实际控制权的英国人称其为福克兰群岛。阿根廷与英国在该地区的主权之争是18世纪60年代英国和西班牙在南美洲争夺殖民地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今年2月初,马岛海域蕴藏600亿桶惊人石油储量的消息不胫而走,英国政府采取抢占先机的策略,单方面批准本国迪塞尔石油公司在该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阿根廷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却苦于目前尚无能力前去马岛海域勘探开发石油资源。随后,阿根廷政府宣布封锁航道,英国海军派驱逐舰压境,两国关系骤然紧张,28年前的马岛战争会否重演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话题。

近日,迪塞尔石油公司宣布在该海域打出了第二口油井,且年内还将开始钻探两口新油井。阿根廷政府也不甘示弱,立刻上演了一幕南美洲国家协力襄助的好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英国和南美洲国家的关系正在走下坡路。”阿根廷CEMA大学政治学系主任阿利让德罗·路易斯·阔巴求教授向本刊分析,阿根廷之所以能得到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国的集体支持,是因为“在过去的20年里,拉丁美洲在地区一体化方面有了重要进展。实际上,1982年马岛战争爆发时,南美各国就站在阿根廷这一侧,智利和哥伦比亚如今更是力挺阿根廷。欧盟也同样基于地区团结的理由支持英国,2008年的《里斯本条约》即确认福兰克群岛为英国的海外领土。此外,近年来所有殖民地遗留问题都遭到了更为严厉的国际谴责。当然,英国坚持认为马岛问题不属于殖民地遗留问题,因为马岛岛民都倾向于归属英国”。

“我确信一些南美洲国家将对该海域内船只的通行采取更为严格的规定,但英国应该不会想去试探每个国家的意愿。限航措施对英国在马岛海域勘探和开采石油计划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运送钻井平台以及向油井提供物资的运输船完全可以进行海上补给。英国也许会从加勒比海英联邦国家派出船只,甚至直接从不列颠群岛起航。”阿利让德罗·路易斯·阔巴求如是说。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的国际关系学教授丹尼尔·纪伯伦则告诉本刊记者:“今天的情况和1982年已经大为不同,如今的英国海军不再有能力在距离伦敦8000英里的南大西洋上进行一场军事行动。最近,一群英国高级将领已经提出警告,国防预算的削减以及今年11月初‘皇家方舟号’航母和‘鹞’式舰载机的同时退役,几乎就是在‘邀请’阿根廷对马岛采取行动。”阿利让德罗·路易斯·阔巴求说:“从这个角度看,这更像是一个英国国内的政治问题。应当谨记,有一些消息来源称,1982年冲突升级是因为英国皇家海军在经历了1981年的防务审查后,需要一场战争。”

对马岛形势表示密切关注的还有美国。维基解密近日公布的25万份机密文件中,就有关于马岛问题的报告。美国主要担心的是阿根廷是否会对英国石油公司的勘探活动采取报复性的军事行动,28年前的马岛战争正是阿根廷首先挑起的。阿利让德罗·路易斯·阔巴求说:“今年3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阿根廷时,称呼相关岛屿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而非福克兰群岛,这是第一次有美国政府官员如此表态。奥巴马总统显然不希望像1982年的里根总统那样,被轻易拖入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冲突。”丹尼尔·纪伯伦则认为:“1982年加尔铁里总统的严重判断失误给阿根廷带来一场损失惨重的战争,也导致了其政府下台。今天的阿根廷是一个更为谨慎的行为体,从阿根廷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攻势的表态可以看出,寻求地区国家声援和国际社会支持将是阿根廷政府的主要选择。而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马岛主权争端、通过谈判共同开发马岛油气资源才是阿根廷政府的最终期待。”■ 关键词马岛国际社会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