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城市:人类未来家园新构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陆晴)

一个看起来像漂浮在水面上的一朵巨大睡莲一样的大型建筑物,在太平洋里随波逐流,而人们就居住和生活在这样的迷你漂浮城市中。这是日本老牌建筑商清水建设(Shimizu)对于人类未来家园的最新构想,他们将之命名为“绿色浮莲”(Green Float)。设计人员说,清水建设这个令人惊讶的全新概念,其设计初衷在于提供一种实践绿色技术、打造碳中和城市的方式。

碳中和(Carbon neutral),《新牛津英语字典》2006年的年度词汇,是指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利用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也叫做碳补偿,这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做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环保方式,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来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

碳中和代表的是一种以减少二氧化碳为目标的环保运动,最初这只是由环保人士倡导的一项概念,就是倡导个体尽量减少在地球上的碳足迹,降低人类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碳中和的项目可实施的种类繁多,比如植树造林、研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垃圾填埋和沼气回收等。各地关于碳中和这一概念的尝试和体验,从种下一棵树,到建筑一座城,如今已日渐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日本老牌建筑商清水建设(Shimizu)关于人类未来居住环境的最新构想,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打造碳中和城市的奇特方式,未来人们的生活,可以漂浮于太平洋之上,自给自足,实现内部平衡。按照“绿色浮莲”设计图中的描述,这种类似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莲叶一样的大型建筑物,实际上就是未来漂浮在太平洋赤道海面的城市,选择这里是因为此处的热带风暴影响较小。搭建完成后的“绿色浮莲”将由若干面积达几平方公里的单元组成,并可容纳1万到5万人居住。每一个独立的单元都可以自由漂浮于太平洋上,也可以通过互相连接而成为更大的镇乃至城市,一个模块集群本身将成为一个国家。

在这个极富想象力的设计中,每个漂浮的单元上都有一个高1000米的中央塔。这种由超轻铝合金和从海水里萃取出来的镁等金属建造的空中塔,其高层为居住区,底层是各种运转设备的工业区,塔体周围有草场和森林环绕。大部分居民都将生活在这个“空中城市”里,整个塔内将容纳居民4000人左右。这些高千米的中央塔,可以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模块,而模块一个个组合到一起,将会形成一个由100万人组成的国家。

其他人则居住在位于各单元边缘的生活区,这里除了森林、绿地、水路和储水区等组成部分外,还有农业种植区和水产品养殖区。因为有绿地和森林环绕,可以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饲养家畜和其他农业活动也将在塔体周围的“平原”进行,所有这些都建在7000吨重的蜂房式浮筒上。

绿色浮莲的设计人员表示,对于这个设想而言,这些小岛的位置是其成功的关键。开发方称,每一个漂浮单元都将在水温最为稳定的赤道附近洋面活动,除此以外,这些漂浮城市还要保证免遭潮汐和恶劣天气的破坏。比如为了保证居民生活不受巨浪影响,清水建设的科学家计划在建筑外缘周围的潟湖铺一层弹性薄膜,把单元外层边缘的水池紧密连接起来,创造出高于海平面30英尺(约9.14米)的浅滩,这样水池中的水与外部海水之间的压力差值便能够稳定住薄膜的运动,以此来缓解海浪带来的冲击力。

研究人员指出,之所以没有采用建造高达100英尺(约30.48米)防波堤的传统方法,是因为在设计者看来,海啸在公海上的危险性显然比不上它对于沿海地区的肆虐与破坏。对于另一种自然威胁——雷电,中央塔的四周将安装避雷针加以应对。遍布外墙之上的密如蛛网的避雷针导线,将在雷击来临的时候保护塔楼的安全。

作为一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牌建筑商,清水建设如今早已开始侧重于省资源、省能源、循环使用等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循环使用型建筑的科技研发。该公司研发人员介绍说,提出“绿色浮莲”这一大胆的概念的目的,就是想要创建一个实现碳中和的未来社会,即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内部的平衡。在每个漂浮单元中,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利用新型绿色技术,所产出的每一件产品都可以得到再循环利用,从而转化为能源。而漂浮在海洋里的垃圾岛,甚至可以被“收集起来”生产能量。这种碳中和建筑,利用环保技术和再循环利用设施,降低碳排放量,清水建设的开发人员介绍,按照计算,以这种方式居住在“绿色浮莲”上,可以比陆上生活减少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清水建设的科研人员表示,目前他们正在研究开发建设这种城市所需的技术,希望在2025年送第一片“绿色浮莲”下水。在提出漂浮城市这一惊人的概念之前,清水建设还曾提出过改变太阳能使用方式的设想,用一条环绕月球的、由光能收集器组成的“带子”收集太阳能,再传输回地球。

如今,气候问题的紧迫性日益明显,人们不断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设想,许多看似不可能的大胆想法正在一点一点变成现实,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彻底改变人们利用能源和居住生活的方式。

英国已经在阿什顿-海耶斯——一个1000多人口的小村庄——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全部采用绿色生态技术的“碳中和”村。在那里,150套新一代节能型住宅建造起来,每年能为一户四口之家节约600英镑的能耗开支。迪拜的一家环境设计公司Timelinks也曾设计出像金字塔外形的未来城市,这座巨大的建筑物有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能降低碳排放量,还能节省空间,可容纳110万人居住。中国目前已经有了第一家碳中和酒店和碳中和健身房,也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碳中和国际电影节。碳中和概念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气候变化不仅停留在国家层面,也是企业和个人的事情。企业可以通过植树、科技开发、提供项目支持或者参与碳交易等方式来实现自身的碳中和。而对于个人来说,碳中和可以成为每个人的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减少碳足迹,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对地球弥补过错的一种方式。■ 碳中构想环境保护城市未来家园人类

上一篇: ​冲绳探秘
下一篇: ​煤炭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