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从韩、日搬兵围堵中国?
作者:宋晓军(文 / 宋晓军)
( 2月2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左)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伦出席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就国防部2011财年预算案举行的听证会 )
在一些有点儿“军事嗅觉”的记者眼里,奥巴马在G20和APEC峰会期间对韩、日的讲话有从韩、日搬兵围堵中国之嫌。他们的理由来自11月11日《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美国军费开支削减计划让国防部很受伤》。以这篇文章的分析,按国防部长盖茨5年内削减1000亿美元军费的提议,美国赤字委员会对军费的削减建议将使美国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驻军减少1/3,因此美国希望号召韩、日多出兵参与对中国的围堵。当面对这样的提问时,我只能说这种推断在逻辑的前半段上我是赞同的,而逻辑的后半段是很拧巴的。
据9月20日的美国《防务新闻》透露,尽管2010财年到9月30日结束,但由于中期选举的原因,国会将决定2011财年军费开支的《国防授权法案》和《国防拨款法案》推迟到11月2日后才能进行表决。按照美国财政年度运行的正常程序,美国国会在每年2月1日收到总统提交的预算申请后,就要对《国防授权法案》和《国防拨款法案》进行听证会。在听证会上作证的通常是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各军种的正副部长和正副参谋长,出席听证会议的一般为国会中的重要议员。《国防授权法案》的听证会由参众两院的军事委员会主持,《国防拨款法案》的听证会由参众两院的拨款委员会——国防拨款委员会小组主持。《国防授权法案》听证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陈述军事态势为主,内容包括国防部的过去、现状与未来规划和总体防务政策和目标,这一阶段的会议内容不对公众公开,但国防部长的非保密报告可公开发行。听证会的第二阶段是详细说明和讨论具体的预算申请。听证会结束后,参众两院分别通过《国防授权法案》,如果双方不一致,则由两院协商委员会协商达成妥协送交总统签署。《国防拨款法案》草案一般先由众院审议,通过后再交给参院审议,如果双方不一致,则由两院协商委员会协商达成妥协送交总统签署。
按照正常程序,每年的9月15日前,国会就要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防授权法案》和《国防拨款法案》。今年由于参众两院的编制拨款草案分歧过大,因此国会对预算决议的表决只好拖到11月2日中期选举之后。总的来看,民主党希望大幅削减军费开支,而共和党则不希望大幅减少军费开支。但是根据国会赤字委员会的要求以及共和党对减税的承诺,除了量化宽松印钞能弥补一点开支外,最终由共和党控制的众院还必须要与民主党控制的参院达成妥协,否则要增加军费开支,根据美国以收定支的税收原则还要通过由国会的预算委员会提出修改税制的预算调整法案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说,2011财年的军费开支裁减是一个必然。11月10日,美国赤字委员会提出的具体削减军费的草案计划建议国防部减少15%的军购开支和10%的武器研发开支,这其中包括F-35B战斗机和海军陆战队的新型两栖战车等。而这样大幅削减分散在很多国会选区分包商手中的项目,是重视选票的两党国会议员最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么中期选举后的“跛脚鸭”国会怎么办呢?
根据以往的做法,在军费的“饥荒年”为了快速减少开支又不得罪各国会选区的军火分包商,国会和国防部常常会将削减目标确定在人员的账户上。因为在国防部的4个分账户上每个财年的开支情况是第一年人员支出的速度最快,一般都要在90%左右,而运行和维修开支在70%左右,家庭住房在50%左右,装备采购开支在20%左右。此外,人员费用的裁减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军种里,这还可以维持军种的结构保持稳定。因此,美国赤字委员会建议裁减1/3海外驻军不是没有道理的,而美国在主观上希望韩、日增加兵力参与围堵中国也是合乎逻辑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韩、日两国增加财政开支的难度也很大,两国的议会对军费的审查也很苛刻。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10年间,韩、日两国对外的贸易依存度的变化非常有意思,其出口最大目的地都是从美国转向了中国。换句话说就是,美国主观上是要借“天安舰事件”和“钓鱼岛撞船事件”让韩、日用从中国挣来的钱增加兵力来防范中国,这样的逻辑不是很拧巴吗?当历史处于转型期时,传统大国在主观逻辑上往往都是很拧巴的,而最终客观的转型结果,往往取决于拧巴的时间到底有多长。■ 搬兵中国军情国防部美国围堵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