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柳腰外交”与“潜艇内政”
作者:宋晓军(文 / 宋晓军)
( 日本海上自卫队“亲潮级”潜艇在军港停靠 )
10月20日,当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防卫省决定今后将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数量从16艘增加到22艘后,有位记者打电话问我:“几天前执政的民主党政府的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还在说在钓鱼岛问题上要对中国采取‘柳腰外交’,现在日本怎么又称为了防范中国一下子要增加6艘潜艇呢?”我说:“你要看看日本政府手里的总账本,也许就会发现这两者其实是一码事。也就是说,民主党政府抛出‘柳腰外交’的潜台词是不想因钓鱼岛问题在经贸问题上与中国撕破脸损失钱,而随后抛出的‘潜艇内政’也是不想让防卫省和自卫队借钓鱼岛问题拿到更多的钱。”
战后,从美国1955年将一艘“二战”时的常规潜艇交给日本海上自卫队作为训练潜艇后,日本共自行建造了7型常规潜艇。经过20年的探索及精打细算,日本在1976年制定了一个“稳定均衡、量少质精”的潜艇发展战略,即每年服役一艘新艇,每年退役一艘旧艇,将潜艇的总数维持在16艘。这样虽然要将本应可以服役25年的常规潜艇提前到16年就退役变成废钢铁,但是却可以在有限的军费开支下,维持对世界新先进常规潜艇技术的跟踪与掌握。又过了20多年后的今天,虽然日本政坛风云变幻,经济低迷且债台高筑,但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的研制与建造却一直沿着既定路线良性地发展。
与战后达到世界一流建造水平的日本潜艇一样,日本战后6级财政预算的设计无疑也是世界一流的,毕竟能将中央财政预算一直统到村一级的国家不多。可是财政预算并不是建造潜艇,自从1965年12月日本发行第一笔2950亿赤字国债至今,日本的国债余额已累积达到了900万亿日元以上。因此,民主党在半个多世纪后坐上执政党位子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削减财政赤字。在这其中,自然也就包括自民党执政期间连续8年国防费用下降的成绩单。在2009年3月24日自民党政府的财政省给出了2010财年政府支出为92.2992万亿日元的估计,其中自卫队的军费开支为4.6826万亿日元,比2009年下降了0.4%,海上自卫队的开支为1.0522万亿日元,比2008年下降了1.7%。而由民主党政府主动引起的中日钓鱼岛争端在日本国内引起的震荡,最终都会从政治家口吐狂言、民众上街游行的“面子”投射到政府预算的“里子”中。换句话说,民主党必须要违背自己上台前“减少政府赤字”的政治承诺,用增加军费的方式为自己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冒进”买单。
2010年9月1日,日本防卫省公布了根据民主党内阁提出上下可浮动10%的概算幅度经防卫省各局协商将最终确定提交财政省的2011财年军费概算,总额为4.7123万亿日元,较2010财年增加了0.6%,其中海上自卫的支出概算为1.111万亿日元,较2010年增加了5.6%。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钓鱼岛争端,民主党政府为了争取政绩一定会将这个概算压缩,但是现在他们就必须在政绩与右翼势力“增加军费防范中国海军”的鼓噪之间寻找到平衡点。特别是面对2010财年税收只有37万亿日元左右,而国债达44万亿日元左右这个国债首次超过税收让国内外投资者望而却步的局面时,民主党内阁不仅要摆出“柳腰”的姿态,而且对内还要做一个“巧妇”。这就是民主党政府推出“潜艇内政”的真正背景。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苍龙级”潜艇1艘、“亲潮级”潜艇11艘、春潮级潜艇4艘,另有2艘训练艇和1艘试验艇。按照海上自卫队的既定潜艇发展方针,“苍龙级”的第二艘艇“云龙号”服役后,“春潮级”艇就应该有一艘艇退出现役。而现在民主党政府推出的“潜艇内政”,是延缓“春潮级”潜艇的退役,这样在2017年左右,海上自卫队在役潜艇的数量就将达到22艘。很显然,这样的安排比起多采购一艘造价为528亿日元的新潜艇或者一艘750亿日元的通用驱逐舰而言,是最省钱的设计。
但现在的问题是,按照日本政府制定预算的程序,每年9~12月各省会拿着各自的开支概算与财政协商,而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政治过程。因此,现在政府通过媒体抛出的“柳腰外交”与“潜艇内政”是否能平息其外相前原诚司的狂言和国内右翼势力增加军费的鼓噪还充满了变数。值得注意的是,在钓鱼岛问题上最为活跃的日本前航空自卫队幕僚长田母神俊雄,在10月20日还在通过媒体发出将每年军费增加1.55万亿日元以发展核打击力量的呼吁。■ 柳腰内政外交潜艇日本